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戏曲艺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4-05-04

高爽

摘要:昔日无比耀眼的中国戏曲落入低谷,光辉不再。作为后辈我们该怎么看待传统文化的衰败,是因为什么导致了如此璀璨的明珠的黯淡,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呢,我们该怎么拯救传统,从哪些方面去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怎么提高戏曲知名度,怎么实现戏曲艺术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衰败;创新;传承;兴趣;突破

中图分类号:J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127-02

一、戏曲文化的过去与现状

在无数先人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戏曲无疑是最璀璨的那颗明珠,从他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中国地域宽广,划分成许多地区,在这些不同的地区里也形成了各种戏剧,其中的佼佼者有越剧,京剧,黄梅戏等等,举不胜数。这些不同的戏曲深刻的反应了该地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审美层次,一代代传承下来。它们是中国民间不可或缺的财富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进步与光辉。

可是在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的现在,因为所处环境条件的改变,传统戏剧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困境。改革开放春风吹,人民群众的娱乐项目多姿多彩,现代多媒体形形色色,精彩万分,电视节目,电影,都是非常受现在年轻人的喜爱。与之相比,有些单调的戏曲真的就有些相形见绌。人们对于慢条斯理的唱一段实在是无法忍受,自然也就越来越少的人去观看戏曲了。相关机构统计,中国目前还存在剧种357种,但是能够演出的却只有100个不到,实在是让人有些惊讶。很多人认为戏剧的衰败设不可避免的,他们认为戏剧是封建社会的残留,该舍去,要打倒。但是戏曲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与美感,有优雅也有大气,简单的把戏剧看成封建残留实在有点以偏概全了。并且人才断层,创作剧本老套等等都是戏曲文化面临的危机。对于“戏曲会不会灭亡”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没必要去讨论,万事万物都有消失的一天我们要做的是去避免它的消失。中国戏曲如果一旦断层消失,那就意味着先辈留给我们的花园中将有一朵娇媚的鲜花永久的凋零,中国戏曲这个名词将存在于书本,而不能够去欣赏去唱出它,这一天我们不希望它到来,它也不能够到来。

毫不夸张的来说,在所有的传统文化中,戏曲艺术所占比重非同小可,很多戏曲甚至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戏曲了解到当时的历史情况,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根据种种我们可以知道戏曲艺术的东山再起关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开始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在大力度的措施下,不得不说戏曲的发展开始有了起色,但是静下心来观察发现戏曲艺术现状依然处于冰点不容乐观。

二、如何拯救和发展戏曲文化

传承数千年的戏曲如何继续发展,走出困境,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依然漫长,现如今针对如何拯救戏曲,人们提出了许多的观点,经过整合可以分为意见鲜明的两大类:第一类保守派,这个派别的认为要保留传统艺术的艺术特征,让后辈好好感受跨越数千年时光的先人们的艺术感想。第二类创新派,这类派别支持创新,认为只有不断的更新现有的,才能够进步,具体就是让传统戏曲和新代的艺术相结合,互相吸取精髓排去糟粕,这样的话戏剧的形式与内容会发生许多巨大的改变,这样也是保守派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对于如何平衡传统和创新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理性思考。也就是中国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特性的基础上去突破自己,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还能将传统戏曲传承下去,在创新和传统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突破”和“传承”的平衡。

戏曲最重要的点是什么?就是让人感觉到美好的点和面,这是需要好好的保存和发扬下去的,但是也许我们可以在唱词,服装,器材上采取一些新的元素去符合老百姓们的审美观,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戏曲从人民中来,必然也要到人民群众那儿去,所以我们在对戏曲的改变中一定要以人民的意见为参照,如果把戏曲当做少数人的艺术,那么复兴之路必然走不下去。所以只有“突破”没有“传承”我们所做的将是毫无意义。只有“传承”没有“突破”我们做的将是毫无作用。所以我们该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呢?我觉得我们应该以“传承”为基础然后下大力气去做“突破”,传承难就难在我们该保留什么放弃什么,但凡是经过岁月的沉淀,被后人所追崇的,我们要毫不犹豫的保留。如果相反就立即剔除,这是需要我们的戏曲工作者要注意和遵守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的经验,也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去实践。

