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粤北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4-05-04

黎小龙

摘 要:采茶歌是粤北客家山歌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分支,粤北采茶歌既有艺术魅力,又独具客家文化的风格,因此成为粤北的艺术代表,客观上反映了当地文化理念的价值与作用。本文通过讨论粤北采茶歌的具体艺术理念,在对该艺术形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粤北客家采茶歌为缩影探讨粤北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粤北客家;山歌;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33-02

粤北地区不仅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成熟、体系化的采茶歌藝术,采茶歌艺术的形成与出现,实际上反映了茶文化在社会民间的成熟与完善。通过对粤北客家采茶歌的价值理念进行分析,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粤北采茶歌的发展与特点

粤北采茶歌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对于当今中国的传统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粤北为广东北部的韶关和清远等地区,山歌流行于此地。因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它是通过粤北客家人口头创作和传唱,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在民间广为流传。在粤北客家山歌中的采茶歌是一大特色。粤北采茶歌起源于广东省的民间采茶活动,其形式主要有唱花灯、采茶、唱花鼓等,在粤北进行采茶艺术表演的团体称为粤北采茶剧团,后来将其演唱与表演的有关节目统称为粤北采茶戏。

粤北客家采茶歌以其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风格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传统山歌文化中独具风格的珍贵艺术种类。其朴实亲民、自然清新、健康向上的唱腔、内容和形式给粤北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其独特优美音乐唱腔是现代音乐创作思路和灵感的不竭源泉。探索粤北采茶歌的传承与创新,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艺术发展尤为重要。

二、粤北客家采茶歌的文化内涵

粤北客家采茶歌作为一个清新独立的艺术分支,其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与其他艺术体系交流融入的过程,成为粤北采茶歌文化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化艺术价值认知程度,粤北采茶歌的文化内涵的功能提升将从根本上实现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想效果。粤北采茶歌艺术体现了一种文化理念,也是一部茶文化在粤北地区的发展史。事实上,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作为地域茶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地域茶文化体系发展日益成熟,实现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的全面发展,需在对粤北客家茶文化特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内涵,应用该艺术体系内的各项要素,提升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的整体文化内涵和发展水平。

在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中,可以体会到与茶叶相关的生产活动,在与茶相关的艺术作品中透露着当地人们对恬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在粤北客家采茶音乐的编排中,环境气候、节日庆祝等现象被应用在内容的杜撰和氛围上,强调乐质优美、质朴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另外,从粤北客家采茶曲调的烘托中,演唱者和听众都体会到积极乐观、简单纯朴的客家情怀。从采茶歌的表现形式来看,集中表现为仪式展现、生活演绎和情感抒发三种类型。在粤北客家采茶乐的形成机制中,多种文化元素的渗透是贯穿始终的,不同思想的交融与碰撞也促成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特点和状态。所以,粤北客家采茶歌的文化内涵与其表现形式、状态和特点是紧密相关的,其内在形成机理也反映出整个粤北客家音乐艺术形成的内在机理。

三、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的传承思路

当代的茶文化体系是中国千百年来丰富的茶文化遗产世代传承的结果。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为实现粤北地区客家采茶歌艺术的传承价值,除了对粤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了解,还需要对粤北采茶文化的价值特点形成全面认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的传承给出相关的思路。

(一)呼吁相关部门为粤北客家文化的传承提供相应的条件

粤北采茶戏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部门呼吁和号召学者们广泛开展对它的研究和保护活动。如韶关市政府提出了加强粤北采茶戏的民间传统艺术保护力度,肯定了粤北采茶戏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采茶歌也受到了相应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政府投入的不足以及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够完善,粤北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粤北地域文化艺人以及研究学者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危机感和使命感,由此,建立研究和保护团体开展考察和研究工作,探索发现其艺术特色、记录和保存相关经典剧目,培养新一代粤北客家采茶戏艺人,发展和丰富粤北客家采茶歌的文化内涵,拓宽其表演市场,为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

