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宋瑞雪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2)
宋代统治阶层的政治运营在“扬文抑武”机制之下,使得文人入仕并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工匠制度严格,使御用瓷器工艺水平能够稳定发挥。田自秉先生曾概括宋代工艺美学风格,说:“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朴质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美。相比于唐代,正好形成两种不同特色……唐代华丽,宋代优雅;唐代开阔恢宏,宋代严谨含蓄。宋代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①
“雅”字在古艺术品鉴赏中常用,但沈春泽在《长物志》序言中声言:“遂使真韵、真才、真情之士相戒不谈风雅”②,其言内之意“雅”也可能并非处于真情本心,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柔”字并不在器物鉴赏中常见,定义却甚为宽广,可用来形容女性温婉,亦可形容君子之风。用“观物取象、以柔见长” 来形容宋代器物,因物中可见情,而情不可不谓人的柔肠,物中亦可见意境,意境亦为美的明动。王昌龄品评诗文,说诗句有“物境、情境、意境”之分③,本文借王昌龄意境说,将器物器型特征、意象来源、文人物感进行讨论,以“ 物境-克制与雅致、情境-制器尚象、灵境-物感心象”为线索探寻宋代器物的美学信息。
宋瓷,并非如苏轼的词那般洒脱豪放,恣意驰骋,反而清奇高雅,工序严谨,且又不免有一种“柔”的内在,以无色为色,以无纹为纹,在均衡克制的框架下,遗世独立,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具有极高的造诣。我认为有三点关键因素,构成其器型特质。这三点因素分别是器型的对称性、比例均衡性以及器物微曲线的营造。这种器物本体所具备的特质姑且称之为“物境”,它构成了器物的基本状态和直觉性的心理感受。
大多数传统建筑、纹饰、器物都以中心对称为主。这种中心对称所带来的心理感受静穆、稳定、大统、规律。中国也有“中正为雅”④一说,用于形容音律纯正、不偏不倚。苏美尔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的早期徽识中也可见对称性的重要作用⑤。从心理的角度讲,它在诸多文明的开端都是适用的规则,代表了人们对于权威和秩序的认知。从物理的角度讲对称性是一种稳定结构,保证基本的使用,保持平衡。
比较一组青铜礼器和一组宋代瓷器(图1),其形制上均可见工匠严格遵守视觉对称。商周时期,青铜礼器被称为“重器”⑥,古人用于祭祀祈求先祖或上苍庇佑。宋代金石学发展,诸如《宣和博古图》《金石录》等著作刊印,加之理学复兴,使师古在宋代流行。陕西金石学大家族吕氏家族墓中,出土的耀州窑弦纹炉器型,来源于青铜簋,图1中亦可见到龙泉梅子青瓷炉对于鬲的模仿,钧窑出脊尊对于青铜出脊尊的模仿,龙泉琮式瓶对玉琮的模仿。在外形上,宋代器物虽模仿却侧重简约概括,静而圣,除庄重感之外,营造出柔和平静的典雅。
上下比例均衡并不指上下形态相同,而是指视觉上适度和心理上的稳定感。均衡不一定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均衡。瓷器比例控制与青铜器比较中,宋代器物底足收敛,让造型富有韵律,内敛,别有特色。青铜器质量较重,故需要更稳定的基座或底足支撑,底足敦厚。
黄金比为1:1.618。《营造法式》中,提出建筑上尊崇一种方圆圆方比,即1:√2 。这种比例是否在宋代器物比例中有所呈现?经过取样分析,在一些器型中的确隐藏这样的规律。
> 图1 礼器器型与宋代器型的对比
> 图2 历代梅瓶与玉壶春瓶比例比较;器物比例图
在梅瓶比较中,若将上部主体结构视为正圆(图2红色圆),下部与(图2黄色圆)上部分(图2红色圆)的直径比例在宋代选出器型中最接近√2 :1(AB:BC)。横向比较宋代其他梅瓶,仍存在这一关系。在玉壶春瓶中,用另一种同心圆的方式比较,存在内外同心圆直径1:√2 的比例关系,可见宋代器物在这一关系上找到平衡点。EF点刚好与黄色圆的周长相交,横向比较宋代玉壶春瓶可以证明相似情况。
用相似方法比较汝窑天青釉盘(图2),可发现底足大小与其外沿比为1:√2。无纹水仙盆外沿的长宽比为2:√2。三足炉中,也可发现同心圆关系比例。方圆圆方比并非绝对,隐藏于器物之中,是为宋代工匠理性的一种例证。
