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叙事声音解读

时间:2024-05-04

刘 琳 李晓飞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学术发展的前沿理论。女性主义叙事学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本分析方法。本文根据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对叙事声音的划分,从“个人型”、“作者型”和“集体型”三种不同模式详细阐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叙事声音。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 声音 叙事声音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学术发展的前沿理论,在西方萌芽发展已有二十几年。顾名思义,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将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文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要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为美国学者苏珊•S•兰瑟。她于1981年出版《叙事行为:散文化小说的视角》一书,率先探讨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意义,1986年发表宣言式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首次使用术语女性主义叙事学(feminist narratology),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方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之作,另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罗宾•沃霍尔,随着其著作《性别化的干预》的问世,女性主义叙事学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声音”(voice)是女性主义批评中使用很多的词汇,它往往用来指传达出来由强烈意识形态意味的内容。叙事学里的声音指的是文本形式,如区分叙事者的声音和人物的声音及其各自的文本表现形式,并不关注这些声音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内涵。而兰瑟则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将作为形式的叙事声音置于社会地位和文学实践的交界处,探讨女性叙事声音得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文学条件。

兰瑟创造性地将叙事声音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种,总结女性叙事声音实现话语权威的策略。

“作者型”叙事声音表示一种“异故事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支撑意义的叙述状态。实际上也就是第三人称全知。作者型叙事声音是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话语权威。此外,由于作者型叙述者存在于叙述时间之外,不会被事件加以“人化”,所以比起那些赋予小说人物的、甚至是正在叙述的小说人物的权威来说,这种作者型叙述者的权威更为优越。张爱玲对《霸王别姬》的重写十分具有代表意义,意味着女性在历史事件中作为书写主体浮出地表。全文采取了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方式,聚焦在虞姬身上,透过她的视角去看、去听、去思考。叙述视角由项羽转向了虞姬,是文本的一大特色。思想,是张爱玲笔下的虞姬最大的改变。她不再是空白的,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成为对女性自我形象的首次肯定和赞扬。

个人型叙事声音即热奈特指称的自身故事叙述,私人声音公开化,也可就是指那些有意讲述自己故事的叙述者。讲故事的“我”也是故事中的主角,是该主角以往的自我。如《简爱》的女性个人叙述声音的独立意识。兰瑟将个人型叙事声音与作者型叙事声音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作者型叙事声音的优越之处以及个人型叙事声音的诸多不足。她认为“个人型叙事声音的权威与作者型叙事声音的权威具有方式不同的或然性。自身故事的叙述的“我”也是结构上“优越性”的声音,它统筹着其他人物的声音,然而却不具备作者型叙事声音那种超越具体人的优先地位;它的地位不仅取决于读者对叙述者行为的反应,也取决于读者对小说人物动作的反应……作者型的叙述者拥有发挥知识和判断的宽广余地,而个人型叙述者只能申明个人解释自己经历的权利及其有效性。”

集体型叙事声音是女性主义叙事学首创,因为它不仅成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结构模式之一,更是在实质上挖掘出了未引起经典叙事学家关注的一类客观存在的模式,丰富和发展了经典叙事学。集体型叙事声音指表达群体的共同声音。女性叙事使用“我们”,赋予边缘群体叙事权威,对抗于叙事和情节结构以个人和男性为中心的小说传统,将男性改为“他者”。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讨论了关于集体型叙述声音的三种可能性,即某叙述者代表群体发言的“单言”(singular)形式,复数主语“我们”叙述的“共言”或“群言”(simultaneous)形式以及群体中的个人轮流发言的“轮言”(sequential)形式。如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中两姐妹西丽和耐蒂彼此书信来往分别讲述分离后两人的生活;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我们”是两姐妹,琼•波斯的《波斯女王朝》叙述者是四个女孩。兰瑟认为“与作者型声音和个人型声音不同,集体型叙述看来基本上是边缘群体或受压制的群体的叙述现象”。

女性主义叙事学运用“声音”作为自己批评的切入点,将社会身份的声音和叙述形式的声音结合起来。开辟了批评的一个全新领域,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精神改变了叙事学单一的形式主义倾向,使得叙述文本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在批评实践中,这样的批评模式结合了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优点,能够更好更深入地解析女性文本。

参考文献:

[1]【美】苏珊•S•兰瑟,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申丹.“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国外文学.2004(2).

[3]凌逾.女性主义叙事学及其中国本土化推进.学术研究.2006(11).

[4]李权文.女性主义与叙事学的融合——读兰瑟的《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作家杂志.2008(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