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景观中声音景观的突围与构建

时间:2024-05-04

王恒乾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听觉作为五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与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共同构筑了人们生活中的完整的感官体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声音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可以尽情阅听,激发人们的深层记忆与无限想象。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声音生态学者罗伯特·莫瑞·谢弗将“声音”和“风景”相结合创造了“声音景观”(Soundscape)一词,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自然声、人工声和人文声等多种声音元素。每个城市的声音既有共性,同时亦存在不同的音色。针对当下城市形象传播中感官层面的瓶颈,在城市景观中进行声音景观的塑造不仅书写了城市听觉基因,拓展了文化记忆维度,也扩增了城市文化传播的效度。

一、当下城市景观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空前进展,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内涵、外延建设丰富城市形象,吸引外部优势资源,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空间。然而从感官角度来看,目前城市形象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瓶颈:

(一)景观叙事单调

在浸染着工业文明的现代都市,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认识往往聚焦于视觉感官层面,把主要精力放在特色建筑、风景造型和结构布局等视觉形态方面。不可否认,高楼林立的都市楼宇、璀璨绚丽的亮化夜景、造型新颖的人工造景充斥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但是城市景观的着力点过多地放在视觉建设层面,随之带来了诸多感官叙事层面的问题。首先是视觉强势导致视觉文化出现泛滥,从城市的内在建设到外部宣传,无处不在的视觉文本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视野。面对城市形象宣传,一些城市选用城市地标、人文建筑及自然奇观作为画面内容,结合先进的拍摄技术杂糅在一起。拼凑式的图像组合看似内容丰富,精彩绝伦,却隔离了城市中最基本的生活气息,疏远了观众与城市的心理距离。其次,过分依赖视觉叙事导致城市景观呈现同质化,城市的楼宇外观、建筑样式、公园风景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甚至有网友惊呼“全国城市都一样”。此外,城市标识景观个性缺失,例如同样一座“马踏飞燕”在全国城市的出现率极高。这样的景观表述范式不仅造成了城市特色的消弭,一定程度上也模糊了城市间的界限。

(二)感官渠道失衡

人类通过五感综合感知外部世界,视觉是感官体验中主导,但不是唯一渠道。一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眼睛去感知、记录周围的世界,视觉的排它性将其他感官渠道排挤到边缘的位置。在这样的感官思维引领下,倘若一味的强调视觉元素,忽略了城市建设中其他感官的意义,容易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随之淡化。应当看到,感官渠道除了视觉以外,还有听觉、嗅觉、味觉甚至触觉等感官。相对于视觉,非主流感官摒弃了外在的形式表达,重视意向内部蕴含的内在美和人文性,更能让人体认到城市所蕴含的内在美,构建起城市心理层面的认同感。为了寻求更加平衡的感官认知方式,以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的Krishna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积极倡导营销战略实施“感官转变”,重新审视、平衡生活中的非主流感官①。

(三)情感体验失语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家园,城市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必须回归到人的情感体验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在逐渐消失。这些感性层面的文化承载着一座城市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不但可以有力传播城市的历史,而且可以增加本地居民对城市内涵的认同感。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对物质生活渴望的迅速膨胀,却忽视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导致城市形象的建设始终徘徊在外在呈现与表面工程方面,无法体现城市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内涵,更不能带来居民情感上的归属。城市建设不仅仅需要满足各类物质需求,更需要关注人们心理以及情感的需求。城市建设中融入情感体验,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丰富体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体验层面的满足。在城市形象的建设传播过程中,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势不容缓。

二、声音景观构筑城市形象的优势

随着人文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化,传播学专家纷纷反思视觉文化霸权,呼吁感官重建。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景观的挖掘与开发尚具有巨大的探索价值和空间。“声音”元素乃至听觉文化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理应被重新审视与解读。

(一)丰富感官世界

声音的自然属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在人类发展史上,早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声音就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哲学家黑格尔把声音看作是感觉中最为理想的东西,他认为五感中,听觉是最纯粹的②。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感官体验中,感知外在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视觉,而来自听觉的信息量仅次于视觉,是第二重要的信息接受渠道,不仅如此听觉的监测范围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视觉监测范围要广得多。如今的城市建设过度痴迷于视觉景观的呈现,导致了严重的千城一面现象,迫使城市景观寻求视觉以外的感官开发。声音元素的加入不仅开阔了城市形象建设的渠道,更是为形象宣传寻求了感性表达,让城市不仅“有色”,还“有声”。

