时间:2024-05-04
孟晓华
(松原市宁江区文化馆,吉林 松原 131200)
以社会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途径
孟晓华
(松原市宁江区文化馆,吉林 松原 131200)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支撑,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资源相对丰富的时代,我们应当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来,文章基于此,对以社会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社会资源;整合;新农村;群众文化
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对话与创新,只有明确了这一发展理念,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才能激发活力。(1)对话即为各种文化样式的发展提供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允许充分的对话和批评;(2)创新即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开拓新的文化产品和研究新的文化发展理论。明确了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找准群众文化发展的重点、难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丰富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当今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本着对话与创新为基础,进行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我们应当继续坚持“送戏下乡”,以终老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为服务重点,注重地方戏曲的保护与结合。调查显示,“送戏下乡”受到基层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的普遍欢迎。在与基层群众和文化干部座谈时发现,公共财政支持的“舞台流动车”项目更是基层关注的热点话题。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送戏下乡”(流动舞台车)项目的支持力度。历史经验证明,尽管几十年来国家对农村一味的“送文化”花费了不算小的公共资源,但几十年来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的落后面貌。农村的许多文化观念是依靠国家力量从上而下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主要表现为一种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改造和替代,但现实的情况是,这种单靠国家力量从外面强制“植入”乡村社会的精英文化观念,难以在农村社会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中撤出,这种“无根”文化就会凋谢。因此,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是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支持农村群众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引导地方培养基层文化队伍,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培训项目,真正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发展当代群众文化工作需要健在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合力作用。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开展农村公益和准公益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奖励地方为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而进行的文化保护、开发和研究项目。通过公共财政的政策和利益导向,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参与热情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平台上的有机结合,改善当代农村文化的状况。支持和鼓励农村民间自办文化,为当地农村社区提供特色文化产品。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助,以多种形式支持和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国家鼓励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培养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基层文化机构,特别是文化站需要创新改革,积极形成其特有的文化特色,为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要加强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把工作转到面向基层广大群众上来,特别要针对老年、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群众文化群众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代脉搏,深入基层百姓生活,创作一批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时代气息并且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感人力量的优秀作品。
农村文化应当根治农村,培养农村文化群体,培养常驻农村的文艺团队。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文化贫弱的问题,除了加大文化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外,更重要的还要发挥农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壮大农民自办文化,大力培育新型农村文化主体。积极发挥文艺团队、特色团队的作用,挖掘培养文化骨干型人才,从而构建专业与业余、公办与民办、本土与引进的农村文化团队体系,形成文化活动的合力,形成文化团队常驻农村,服务于农民群众的格局。农民自办文化对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但发展农民自办文化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把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经营性文化专业户和特色文化产业。
注重农村文化建设的同事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完善政策制定、落实资金保障,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群众文化人才选拔聘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解决基层文化站的人员编制问题,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健全业余文艺骨干网络,扶持和培育基层文艺团队的组织。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鼓励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逐步健全农村文化人才骨干网络。
[1]连晓华.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新文化建设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6 (07).
G249.2
A
1005-5312(2015)08-0206-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