宋代瓷器之中,器物胎体轻薄,有肥唐瘦宋之说,但不纤弱。微观之下,微曲线让器物有骨气又丰富了视觉效果(图3)。在故宫典籍中,常有撇口、短颈、丰肩、圆腹、敛足等等诸如此类描述,具有一定的类型代表性。这些结构构成器物筋骨,柔而不阿。器口部分就有“撇口、侈口、唇口、敛口”等不同类型,肩部有“丰肩、溜肩、圆肩”,腹部有“圆腹、弧腹、扁鼓形腹、垂腹”,底足有“卧足、圈足、兽足、云头足”等式样⑦。这在结构严谨的基础上,呈现器型曲线的节奏变化。其中除瓶身变化外,“口”与“足”起到关键的视觉调节作用。
古人造器不仅为了实用,以郑樵“制器尚象”说为例,他认为器物“皆有所取象”,如“器之大者莫如罍,物之大者莫如山,故象山以制罍,或为大器,而刻云雷之象焉”⑧。大器如山,故以云雷为纹,这其中气象才确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器物以自身传递信息,传递品味、意趣,文人士大夫定然也会感同身受,成就了器物的情境。“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⑨,可见器物激发诗兴与诗情。宋代器物既严谨有度,又追求浪漫、变换、意义,装饰内容“绸缪宛转”,不似云雷一般气势恢宏。整体在一种婉约的调性之中,个体意味悠长。(表1)
> 表1 器物的装饰意象与纹饰内容与物象来源
整体性指代宋代器物质与纹的统一性。历代文人崇玉,瓷器保留了玉的内敛,单色釉器物色泽沉穆。后人评汝窑“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⑩,可见文人对于瓷器追求纯粹与极致。龙泉窑的双层施釉法,使得釉“无纹”,犹如器物穿上完美外衣。但纹的存在并没有破坏整体性,反而烘托出自然美。哥窑裂纹遍布器身,施墨以凸显强调“铁线”,“金丝”若隐于釉中层,有学者说,这是因为这种纹饰与龟壳占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官窑或汝窑,“冰裂纹”遍布器身,冰裂处隐隐现出寒意,属于不可控的分布状态。钧窑器物,在统一色调中,窑变抽象流动,有如“云霞”一般,如“纹”,则有蚯蚓走泥纹一说。这些器物创造出不同审美趣味,为器物增添一份不可明状,一份神秘莫测。
装饰能够提升器物品质和赏玩价值,宋代窑系众多,装饰多样,有划花、印花、剔花,彩绘等。各地窑口因地制宜,在文化土壤中将各自装饰语言发挥到极致。其纹饰多来源宋代文人花鸟画作,亦有祥瑞图案。
其中有一种“半刀泥”式的纹样(图4),其来源是玉器中的“一面坡”,如定窑、湖田窑、耀州窑、龙泉窑。这使得单色釉不仅釉色仿玉,纹饰的工艺亦仿玉。其纹饰罩上若青若白的单色釉料,烧成后表面若隐若现11。
另一种装饰手法为模印花纹(图4)。不似人工刻划般生动形象,为陶制模范压纹,这种陶制模范纹追求浅浮雕似的层次。纹饰来源多模仿缂丝纹饰或金银器。讲究对连续、空白填充,纹饰中透着奢侈感。经过白色釉料笼罩,回归似有若无的含蓄。
手绘写意花鸟和文字装饰在宋代成为风尚,多出现在磁州窑、吉州窑器物上,土质原因,需在坯体表面覆以白色化妆土,施黑绘(图4)。也有将化妆土层剔掉,露出底层底坯的手法,不见彩色。出于对书写绘画的模仿,将器物作为一种叙事载体,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定窑、耀州窑中多可见扣器,即为器物边缘加套金、银、铜材质起到装饰作用。宋代多次颁布禁奢令,若非皇亲国戚或三品以上大员,不可用金银器。为满足使用这种金银器的愿望,用金银材质包裹其实起到装饰保护双重作用。民间也有使用银扣器现象,如吕氏家族墓中出土耀州窑扣器,在提瓶的足、壶嘴、器口、器盖处使用银扣作为装饰。
“‘意象’之于器物是一种器物与人的沟通方式,是欣赏的需要,同时决定工艺创造时的象征性的造型和装饰。”⑧“意象总表现为具体的对象,而意境是意象本身所蕴含、也为接收者所体验的精神世界。”12诗人杨万里说“茶瓯影里见山光”“古松将影入茶瓯”,这里描写的是一个看茶场景,从茶盏的倒影之中可以看见山光、古松,写出这样的诗句需要一种乐山乐水的且细腻入微的心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13,可见文人所说的乐土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空间之中,使思想化为诗文、化为绘画、化为器物。宋代器物便也蕴含在这样的精神空间中,受到禅宗、道教、理学的影响。
> 图3 宋代器物结构类型
> 图4 (宋)缂丝《万寿图》与定窑龙纹盘;(西周)玉璧与(宋)耀州窑;(宋)马远《水图-层波叠浪》与吉州窑
宋代时,文人注重生活品位,曾有《文房图赞》记载笔、墨、纸、砚、水注、文贝、笔架、镇纸、界尺、剪刀等等,都有别名雅号,统称为“十八学士”。宋代佚名《人物图》里描绘书斋陈设、用具、文房布置,可见文人士大夫在追求修心养性的书房之中,也追求一种自我心安。不仅仅只见于神交,也见于空间的营造。
