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袁芳 胡艺萍
摘 要:陶瓷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才能、智慧及情感的结晶。随着人们的审美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陶瓷装饰日益丰富化、成熟化。点、线、面是将美感的形体以点、线、面的形式表现在陶瓷装饰中。对设计者来说,如果能充分认识和运用这一手法,不但能够启发和引导设计,也能在设计思维、设计理念上带来新的启迪,从而促进陶瓷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点;线;面;陶瓷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138-01一、点、线、面的特性与感觉
1.点的特性与感觉。点是所有形态的起源,是最简洁的形态,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原生要素。人们对于点的认识是以弱小为基本特征的。点的感觉与人的视觉相联系,依赖其与周围造型要素相比较,或与所处的特定空间位置相比较,显得细小而被感知。点具有求心性的属性,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我的视线就会集中到这个点上,常常成为视觉的中心,这时点从背影中跃出,与画面周围空间发生作用。
2.线的特性与感觉。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几何学概念中的线有长度、方向和位置,没有宽度。但是现实和视觉形态设计中的线,不仅有宽度,而且有丰富的变化,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功能性。线可以是轮廓、边界、情绪、轨迹,也可以是方向的延续。线形态有两大系统,即直线与曲线。几乎所有的线形态,都是从直线与曲线,或是二者混合派生出来的。线是具有生命力的视觉元素,有着丰富的柔情和敏感的神经,可以带来不同的情绪表达。从视觉心理上看,直线给人单纯、明确、刚硬、理智的印象;曲线则给人优雅、圆滑、柔软、抒情的感觉。
3.面的特性与感觉。面的形象无限丰富,点的扩大或聚集,线的膨胀和围合都可以形成面。面是和形状关系最密切的视觉形式,一般概括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然形三种类型。
二、陶瓷装饰设计
(一)陶瓷装饰的形式
陶瓷装饰的形式包括纹样组织和装饰构图两部分。纹样组织又分为单独纹样的组织、连续纹样的组织、适合纹样的组织。陶瓷装饰不同于平面装饰,设计者要考虑到怎样使欣赏者能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赏到整个器物,因此它的图案需要随着器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装饰构图形式:开光式、折枝式、满花式、竖向分割式、不规则分割式、综合式、横向分割式。
(二)陶瓷装饰的种类
陶瓷装饰按不同的种类可分为:(1)釉上装饰是在烧好的成瓷上用釉上颜料绘制花纹,然后用600至900的低温将花纹烤烧在瓷器上,色彩丰富而鲜艳,主要有红绿彩、古彩、粉彩、新彩等;(2)釉下装饰:在未烧制好的陶瓷坯体上进行彩绘装饰,彩绘后再给带有绘画纹样的坯体上釉,然后入窑烧成,纹样与瓷器同时烧成,因其纹样在釉的下面,故称釉下彩,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主要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3)色釉的装饰:釉是罩在陶瓷制品表面的一层玻璃体,它使陶瓷制品表面光亮平滑,不透水,主要有:单色釉、窑变釉、纹片釉等;(4)综合装饰: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装饰形式结合运用到同一件器皿上,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彩绘、色釉及雕刻等多种装饰方法的综合运用,具有形式多、变化丰富、艺术特色明显、感染力强的特点。
三、点、线、面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体现
(一)点、线、面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肌理体现
陶瓷装饰中点、线、面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 用釉、泥、刻、划、镂空、雕等肌理的表现手法形成独特的装饰和视觉审美效果。如釉面裂纹的工艺特性, 可使其表面形成自然的釉面裂纹线条, 就像宋代的哥窑贯耳瓶,它利用釉面裂纹, 纵横交错, 长短不一, 曲直相间的装饰线条,构成了极具特色的陶瓷艺术装饰效果。浮雕是通过直接在陶瓷坯体上雕出突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艺术手法,运用突起的线条与器皿表面形成线、面的对比效果,表现出一种柔美、灵动的装饰效果,让作品更加生动。镂空表现手法则是让陶瓷作品更具生气和动感,通过镂空的点和线,形成了造型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陶瓷艺术作品,同时镂空的设计让它在夜晚增添了些许神秘而又浪漫的色彩。
(二)点、线、面陶瓷装饰设计中的绘画体现
点、线、面除了肌理表现外,还通过绘画手法传达设计师的创作意图。装饰内容可分为图案、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祥瑞纹样装饰几大类。点、线、面装饰中通过装饰内容的绘画手法来进行陶瓷装饰, 往往会比构图形式来得更直接些,这些通过点、线、面的装饰纹样直接表达了作品的主题。纹样往往会在整件作品上进行装饰,通过疏密结合、张弛统一的点、线、面,达到有层次、有节奏的装饰效果。丰富的装饰效果,同时也满足了不同人的审美需求。
陶瓷装饰通过点、线、面的装饰,利用构图形式与装饰内容相结合的绘画手法, 将富于美感的东西展示在陶瓷上。构图运用得当,就能强化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本文是由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编号:YG2014276)资助。
参考文献:
[1]陈敬良.线条是造型艺术中的首要因素[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赵殿泽.构成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
[4]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