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咏民
摘要:古今中外,意象塑造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歌词创作中,重视意象的选取、组合及塑造,可有助于打开歌词创作的突破口,增加作品的美感,提升作品的意境,丰富作品的意蕴。
关键词:歌词创作;意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J6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70-02
一、前言
歌词作为歌曲的文学部分,伴随着音乐的流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在或听或唱之中,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有些歌词看似写得简单,但却寓意丰富,耐人寻味,让人听之爱之,而有些歌词看似也下了很大功夫构思,甚至绞尽脑汁遣词造句,但却直白肤浅,索然无味。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这涉及到歌词创作很多方而的因素,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在创作中多加体会,那就是意象的塑造。所谓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米的一种艺术形象。《周易系辞》写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象,其实就是寓“意”之“象”,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结合,成为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意象的运用在诗歌创作与鉴赏中较为常见,它可以赋予诗歌较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那么,对于歌词创作来说,塑造好意象也同样能起到点石成金、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意象的选取打开美感之门
阅读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不难发现,一首诗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客观物象是艺术意象的基础和起点。对于歌词米言,意象的选取也会为歌词的创作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常说,生活乃艺术之源,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棵树、一条河、一轮明月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灵感来源。因此,我们要善丁捕捉生活中可听、可看、可触摸且与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有关联的物象,试着融入内心,找到物象与情感的契合点,形成意象,构成行文的线索,有助于开啟歌词创作的美感之门。正如清代郑板桥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正是通过生活的体验、艺术的构思、作品的表现实现意象的捕捉和形成,进而完成艺术创作的过程。
“听见中国听见你”2017年度优秀作品中,有一首精准扶贫题材的歌曲《山杏花开的时候》(杨玉鹏词),就是通过对“山杏花”这一意象的选取,象征扶贫干部走进脱贫村,为群众修路架桥,并通过发展山杏果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第一段这样写道:“看见你走来的时候,山杏花正开满枝头。你走出一条路,一直通到村口。村口长着山杏树,不知开过多少春秋,今天花儿格外香,花香扫去几多愁。啊,山杏花开的时候,是你赶着春天在走。”此时的“山杏花”已由眼前的物象,形成“你”进村扶贫给当地群众带来脱贫希望的意象。而第二段用“看见你走米的时候,山杏果刚好又熟透”,此时的“山杏花”已结出“山杏果”,寓意实现了脱贫,村民的生活像“山杏花”一样美好,像“山杏果”一样甜蜜。整首歌词将“山杏花”这个意象贯穿全篇,让主题表现更为鲜活生动,避免了那种浅显、直白的口号式、概念化表述,自然与众不同。
当然,意象的选取也应该跳出常规的思维定式,不能一说到思念就与明月关联,一写到中国,就用长城、黄河表现,要努力寻找那些鲜为人知的新意象、那些寓意丰富且能统领仝篇的典型意象,让意象语义得到新生,为歌词创作寻找新颖的视角。像张藜的《我和我的祖国》,同样是写祖国的作品,但他却选取了大海与浪花的意象,将“我的祖国和我”比作“海和浪花一朵”,接着把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用“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诠释出来,比起直来直去地表达,自然就多了一份灵动和美感。
三、通过意象的组合建构不同意境
许白强教授在《歌词创作美学》中指出:“意象组合可以改变意象线型流动造成的平面感,产生立体交叉的审美效果。”从众多优秀的名篇佳作可以看出,多个意象的组合,也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元素和途径。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却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一组意象的并置组合,营造了一种游子羁旅漂泊、途中悲凉而凄苦的意境。由此看米,意象与意境是相通的,是统一的,意象是意境的前提,而意境是意象的升华。作者营造怎样的意象,会呈现出怎样的意境,自然会给听众带来怎样的情感共鸣。
陈晓光的《那就是我》是一首以意象组合烘托意境较为典型的作品。这首歌词分有四段,每一段都选取了三个意象:不论是泛起浪花的小河、吱呀转动的水磨,还是炊烟升起,竹笛声中走米的牛车,不论是捕鱼生活中的渔火和风帆、拣拾海螺的嬉戏,还是明月、青山在水中的倒影,这一系列意象的并列式组合,构成了四幅最常见、也最朴实的故乡山水画,自然而然地把我们带入了到思乡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意象的组合,也并非机械的拼凑,而是用“那就是我”这条情感的红绳贯穿起整个意象。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这首作品能够在众多思乡作品中脱颖而出,被大家所喜爱,其中意象的巧妙组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多个意象的组合,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也可以是对比式组合。不论以哪种方式组合,都要围绕同一个主题,最终为营造意境而服务。如河北民歌《回娘家》的歌词,第一段写道“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通过大红袄、花、胭脂、香粉、鸡、鸭、胖娃娃等意象,刻画了一幅农家妇女欢欢喜喜回娘家的场而。后而的段落用同样的意象做了不一样的处理,通过“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变成红泥巴,飞了一只鸡,跑了一只鸭,吓坏了背后的小娃娃”的描写,表现了遭遇大雨后的窘况,前后的意象通过对比式组合,让作品充满了生活情趣,营造了诙谐幽默的意境。
四、通过意象的塑造,表达言外之意
歌词是一种短小轻便的文艺形式,它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宏大叙事,也不像诗歌、散文那样自由地抒发,歌词要在短短百余字的篇幅里,塑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这就要求歌词做到言简意赅,意境深远。除了锤炼语言表达能力外,通过意象的塑造,也可有效地拓宽歌词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达到言近旨远、耐人寻味的效果。
试看张藜的歌词《苦乐年华》: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像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苦乐年华”。
作者借助一连串的意象,形象地解读着生活中的苦与乐,那么究竟为什么生活像‘一团麻”、“一根線”、“一条路”、“一杯酒”?我想,每位听众都会在心中对应着自己的答案,而这也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使歌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意味深长。
再如邹友开的《好大一棵树》:头项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这首歌词以大树为意象,字而上是在描写树的坚强达观、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其实是在歌颂像树一样具有高贵精神和品格的人。但凡听过这首歌的人,心中都会矗立起一棵高大的树。这棵树可以是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可以是生养我们成长的父母,也可以是鞠躬尽瘁、造福人民的领袖,还可以是给我们幸福和尊严的祖国。每个人对大树这一意象的不同解读,让这首歌词拥有了语言之外回味不尽的艺术魅力。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一部艺术作品的基础和灵魂。意象创造既可打开歌词创作美感之门,也可以使歌词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化的色彩,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生动传神。因此,如何选取、组合、塑造意象,是歌词创作从业者提升创作水平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这就需要我们多深入生活,多学习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培养体察人、事、物、景的能力,为歌词插上意象的翅膀,让其在创作的天空下越飞越高。
参考文献:
[1]许白强.歌词刨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魏德泮.歌唱新时代、词铸“真新深”[J].词刊,2018(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