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保护问题探讨

时间:2024-05-04

杨娟

摘 要:楚州“十番锣鼓”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来源于宫廷,根植于民间,富有浓厚的楚州文化特点和地域属性。本文对楚州“十番锣鼓”艺术传承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实施方案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41-02

一、楚州“十番锣鼓”及其传承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县(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唱表演流传至今的楚州“十番锣鼓”来源于宫廷,根植于民间。1939年日本侵占楚州城之前,楚州曾有十几支演奏十番锣鼓的团体(当时称堂子),最有名的是南门一带的“粮安堂”,代表人物有周眉宾,他以擅长演奏笙、萧、管、笛而著称。第二代传承代表人物以河下古镇“敬安堂”丁健刚、丁健科兄弟二人最为人知。第三代传承代表人陈宝富以擅长演奏琵琶、胡琴和打击乐而闻名。

20世纪70年代,县淮剧团的演员周宝洪与第三代传承人陈宝富成为忘年之交,陈宝富老先生不吝赐教,悉心教导,并将珍藏的《楚州十番锣鼓》手抄本传于周宝洪,书中记录着《金盆捞月》、《咏花》、《咏蝶》、《到春来》、《前探营》、《后探营》、《归依》、《红楼撇子》、《朝天子》、《阳告》共十首曲目,寄望于他将楚州“十番锣鼓”重现辉煌,发扬光大。周宝洪在陈宝富的指点下对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技法、定弦方法、十多种打击乐器的敲打技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演奏技艺日臻成熟。随后,周宝洪在“十番锣鼓”传承方面做了口头陈述、示范演奏等工作,对“楚州十番锣鼓”的盛行年代、演奏方式、演奏技艺、艺术性等撰写了大量文字说明,为楚州区文化馆建立传承基地提供资料、购置乐器、设计服装、制作录音资料等,并将楚州“十番锣鼓”中的《咏花》、《到春来》二度创作为器乐曲、舞曲在文艺展演中得到广泛好评。

楚州“十番锣鼓”主要在楚州地区流传,由楚州区文化馆负责保护传承工作,已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相对固定的演出团队,长期在艺术舞台、市民广场、社区、公园、旅游景点等地演出。楚州区政府已将楚州十番锣鼓列为重点保护项目,由区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保护,成立了由区文化部门负责牵头的专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措施和规划,为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位于区文化馆内,面积约100平方米。基地内存放着演奏使用的乐器和服装,主要有:竹笛、萧、竹管、笙、琵琶、二胡、京胡、班鼓、堂鼓、大锣、小锣、糖锣、号筒、木鱼、碰铃、拍板和演奏时艺人们身穿的长袍、所戴礼帽等。基地内墙壁布置了展板,内容为:(1)楚州“十番锣鼓”历史沿革及分布;(2)基本内容及特征;(3)传承谱系及代表性人物;(4)主要价值;(5)目前保护情况。基地内配备有电视机、影碟机等设备,循环播放楚州“十番锣鼓”音响资料。

楚州区文广新局及文化馆为传承人周宝洪提供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对原古曲工尺谱进行译谱,并组建了专业演出团队。2009年11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利用基地培训青少年演奏人员100余人次,部分人员多次参与各类演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基地建立了该项目的基本文字、图片、音响资料档案,根据需要添置了投影仪以及演奏乐器、服装等设施。同时,加强对传承人的补助,实施1234补助标准(补贴传承人每人每月区级100元、市级200元、省级300元、国家级400元)。

对于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播,楚州区文化馆专门组织人员进行各类媒体宣传,有关楚州“十番锣鼓”的专题文章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文化报》、《江苏文化周讯》、《淮安日报》等报刊及众多网络媒体刊载,中央电视台以及多家省级电视台都作了专题报导。2011年,在刚刚建成开放的中国漕运博物馆内,专门设置楚州十番锣鼓表演项目,以声、光、电等高科技形式,让民众与楚州“十番锣鼓”近距离接触,了解其文化内涵,感受其独特意蕴。

楚州区文化馆多次举办十番锣鼓的研习和对青少年演奏人员的培训,以发现和培养更多年轻的演奏人员。此外,区文化馆与楚州多家器乐培训班联络,并向社会广泛宣传,免费培训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人员,传授演奏技巧。每年举办十番锣鼓演奏培训10余期(次),参加培训活动100余人次,部分人员还参加率相关演出活动。

二、楚州“十番锣鼓”的发展困境

尽管如此,楚州“十番锣鼓”艺术传承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通过对楚州“十番锣鼓”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传承人匮乏

楚州“十番锣鼓”是一个大型的民间音乐文化体系,再现昔日辉煌需要演奏、敲打、演唱人员数十人,目前的演奏,无论从人数还是乐器的门类,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培养青少年演奏人员方面,因为青少年外出上学、就业等现实问题,逐渐脱离演奏队伍。楚州“十番锣鼓”面临人才青黄不接和断代危机。如果不及时解决人才问题,楚州“十番锣鼓”失传将不是危言耸听,有可能會变为现实。

(二)补助投入不足

文化部门着手将楚州“十番锣鼓”全部曲目的演奏进行录音录像,并出版相关画册、书籍,同时,在现有传承基地的基础上,建立楚州“十番锣鼓”陈列展览馆,这都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

(三)传播普及率低

楚州“十番锣鼓”为文人传作,专业录写的《楚州十番锣鼓》工尺谱并非一般百姓可以读懂和掌握,过去主要靠艺人团体在节日庆典期间进行表演传播。在当今新时代文化环境下,大众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等渠道了解楚州“十番锣鼓”艺术,在一些旅游景区也可以欣赏现场演出或者影音视频资料,但是由于地域环境限制等因素,以上形式的传播率仍然较低,大众直接或间接了解该表演艺术的机会依然不多。

(四)群众基础薄弱

笼统说社会重视不够有失偏颇,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楚州“十番锣鼓”的保护力度,但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缺乏群众的广泛参与支持。调查发现呈现“一热一冷”想象,即“政府热百姓冷”,政府对楚州“十番锣鼓”的现状最为清楚,设专项资金成立“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很少喜欢和参与楚州“十番锣鼓”,这也许是致命的,楚州“十番锣鼓”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发生动摇,越来越薄弱。

三、传承与保护对策

作者认为,楚州“十番锣鼓”现代化道路要以观众需求为导向,采取剧本创作、舞台演出、包装营销一条龙创意运作,使戏剧以全新的生产方式走向市场。同时应采用更多形式、风格、组合的创意元素对戏剧进行成功运营,最终实现产业化。

首先,对楚州“十番锣鼓”表演的服饰、道具等带有鲜明的艺术特征的文化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参与市场运作。

第二,借立法、立人、立品牌进行产业化开发,实现开发的专业化,培养一批拥有现代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文化人才。

第三,借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行产业化开发,实现开发的连续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时代,注重运用创意元素将给“十番锣鼓”艺术注入新鲜活力,使之涣然一新地面向市场消费群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成功,并为世界戏剧文化宝库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昌.论陕西商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J].商业论坛,2006(08).

[2]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01).

[3]周宝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价值研究[J]. 安徽文学,2012(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