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李元
【摘要】农村居民是农村文化的消费主体,文化企业是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升农村文化消费水平要推动二者良性互动。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要坚持统筹发展,合理分配文化资源;坚持多样化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农村 文化消费 市场培育
文化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我国广大农村文化消费比例失调、结构单一,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比较落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户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开始变化,更多农村居民开始关注文化消费,利用文化消费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农村文化消费主体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和农村文化企业,提升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必须关注二者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这不仅是拉近农村文化各方消费主体距离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的关键步骤。
从农村居民角度来看,农村居民是农村文化消费的主体,为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不同,必须准确挖掘当地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只有满足需求的文化产品才能找到市场,因此,促进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应充分了解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以满足农村居民对文化的要求。
从农村文化企业来看,文化企业是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一直以来,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数量较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文化企业数量较少,并且产量有限,导致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应加强农村文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村文化产品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进一步保障农村文化产品的市场供给。
农村居民和农村文化企业是影响农村文化消费的重要主体,要推动二者良性互动,确保农村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农村居民文化需求,能够与农村居民文化需求对应,确保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优质增长,不断扩大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范围。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注重农村文化消费,鼓励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一方面,统筹发展原则。鉴于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滞后,文化事业基础薄弱,因此,发展农村文化要合理分配文化资源,确保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距逐步缩小,以城市文化消费带动农村文化消费。同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消费的核心组成,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较为丰富,但文化服务相对匮乏,发展农村文化,要注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协调发展。此外,还要注重经营性文化事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村居民能够享受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另一方面,要坚持多样化发展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农村文化市场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提升农村文化消费过程中,应坚持多样化发展原则,最大限度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农村文化消费途径与农村文化消费的提升紧密相关。要优化农村文化消费途径,就要优化农村文化消费结构、增加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供给、发掘农村文化消费特色。
首先,优化农村文化消费结构。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消费结构较为单一,集中在几个经常性的消费领域,优化农村文化消费结构就是要提高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倡导先进文化产品。要将重点放在帮助农村居民提高自我文化素养上,比如,开展农业知识培训、劳动技能竞赛、体育健身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合理引导农村文化消费,让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更加科学。
其次,增加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供给。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的产品较为单一,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时选项不多。当前,必须要增加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的供给,让更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农村市场,比如,在农村举办观看电影、话剧、舞台剧等活动,不仅邀请农村居民观看,也可以让农村居民参与到话剧和舞台剧的演出中,以新形式打开农村文化消费市场。
最后,发掘农村文化消费的本土特色。相较于城市文化消费,农村文化消费具有更多特色,如果能够有效把握这些特色,充分利用这些特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将得到有效拓展。基于不同农村需求,要大力拓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比如赛龙舟、舞龙舞狮、戏曲、庙会等,形成“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此外,农村文化消费还可以立足农家乐、农业观光等产品形式,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小镇,不仅能够促进本土文化消费,更能吸引外来文化消费。
创建农村文化消费保障机制是发展农村消费文化的根本,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媒体传播效率、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是发展农村消费文化的有效举措。
第一,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收入和消费是最基本的对应关系,想要提高农村文化消费,就必须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根据国家发改委研究,农村人均收入每提高1元,农村文化消费就能提升0.1-0.19元。可以看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提升农村文化消费的关键举措。各级政府应制定多样化政策,支持农村企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要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第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广大农村地区要加强电力、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的覆盖面,为农村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硬件支持。要在农村兴建基础性文化设施,比如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娱乐中心等,为广大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提供场所。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平衡,确保农村基础设施既满足公益性需求,又能提升收益,确保基础设施能夠持续性扩建。
第三,加强政府引导。单纯依赖政府进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效果是有限的,应鼓励企业参与到建设之中,鼓励各类企业在农村地区兴建文化消费场所,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扶持,促进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文化市场,增加农村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居民形成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在农村宣扬科学、理性的文化消费观念。要利用各类优惠活动吸引农村居民进行文化消费,并以政府补贴的形式降低文化消费价格,减轻农民文化消费负担。
第四,提高媒体传播效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观念较为滞后,多数农村居民不愿意进行相应的文化消费活动。要利用现代媒体进行信息推广,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现代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内容的更新,创办适合农村居民的板块,比如涉农节目、农业科技节目,加大农村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更新消费观念,提高生活质量。
第五,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健全的人才体系作支撑,农村文化产业才能持续扩大。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地区文化人才的薪酬待遇,留住优秀文化人才,鼓励文化人才扎根农村,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要选拔优秀人才,注重对人才的培训,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让人才助力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为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崔苗:《农村文化消费及文化市场培育机制研究》,《农业经济》,2018年第3期。
②谢国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表现、特征及对策》《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2期。
③杨丽君:《新常态下基于农村消费视角的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2018年第4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王梦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