如今时光流逝,当初戏曲几乎是作为老百姓们的唯一娱乐方式,古代时,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肆野之中,无人不为之沉迷,这是因为什么,因为它是以当时人民的思想情况为基础来演绎,但是现在真的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现代化娱乐措施的出现,人的思想审美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那一套已经不起作用,戏曲已经在走下滑路,现在戏曲主要的针对对象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一台戏,台下年轻人寥寥无几。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快节奏的世界,这是戏曲工作者要认清的残酷现实。并且除了外在环境以外内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80年代以后,戏曲界有一个问题非常严重,那就是演员素质普遍下滑,剧本创作水平实在堪忧,而且由于戏曲前景不容乐观,许多戏曲演员转身投入影视业中发展,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剧本创作上,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创作可以说是毫不贴近现实,没有现实意义,内容干枯匮乏灵魂,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没有现实意义的剧本,没有灵魂的剧本,能引起观众们的心里的共鸣么?那么观众从何而来?能吸引到观众么?不过也因为当时国家对于戏曲并不太看重,文革之前,文化部一直反对给剧团补助,希望他们自给自足;文革以后,文化部并没有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戏曲艺术,依然限制民间的戏曲发展,因此产生了戏剧衰败的祸根。民间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很高的水平的剧成为了博物馆的展品,现在已经无法演出,我们无法观看他们了,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中国的传统艺术实在是损失惨重。不过现在国家也根据戏曲发展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保护,传承,创新突破的基础上,给了许多在资金,政策上的优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戏曲现状还是有些回暖的。现如今,中国戏剧走到这一步,除了我们说的大环境问题,自身问题,体制问题,还有就是因为国人没把戏曲艺术当做瑰宝好好的传承下来,虽然就目前条件来说,中国戏曲艺术已经很难恢复到那个年代的巅峰,再次让世人震惊,但是我们不能放棄,戏曲艺术是经历过岁月的锤炼和沉淀的,他的顽强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努力改变现状?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样事物想要传承发展下去,接班很重要,如今戏曲青少年爱好者缺失非常严重,年轻一代对于戏曲了解非常的少,好像只要和戏曲有关就是落后老土,这样的观念长久下去,若干年下去还有人能出演戏曲,欣赏戏曲么?戏曲的传承者何在?首先我们可以提高青少年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大多数戏曲剧本都是以故事为基础,我们可以利用故事去吸引青少年的理解欲望。还有就是现在许多流行音乐引用了戏曲元素,利用这个桥梁去让他们爱上戏曲。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后,学校可以开办大量的戏曲艺术课,甚至对于专业的戏曲类学校,国家可以给予补贴,对于愿意以戏曲为专业,去专门学习戏曲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补助。甚至在电视节目中也可以大力开展戏曲类节目,只要人人谈戏曲,那么人人爱戏曲还会远么?实现戏曲的伟大复兴也就不远了。还有就是传播方式,传统的戏曲传播方式都是师傅传徒弟,也就是口口相传,甚至是一脉单传。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很容易引起断代断层的情况,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这种落后的方式与当代的传媒社会相悖。是有大矛盾的,我们可以上传视频,录音等多元化的方式去让更多的人去学习到戏曲。在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多加倾斜,在资金上不要吝啬,媒体也可以对于戏曲类的新闻或者是节目进行大力的宣传,其他频道开展戏曲节目,戏曲频道进行优化,大力的推广对戏曲来说可以说是一剂良药。开拓戏曲市场也不失为一招妙计,中国十三亿人口中大部分都是农民群众,让中国戏曲“三下乡”,农民群众都在往小康生活奋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精神方面更需要慰藉,小康可不只是说的生活水平,精神层次也要富裕,我们可以利用这片广阔的市场去贴近他们的生活,贴近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戏曲不仅具有娱乐放松的功效,更能够祈祷一个教育引领的作用,既满足了农民们的精神需求,又起到了一个宣传弘扬中国戏曲,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作用,岂不美哉?

如今世界已经变得全球化了,更是一个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时代,作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戏剧体系,中国戏曲无疑是具有无穷的魅力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为戏曲的复习与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戏曲这朵花,必然重新盛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