苏轼曾言“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开翁勿逢陶谢,隔江山寺闻钟……”是为赏心乐事,可见保留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和内在自由对于文人而言更为重要,无论天涯“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乐观超脱。文人“多存隐逸之心,不必高卧林泉,脱离尘世也可获得隐逸的乐趣。”文人有时“不放弃世俗之乐,又能不为外物所役。”17器物、事物、景物同在营造精神空间。
禅宗产生于唐中期,兴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作为佛教的一门教派自与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融合,形成了中国的特色宗派。“禅”又作“禅那”,梵文是Dhyana,意为通过沉思冥想而引导人得到自发性的领悟18。主张见性成佛,讲究心传,渐悟,不拘泥于冗杂的经典和宗教礼仪,追求“顿悟”即内在超越。当时江西境内就有“佛寺1178座……士人因寺院幽静适合潜思静修,常‘寄寓于寺’”。文人通禅机在当时属普遍现象,周敦颐、朱熹、苏轼、黄庭坚、马远,僧侣文人,佛印、牡溪等人在思想、艺术之中融入佛教禅学19,并进而带给人以禅境精舍。而宋代江西吉州境内所产的吉州窑器,受此影响,诞生了如木叶盏、白腹轮盏这样似通幽冥、晓禅机的器物。
古人生活方式之中是有仪式感、神秘感、空灵感的,兼具顿悟与哲学性。宋代美学是“以柔见长”的美,如同境界层深的创构。在当代设计语境下,我们应从内在去理解传统东方美学意境,寻找昔日的精神能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来思考融合西学的思辨性与科学性。
注释:
①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257.
②〔英〕柯律格,著.洪再新,校.长物[M].高昕丹,陈恒,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77-78.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江苏省历来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跃、成效显著。
③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8-89.
④ 凌郁之.论文学雅俗观[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2(05):25.
⑤〔美〕赫尔曼·外尔.对称[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4-8.
⑥〔汉〕刘安,著.陈广中,译注.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卷八.
⑦ 故宫博物院,编.故宫陶瓷图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⑧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03):162-163.
⑨〔宋〕苏东坡.试院煎茶 苏东坡集[M].江苏:广陵书社,2012:卷八.
⑩〔明〕曹昭.格古要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1李放.论湖田窑宋代刻花碗的模印技法[J].北京:考古,2006(05):63-70.
12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77-79.
1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0-71.
14李德顺.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N].北京:北京日报,2012-06-11(19).
15老子.王卡,点校.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3:89-90.
1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7林晓娜.论北宋隐逸文化的特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06):184-190.
18尹安石,徐倩.中国山水园林景观中的禅宗思想及其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08(06):117.
19巩丽君.宋代江西佛教与社会[D].南昌:南昌大学,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