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我们不为他人斗争,就是我们失去人性的时候”

时间:2024-05-04

姚达婷

摘要:“当我们不为他人斗争,就是我们失去人性的时候”是灾难片《2012》中方舟大门打开时的一句话。不得不说,这确实是该片神来之笔。《2012》也许并不尽善尽美,但这依然是一部精神和格调相对丰富的影片,它很好地承担了指向世界的文化职能。

关键词:《2012》 灾难片 人性 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一、多组人物关系下的人性本色

根据玛雅预言历法推测,人类的历史将在公元2012年进入新的阶段。那在新人类诞生之前的我们将会如何,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我们是胜利还是惨败?这似乎是虚构得不能再虚构的命题,但是罗兰•艾默里奇却让这虚构变得富有人情味,当然,也在某种意义上展示了“优”胜劣汰的残酷。

(一)轩杰克逊•柯蒂斯一家,灾难下的我们

杰克逊是一个不得志的作家,一个失去了婚姻的父亲,影片以杰克逊一家的逃生为主线,离异的杰克逊用尽全部的努力去营救他的家人,终于父子感情也在影片的结尾自然流露:杰克逊冒着死亡的危险,为“全人类”去解除卡在液压系统的障碍,最终舱门顺利关上。而在这中间,杰克逊的儿子,像一个成年男子一样要求帮助父亲,并像英雄一样顺利归来。也许这是对一个十多岁男孩过于道德的要求,但放置在杰克逊儿子也是显得合情合理。西方的教育体系相对的开放独立,而杰克逊儿子正是这种开放下的典型,当然他的选择无形中也饱含着父子深情。影片中有很多组父子情,阿德里安博士父子,托尼父子……这几组成年父子都难以像杰克逊父子一样自然地流露情感,他们的身上背负了更多国家的责任和父亲的骄傲,因此在灾难面前这些情感之外的包袱成了他们难以弥补的遗憾。相比之下,杰克逊父子这组形象更具有积极意义。现实中的父子会有很多的问题,但真正的父子之情在罗兰•艾默里奇看来更加的强大,在生死时刻,没有比爱更加重要的东西,否则,人类又以何来成就其文明呢?

(二)总统之大爱

影片中的美国总统在整个事件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然而却没有标榜绝对的霸权。这也许是导演对于世界秩序的一种自己的认识,又或者是导演对于高票房的另一种考虑。但整体来说,美国总统是一个被高大化的形象,并在细节中展示出浓浓的宗教信仰和对于家庭的感情。当总统决定放弃他在方舟上的“特等席位”时,就已经预示着灾难将孕育出另一位英雄。“每个人都有生存权利,每个人更有知道真相的权利”美国总统在选择时重复着平等的理念,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这是新一轮美国精神的渗透,早在美国《独立宣言》,这样的理念就被提出并接法律化,无论是全新时代的开始还是陈旧时代的没落,可以说对于人本身高度的尊重和对于同胞的人文关怀都应该时刻被铭记。美国总统用他的选择告诉民众们这样一个理念,并用自己的生命来承担。可能有评论认为这是对于美国文化的又一轮的包装。但在弘扬人文主义关怀上这无疑是成功的一笔。

诚然,美国总统也是父亲,于是他欺骗女儿上了方舟,并坚守与妻子的爱情。这是总统的小爱,但与大爱相比,也是毫不逊色。在这里,罗兰•艾默里奇没有把爱标签化,相反的细节化:做决定之前想到自己的妻子,死亡时是那样的坦然;用电话请求女儿的原谅……任何一位平凡的父亲都可以做到这样,这时的美国总统放下了身份的权力的高度,弯下了疼爱的脊梁。唯一不同的是,他选择把爱分给他的“孩子”。这样,细节化的“小爱”又一次被高尚化,总统形象便更加的有血有肉。

(三)尤里金钱原则的落败

方舟是中国制造,同时也是商业巨富财富的大量聚集。他们用金钱买下通往新世纪的席位,而辛苦制造的工人,拯救人类的科学家都在这种残酷的原则下接受“优胜劣汰”的事实。这是尤里的金钱原则,暗含着整个社会的现实与丑陋。但是最终尤里还是把不多的席位留给了他的孩子,如果说这时候还是金钱至上,那方舟上可能就是满满的没有接触一线生产力的富人,可能就是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可我们看到,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来自各个大洲,从小到大,有男有女。可以说,这方舟上的人承载了死去的人的爱、努力和付出,他们也许并不“优”,确是人类“优”的承载和延续。

在这两种对立原则的斗争中,罗兰•艾默里奇向我们展示了多种人性的特征,但最终确是人性的关怀占了上风。不管这有多少理想主义的色彩,但金钱原则的落败,何尝不是我们许多人希冀另一种公平呢?

二、特技下的人文关怀

“152分钟的片长,电影总共拍摄了1400个特效镜头,平均每分钟大屏幕向观众展示超过8个电脑特效”……看影片《2012》和看《后天》一样,不能不承认,在特技的应用上,《2012》也是一场画面盛宴。

灾难的逼真和方舟的先进,在电影特效的帮助下让观众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个人觉得导演在使用时准确地抓住了观众心里。灾难越逼真,毁灭越惨重,人类在自然面前越渺小。可是人类并非无能为力,于是有了方舟的诞生,可以这么说,方舟就是人类的希望。然而人类自身更是自己的希望。生存、平等、人文关怀……,种种文明让人类不愿成为自然面前的弱者。在这场人类迁徙中,没有单独个体的努力,更多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基于此,影片的特技不再是一场视觉技术:没有相互关怀,哪来的科学家的努力;没有相互的关怀,哪来的没有各国的协作,哪来的资源共享;没有相互关怀,又哪来的那一艘拯救人类的方舟呢?虽然说运用特技是影片吸引眼球的需要,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场面的意义被弱化,人文关怀被强化。

总之,从精神方面来说,影片《2012》展示了世界末日时人性的多面,并用浓浓的人文关怀来总结人类的文明;在格调方面,影片《2012》更实用大手笔的电脑特技来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用人文的内核——“方舟”来延续人类的新世界。当“2012”真正来临时,全人类人文主义的相互关怀也许是我们度过危机的不二选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