(二)唤起地域认知

听觉在本性上是情感的感官③。换言之,相较于客观的视觉观看,声音天生拥有唤起人类内心情感的功能。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声音能够唤醒人们的地域认知,是城市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声音强化了感官体验的艺术性思考,使人们在聆听中体认城市听觉层面的审美范式,不仅能够提升听觉审美认知、获得心理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人们对地域的强烈情感,对城市的文化内涵及区域意识的阐发无疑有着更为突出的价值。伏尔泰认为,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道路。耳朵所收集到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处理,将延展出无限的可能,它连接着视觉、味觉甚至触觉,最终直达灵魂④。如果说,视觉形成距离,那么声音则是化解距离。声音景观能够以独具特色的感官形象唤醒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在对外宣传中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赢得外界的好感和认同并提升城市知名度。

(三)激发情感共振

声音可以为受众带来更深层的情绪反应,激发居民的情感共振。首先,声音作为一种传播介质,是人们了解世界、认知世界的感官体验之一,以听觉感受唤起人们感知细胞、内心情感系统,身临其境便会“声”入人心;其次,声音作为情感符号,是自我认知和记忆共享的载体,可以激发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共鸣,从感性层面把握城市的精神脉络及人文内涵;再次,声音作为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元素,传达了过往的生活信息和城市空间,它所包含的内容既是城市当下发展的缩影更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不仅能勾连起人类的主观经历、过去历史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也在心理维度上促成了区域形象的达成,成为聆听和理解一座城市的新渠道。

由是观之,城市中的声音在生产和编码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嵌入城市个性、情感、文化等因素,并与接受者的情感要素紧密相连。从表面上看,城市越大其声音结构也就越复杂。事实上,城市再大、声音再杂乱也同样有迹可查、有章可循,也有规律可研究。换而言之,研究城市声音一定程度上即是探寻城市的发展。

三、声音景观构筑城市形象的路径与策略

将声音融于城市景观建设中,重新审视声音这一感官体验渠道,刺激传达城市理念、城市个性,以独具特色的声音文化对内唤醒城市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对外宣传、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当下,重组城市声音基因,开掘人文内核,打造城市特色声音景观,是创新城市声音系统、提升城市形象的理想选择。

(一)重组听觉“基因”

声音景观与视觉景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城市景观独有的“基因代码”。每个城市的自然音响、地域方言、民间小调、传统戏剧,都包含着丰富的区域信息和文化符号,是地域特色和文化基因表达的重要内容。

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说,声音能够拉近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起到增强城市宣传的沉浸感的功用。在城市形象片的制作方面,特色的听觉音响不仅能够准确表达地域文化,也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苏州城市形象宣传片《美丽苏州》以一段鸟鸣声开启整部短片,之后出现由一位老人演唱的地方民歌,继而出现苏州评弹和昆曲……从听觉的角度鲜明地展现出苏州当地原生的听觉特色。独具地域特征的环境音响、方言俚语、传统音乐不断刺激着观众,虽然外地人不太能听懂,但亦能从旋律中感受到那种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而对身处异乡的苏州人来说,亲切的乡音、悠扬的唱腔勾起了无尽的乡情。

在视听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重新定义了视听联觉带给受众的艺术感受。不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还原历史上的空间面貌,还可以以传统声音元素为创作素材,共同塑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的艺术作品。不少城市的博物馆、仿古景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出城市的历史街景,声音元素的加入让观众快速领略当地的地域风情,继而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发展洪流之中。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上演的大型多媒体电子交响合唱《和平钟声》,以管弦乐、合唱等传统音乐表演形式为基础,融合具有南京城市特色的声音景观,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塑造出具有城市人文气息的交响音乐,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声音的艺术表现方式与人文价值。此外,城市声音景观还可以渗透到手机彩铃、公交视频、广场大屏等空间,通过声音基因的重组和设计,增强城市声音层面的识别性和艺术性,引发受众实现从感官到情感的转换。