(二)传统与现代理念、内涵、元素的交融传承

首先,粤北采茶歌艺术认知过程的形成与价值理念的构建是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产生的。理念、内涵及相关元素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的交融影响,产生新的状态。在现代,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通过积极融入市场,多元化的元素冲击,对整个采茶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市场化因素推动下,可较大程度提升整个采茶歌艺术自身的水平,从多方面实现客家粤北采茶歌艺术的传承效果。其次,粤北采茶歌艺术的文化价值内涵和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的交融传承。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的文化价值内涵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一方面取决于外部客观的自然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内部人民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决定的。两者的内在传承机制和要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交融影响,生成新的艺术理念和元素,创新艺术体系。最后,粤北客家采茶歌艺术既是地域性的,体系化的艺术因素,也是多种艺术元素交融下的产物。如音乐艺术与表演艺术的融入,使粤北客家采茶文化艺术效果更为饱满。多种艺术因素与形式的交融对整个粤北地域文化传承是有重要意义的,将时代化元素传承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整个粤北地域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在当代社会变革的洪流中传承艺术精髓

粤北客家采茶歌是具有显著特色的经典地方剧种。对粤北客家文化的考察、研究、创新,需要建立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进行丰富和创新。在提高粤北文化形象和内涵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粤北地区文化事业的辐射作用,促进当地各方面的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加强粤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之走向全中国乃至世界,充分实现其文化价值。对于粤北客家采茶歌未來的发展,须竭尽全力对其进行调动各方力量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在保留其艺术精髓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培育演员、拓宽市场、艺术推广等。在粤北客家采茶歌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既保护其传统艺术精髓,也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对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进行不同角度和方向的延伸,表达形式向多种类、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使得粤北地域艺术精髓在当代社会艺术变革的洪流中得以保存和升华。

四、粤北采茶歌艺术的创新思路

(一)突出采茶乐的多样性与变化内涵

通过对粤北采茶戏音乐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粤北茶音乐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音乐体系内容。在粤北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其更多具有文化特色,无论是音乐内容、形式或者创作都是在相对自由的。其次,艺术从生活中来,并在艺术中得到升华。人们在采茶过程中,自身内在情感的直接诠释和表达,粤北地区采茶音乐更多是一种即兴创作的音乐艺术。再次,在进行音乐表演演唱过程中,多数为对唱方式,从而将粤北地区采茶音乐的多样性和变化内涵全面展现出来,演唱者具备的较强演唱功底,可以达到粤北客家采茶音乐的理想创新效果。

(二)传统和先进的民族文化理念的结合

粤北客家采茶歌不仅是一种艺术资源,也是一种文化元素。通过对粤北地域文化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状况的分析,其中蕴含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粤北地区不仅仅是茶叶产地,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聚集地区,所以,在粤北地区有着采茶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资源,将该资源与整个文化体系发展相结合,可在理想传承效果的基础上,达到整个文化体系传承发展的效果。在对粤北客家地域文化艺术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该艺术的具体内涵特征,为此艺术形式的传承发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理念、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粤北客家采茶歌的唱腔主要源于当地的山歌小调,轻快流畅、朴实自然而又独具乡土田园气息的风格特点。它的形成不仅与粤北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域风格以及传统的客家文化相关,还与中国茶文化在当地的影响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对于采茶艺人或茶艺表演者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联系。粤北客家采茶歌的演唱多偏向于“路腔”的形式,是粤北客家采茶戏中“三腔一调”其中之一。“路腔”欢快轻松,词调简单,朗朗上口。倾向于“路腔”的采茶歌可以和其他腔调和其他的演绎方式结合形成新的创作理念、形式与内容。如衬词的运用,在采茶歌中可以凸显音乐唱腔的圆润与豪放。另外,在音阶上的借鉴也可以使音调显示出各种特色。朗朗上口的客家语言的运用,和多元的唱腔变化,使粤北客家采茶歌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同时,还具有现代音乐艺术的色彩。

五、结语

粤北客家采茶歌作为粤北地域文化的珍宝,其自然朴实的曲风,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特的音乐唱腔和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是音乐艺术文化研究中的一大亮点。在粤北客家采茶歌的传承和发展中,保存其传统艺术特色为基础,丰富其文化形式和内涵,加强其文化内涵的软实力,创新出具有现代艺术特色的地域艺术作品。让粤北客家地域音乐文化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沈爱凤.粤北民间文学艺术的现状及其法律保护研究———以韶关地区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4(03)

[2]周娟娟.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9).

[3]杜雨辰.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价值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6(01).

[4]曾汉祥,谭伟伦.韶州府的宗教、社会与经济(上)[M].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法国远东学院,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2000.

[5]陈箭箭.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J].广东艺术,2014(04).

[6]郑远慧.浅谈客家山歌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3(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