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章
摘 要: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基层美术教学经验,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首先,文章简单叙述了传统节日文化应用于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意义。其次,文章就传统节日文化应用于中学美术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几点原则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围绕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学美术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进行了讨论,希望在面对相同问题时,本文可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学;美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38-01
一、传统节日文化应用于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意义
基于我国学校教育体系多年以来实施应试教育的基本国情,导致大部分学生与家长对不参与升学考核的美术教学意义产生了相对片面的理解。
与大部分人先入为主的理解不同,美术做为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若将美术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分开的话,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将注定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基层美术教师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美术教学活动与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完成既定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爱亲人、爱自己的积极情感,同时,可有效提高学生以及家长对美术教学活动的认同感。另外,我个人认为,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应用原则
(一)人文性原则
第一节中我们提到过,我国传统节日是民众强烈人文情怀的体现形式,而开展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美术教学活动时,我们也必定会围绕某项风俗文化去开展教学活动,并将其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当中。因此,我们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之前,可组织学生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对相关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与内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常见的节日物品与习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二)包容性原则
传统节日文化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必定会与现代的文明生活产生一定的“断层”,尤其在面对相对叛逆的青少年学生时,这种“断层”则会更加明显,大部分学生似乎并不愿意完全沿袭旧传统,拿春节贴春联来说,青少年学生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简单方便的印刷春联,或是奇特的春节挂饰,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全部否定,而是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允许并包容学生的创新,毕竟传统节日习俗也是如此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三)生活性原则
虽说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但做为一名基层美术教师,我认为,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能否在不久的将来起到改善学生生活状态,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作用。因此,在开展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美术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传统节日习俗入手,开展实践教学,如元宵节进行灯笼的制作、端午节开展香包图样的绘制、春节年画的制作等,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可满足学生的节日需求,也可有效完成教学活动,另外也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
(一)从美术欣賞的角度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
欣赏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美术元素的欣赏,可有效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审美素质。在这个过程中,若教师引导得当,还可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实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很多艺术形式都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如年画、灯笼、剪纸等。在相关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实物或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样式的物品,使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这些艺术形式中的美感,并通过这个令人愉悦的学习过程,加深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认。
(二)从表现的角度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不乏美术元素,以年画为例,其艺术表现形式夸张、大胆且强调色彩对比等,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时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而这些物质则刚好与青少年在艺术形式的表现特点上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因此,在传统节日文化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美术元素直接应用于美术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实际绘画过程,使学生更加直接的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以及传统节日中艺术体现形式的魅力。另外,在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教学活动时,实践教学意义深远,可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艺术体验,从而轻松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可有效加深青少年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从创新的角度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再现
传统节日文化经过了上百乃至上千年的积累与传承,肯定会与现代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存在反差并不一定是坏事,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反而更容易产生灵感的火花,从而找到创新的突破口。以年画的绘制为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传统年画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法与现代元素,使传统中国艺术元素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可同时达到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石静.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探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