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研究

时间:2024-05-04

王蓓

摘要: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铺陈了深远的发展道路,而民俗文化也十分需要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的文化保护概念,扩展民俗文化的创新性保护研究途径,提高民俗文化深入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继续研究基于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这一研究对这两项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258-01

民俗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风情而具有文化功能,但却容易被外来文化所侵袭,影响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进而弱化民俗文化,甚至被历史淘汰。因此,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保护民俗文化呢?笔下认为,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分析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将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内涵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世界文化用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而出。而民俗文化是中国的对地域文化的专属用词,研究者习惯于把中国的一切古老而传统的研究内容称之为民俗文化。人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混为一谈。而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两个阵营的研究学者,对于二者的地位进行了价值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囊括的内容极其丰富,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包括了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民俗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次要地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民俗文化孕育出来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比较轻视。

以上两种学者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像一对孪生兄弟,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分析

笔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之所以以此视角分析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笔者就二者关系做具体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努力从民俗文化中汲取精华营养,将民俗文化以更完美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把传统的古老的地域文化经过重新加工整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中,重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民俗文化的内在魅力与巨大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民俗文化而存在,换言之,没有民俗文化,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很多民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研究会发现,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的重合。民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于世界之林,传统文化并不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伊始的存在面目的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传承的变迁而渐渐区别于之前。

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

1.将民俗文化回归生活,回到人民中去。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更加关注于物质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精神文明遭到忽视。以物质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人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也因为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的变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民俗文化在这一大浪潮中摇摇欲坠。但任何人,只要是生活在人群中,就脱离不开民俗的影响。民俗依托于劳动生活,如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文化信仰、天津的茶楼文化等。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中国有句话说得好:穷则思变,变则思通。这句话告诉我们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定律。民俗文化也不例外,要想不被淘汰,民俗文化也应该按照这一定律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民俗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因循守旧。而是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不被社会所淘汰。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文化艺术形式都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扬,但是受到民俗文化特点的限制,很多的民俗文化没有借助新媒体的东风得到发扬,仍然处于保护困难、频临消失的境地。因此应该鼓励民俗艺术的传承者、参与者和参观者、消费者以视频的形式将他们看到的民俗文化记录下来并上传到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民俗文化。

3.对民俗文化加强宣传,提升民俗文化的地位与民族意义。中国民俗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灵魂,是中国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文化历史悠久且绵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因此,致力于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工作中,对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已迫在眉睫。打造新媒体宣传平台,让大众深入了解民俗。帮助和促进民俗文化与新媒体全面融合,发挥传统民俗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庚.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农村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J].人文天下,2017(01).

[2]彭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J].民族文学研究,2018(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