(二)巧绘声音风景

声音生态学把声音风景分为基调音、信号音和标志音三种元素。其中,基调音是背景音,奠定了区域基本的声音形态,可以支撑、勾勒出地域声音景观的基本轮廓;信号音是前景声,具有清晰的表达内容,一般特指有意识设计并传递某种含义的声音;而标志音则是地区所具备的特色声响元素或某种文化内容被辨识出来的独特声音。

当城市的声音环境越来越多地被商业化声音密集轰炸,当噪音影响了精神放松与灵魂幸福感的传递,当悦耳的自然声音环境成为用来怀念的记忆,这时人们往往期待还耳朵一片自然,渴望获得美好的听觉空间。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应维护好城市原生态的基调音,打造与环境相匹配的信号音,探寻、设计个性鲜明、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标志音,为城市创造良好、特色的声音风景而综合协调基调音、信号音和标志音三者的和谐共生。以声音景观的方式去理解和打造城市内部形象,必须在维护城市原生态的声音系统的基础上,保留城市传统的听觉环境,进而改造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不利声源,设计独具个性和特色的城市音响。现代城市大多提出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对于远离自然、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从心理上有着一种亲近自然的情愫。在城市内部声音景观的打造过程中,除了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中的风声、雨声、鸟鸣、蝉叫声等基调音以外,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打造城市声音景观,用以丰富、强化自然声景,如在特定区域安装声音装置,在清晨、黄昏等时段播放大自然的声响,如风声、鸟鸣、自然舒缓的钢琴曲等,适时弥补信号音,打造出“天然”的声音景观。在社区公园等地,除了播放环境音响外还可设置专门的戏曲表演、老年声歌练习场所等具有地域听觉特色的民间艺术的表演,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音。通过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手段丰富城市的听觉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的同时,塑造出当地独特的声音风景,彰显出城市听觉层面的特色。除此之外,声音可以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组成部分,如标志景观建筑、人文景点设计标志音,形成独特的“人造声音景观”。

(三)开掘人文内核

声音深深扎根于城市,记录、创造着丰富的城市文化信息,承载着厚重的城市文化和区域人文内核。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认为,一座城市的地方感和历史性,有时候正体现在声音的层面⑤。

声音是城市的特色标志之一,也是城市内部群体实现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的符号。从城市文化角度看,一方面声音景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地域的历史文化信息、地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声音景观是人类社会演化发展的记录,是城市与文化发展的标志性特征,如同建筑、风俗和服饰一样,标志着一个地域的特征、风土人情、审美取向。挖掘城市记忆空间里的声音元素,营造出具有地方印记的特色声音,已然成为构筑城市精神家园,唤起对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新手段。老北京上空的鸽哨声、四川火锅的沸腾声、江南水乡的摇橹声……一些特殊的音响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不仅成为了城市特色的地标,更是赋予了城市独特的韵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以往的声音景观正在逐渐消逝。2006年,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曾发起“声音文化记录行动”,意图收集、整理民间史诗、传统戏曲以及号子等人文声响,呼吁对声音景观进行挖掘和保护。实践层面,合肥、武汉等地以具有地方印记的声音风景为主线采录了大量城市原声素材,精心制作出“城市声音纪录片”,从听觉的角度重塑了居民对城市精神家园的认同和归属。

四、结语

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形象的精准定位和广泛传播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共同编织成国家形象的整体图景。今天的中国城市正处于新旧时代更迭的巨大变革之中,每座城市都在探索和寻找着适合自己形象传播的路径。声音作为一种非主流感官,在城市的景观建设与形象传播方面丰富了景观的外在表达,拓宽了感官传播渠道,也增强了人们对城市的内在的情感体验。设计师应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把声音元素贯穿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打造自然、环境、人文三者相和谐的现代化家园。

注释:

①吕兴洋.目的地形象的感官营销思考[J].旅游学刊,2018(03):7-8.

② 赵庆海,费利群.论城市形象建设中听觉系统的运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1):87-90.

③隋欣.新媒介环境听觉文化复兴的可能[J].当代传播,2016(04):45-47.

④ 杭旅.用声音勾勒杭州 用心灵感知美好——杭州旅游宣传片《聆听杭州》诞生记[J].杭州(周刊),2018(09):26-31.

⑤ 张晓虹.地方、政治与声音景观:近代陕北民歌的传播及其演变 [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37-4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