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坡仙化境 旷达人生

时间:2024-05-04

王连香

摘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清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情奔涌,“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词之有苏轼,如诗之有李白,历经千载,亘古不衰。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体现了其词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与融合,这是苏轼词的魅力所在,更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十分值得珍视的瑰丽遗产。

关键词:苏轼;诗词;人品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12-01

一、前言

苏轼的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既包括男女恋情,离合悲欢之类的传统内容,又突破“词以艳料”的局限,把田园风情,山水景物,人生志趣,咏物记事等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入词,为词人抒发感情,吟咏感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有效的形式载体。

二、题材内容的扩大,表达了更丰富的思想内容

首先,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到表现自我,从现实中撷取创作题材,这样,就能充分表达作者的鲜明个性,其中一类是写狩猎、怀古、尚武的题材,用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如《江城子·猎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另一类是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如著名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是一首对月抒怀兼怀人的中秋词,它沿着执着追求——彷徨、困惑——思考——解脱、超越的心路历程,最后达到了生活不离现实,精神超越世俗的境界,体现了“坡仙化境”的思想流转历程。词境澄澈辽远,词情殷切缠绵,不愧为传世的千古名作。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两首词分别以途中遇雨和醉酒夜归这样的生活小事来抒写当时的内心感受,进而展现作者的心境,充分表现作者不受外物左右的旷达胸襟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作为一位忧国忧民、深有抱负的士大夫文人的情感和心境常通过这类词表现出来。此外,苏轼创作的大量技巧高度成熟的咏物词中,也抒写了以前不入词的政治、身世和性格等内容,表达了他多种多样的人生感受,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些词,实属词的创格,是词体的一大解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题材内容,才更全面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内容,深刻地体现了他的人格精神。

三、词的风格多样化与情感表达互相渗透、互为表现

苏轼以诗为词的重要之处还体现在他对传统词风的改变上。苏轼的词风格是多样化的,也正是这多样化的风格表达丁他的多种情感。如前面列举的《江城子·猎词》、《念奴娇》均是用豪放的风格来表达词人壮心不已、壮志难酬的爱国激情。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又缠绵凄婉、深挚凝重,作者对亡妻至死不渝的真情力透纸背,这真情远比一般写恋情的词真挚、厚重,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又如《蝶恋花·春景》写得极清新婉丽,伤春思乡的失意情怀中,又隐隐透着随遇而安的旷达。而他的另一首典型的咏物词《水龙吟·杨花词》则轻柔细巧,缠绵清婉,略貌取神,针砭时政,藉咏杨花抒发哀国忧世之情。

苏轼完全从艺术的需要出发,真实、自然地把他高尚的人品,卓越的才华,丰富的学识和旷达的胸怀融合起来,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形成多样化的风格。

反过来,苏轼情感厚重、思想豁达的人格品质又从这多样的风格里多层面、多角度地渗透出來。正因为二者的互相渗透和互为表现,才使词作立体感人,情感也更摇曳多姿。

四、词言表现形式上的以俗为雅,体现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苏轼的以诗为词,还表现在为词的语言表现争取了更大的自由。

其一,苏轼将小序发展起来,交代创作动机和缘起,作词寓以诗人句法,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题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有此交代,全词的内容就便于理解了。再如《定风波》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不但交代了写作缘由,还运用了纪实手法,更贴切地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更益于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

其二,利用词的句式长短不齐的特点,苏轼有意识地把诗语、文语、口语都熔铸在词的体式中。如《水龙吟·杨花词》的首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末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满庭芳》中“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云何,当此去”等这些语言接近散文甚至口语,苏轼有意识地改变它们的音乐性,改变词的语言单一化格局,使词的语言丰富新颖的同时,把歌者的词向士大夫化转化。

其三,引议论入词,运用历史典故,化用前人诗句。如《扛城子·猎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典故,《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样既引发人的联想,又扩充了词的语言内涵。

至此,苏轼以文坛领袖的特有气魄实现了其词体的丰富和词品的提高,在词品突出的同时苏轼达观洒脱的胸襟气度和深婉不迫的人格精神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并在外在形式与内在内容上达到了最完美和谐的统一。这不能不说是苏轼的过人之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