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荣山
摘 要:在摄影技术出现的一百多年里,摄影形式也随之不断发展,民俗摄影也在潜移默化中受社会意识风潮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变革导致的意识形态更新,摄影家对于民俗摄影所瞄准的目标也在不断更新。民俗元素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代表,更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内涵以及中国传统特色,因此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关键词:民俗摄影;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59-0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拿来主义盛行的中国,《国际摄影》杂志在翻译外国的一种摄影形式时,首次使用了“民俗摄影”这个词汇,用以描述一种以记录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它并不指代传达照片本身所体现的表现意义,更是"教导观众从它所透露的真相认知社会的某個层面,在如今的中国,民俗摄影的意义已经有着更加广泛的内涵,而民俗的体裁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创造出很多令人叹为观止、赞叹不绝的视觉盛宴。
一、民俗摄影经历的变化
摄影,是一门由来已久的艺术,更是一门发展迅速、蕴含极高美学思想的艺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著名摄影师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时至今日,摄影技术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仅仅不到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摄影技术一直在不断被研究者革新,实现一次次的飞跃,每一次飞跃都是该领域的一次巨变,而这每一次巨变,都会带给世人、摄影领域研究者无与伦比的带动和驱使作用,带给人类生活巨大变化。自从民俗摄影手法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传入我国之后,受到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我国摄影者开始认识到社会产生了文化而这种文化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化,现代化使得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了诸多问题,去除了陈旧思想枷锁的摄影家开始尝试直面生活、正视人生的摄影活动中,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大环境的变化,我国民俗摄影拍摄的那种“脱离现实、美化生活、紧跟政治”的摄影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国的民俗摄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在最近几年,更多的摄影家更倾向于表述自己的思想意识来“绘声绘色”的拍摄照片,比如大量使用广角镜头用影影像的形变来加强视觉冲击力,从而对画面进行经营,而不是着眼于照片本身的内涵,致使现今的民俗摄影作品力度削弱。
二、民俗摄影中的艺术化
摄影艺术是一百年之前才逐渐兴起的艺术手法,摄影作品的完成就是摄影师在发现美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发掘出的新摄影角度的过程。大文豪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谈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不同摄影作品的构图视点选择各不相同,一个认真选择的摄影角度对于摄影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摄影角度的魅力所在。在民俗摄影中,人是主体,也是客体。所有的一切都围绕在人的范畴下,人的一切就是民俗摄影所要表述的一切。如果对摄影发展史进行概括就会发现民俗摄影从最开始的以社会为主体逐渐发展到以人为主体。所以在未来民俗摄影家将从艺术性角度出发将民俗摄影艺术化,消除现实中“眼见为实”的表象,通过实际交流和考察来生成更为真实的拟像。
另外,在如今“意识流”的编辑手段已经样民俗摄影变得更为主观,而这种手法也体现出人们不驻足于以往就事论事的情境再现手段,而是以象征手法来阐述主观事实,来将镜头转向现实世界,从在细微的日常瞬间以及普通民众中找寻各种表意的可能性;摄影者故意不使用完整故事情节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而是以更跳跃性思维将看似不同内容的画面加以串接,这种叙事以及象征的手法让民俗摄影更有艺术性。
三、民俗摄影产生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传统中国国文化思想、民族元素,而民俗元素是一个抽象而宽泛的概念,如果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象征民族文化的龙凤图腾、民族服装、民族色彩、皇宫中的文化以及民间传统艺术就会仅仅是用耳朵听的文化,而不是深入在人们脑海中的民族精神内涵。现代民俗摄影开始渐渐关注民族文化与视觉元素对人们的吸引力,为了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摄影作者首先要研究作品所能够展现的民俗元素,找到摄影创意点,使民俗元素能够自然而有意义的与摄影作品进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其构成包括了绘画、诗词、乐曲以及戏曲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表现形式都可以应用于民俗摄影中,都能够成为民俗摄影中民俗元素的构成要素。在民俗摄影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同时突出摄影作品主题效果,渲染民族气氛、强化作品内涵。民俗摄影不单单是一种宣传手段,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创新力是摄影作品的重要指标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外优秀摄影作品不断涌入国内,使摄影圈竞争愈发激烈。将中国民族元素应用于民俗摄影,将民族绘画、民族风情以及民族色彩融入摄影主题,创新摄影艺术表现手段,获得更多民族认同感,让中国民俗摄影作品在国际艺术展上获得应有的位置。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俗摄影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其自身的写实性特点,在拍摄时找准深层意义的切入点,并以写实手法对叙述目标加以拍摄,能够最大程度的在忠实民俗摄影本身意义的同时取得引起人们反思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立钧,余锐. 论人类学田野调查法视阈下的民俗摄影——以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丧仪为例[J].歌海,2016(05).
[2]宋艳丽.民俗摄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体现——以泰山皮影纪实为例[J]. 美与时代(上),2016(06).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