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倩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随着服装行业资源依赖性和环境敏感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废旧服装的回收利用价值逐渐受到重视。2017年废旧纺织品回收价值增加到14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62.8%,其增幅位居我国十大类别主要再生资源回收价值的榜首,但回收利用总量和比例都还非常低,还需要不断提升。天津市自1999年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天津通过制定消耗一次性资源的“动脉产业”和以回收再利用为特征的“静脉产业”相结合的循环经济理念来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零排放”。此外,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以及***总书记在津考察时提出的“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都指明了天津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努力发展生态建设,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因此本研究在天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探讨天津市废旧服装循环再利用的实施策略,对促进天津建立循环型社会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天津纺织服装产业的总产值逐年增加(图1),2016年天津市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已达到421.97亿元;相应生产过程中对煤、汽油、天然气、水、热力、电力等的能源需求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下,为实现对传统煤炭和燃油的替代,对天然气和电力的需求持续上升。(表1)
表1 天津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主要能源终端消费量
表1 天津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主要能源终端消费量
另一方面,天津市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服装,因缺乏有效回收利用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截至2016年,天津市常住人口1562.12万人,按照每人每年废弃3件服装的保守估计,全天津市每年大约废弃服装4686.36万件,折合重量至少1.41万吨。如何综合利用这些废旧服装,有效缓解原料紧缺、能耗较高、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
天津市于2014年出台了《天津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规划》,规划主要涉及的回收商品为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机电产品、报废机动车等,没有明确提及废旧服装的回收。目前天津市废旧服装尚未形成系统的回收体系,废旧服装的回收仍然主要采用混合收集处理方式,即废旧服装与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收集。
目前天津废旧服装的回收渠道主要由专业回收机构、公益和社会组织、社区智能平台以及互联网回收平台等组成。其中天津岩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爱尚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山清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等专业回收机构,通过在居民社区定点投放回收箱和接受邮寄旧衣物等形式开展废旧服装回收活动。以“一家衣善”为代表的公益组织,将天津作为三个试点城市之一,截止到2018年3月,其在天津市共安置回收箱2400余个,回收衣物共计800余吨,开展爱心捐赠活动300多场,回收业绩一直领先于其他试点省份。作为试点的天津滨海新区社区智能分类回收平台,通过科技手段,使居民可以对包括服装在内的六大类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小区处理中心再对垃圾进行集中细分,然后送往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处理加工和再利用。在互联网回收平台方面,天津市于2015年7月启动了全国首个全方位分类回收互联网平台“回收哥”,开展覆盖京津冀的“互联网+分类回收”新业态。另外,还有一些个体初级回收站,将废旧纺织品经过简单分拣处理,运往良乡、昌平等集散中心销售给其他公司进行综合利用。
图1 2013-2016天津市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
图2 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的实施措施
图3 各层级回收组织关系
在节能环保意识和居民支持度方面,根据对天津市居民随机投放的2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7份)的反馈情况看,88.7%的受访者对废旧服装产生的环境危害已有普遍认识,86%的受访者认可并积极支持废旧服装的回收利用;6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循环再利用的服装,但46.7%的受访者对这类服装在回收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存有顾虑;80.7%的受访者对家庭衣物循环改造和旧衣服上门回收等方面的智能服务平台比较感兴趣,可借助“互联网+”的模式逐渐培育推广。
同时,天津市废旧服装的回收再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执行不严格,可回收物收集箱中的废旧服装存在投放时二次污染的状况。
2.废旧服装的回收多是一些公益和社会组织,个体经营的回收企业规模较小且分散,回收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缺乏规模化的回收企业作为支撑和标杆引领;本市缺乏规范、有序、区域性的废旧纺织品集散中心,不利于回收再利用的科学化管理和良性化发展。
3.政府对服装企业循环利用方面缺乏明确指标性要求,服装企业还没有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参与到废旧服装的循环利用中来。大部分服装企业距离绿色工厂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低碳升级还需要继续努力。
4.废旧服装回收箱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的长期维护,致使很多回收箱最后被毁弃,影响居民回收捐赠行为的积极性,这从调查问卷中72%受访者不满的态度中均可看出。
5.缺乏适合本市特点的废旧服装循环利用模式,居民参与循环利用的方式单一,不能有效提高废旧服装的回收利用率。
废旧服装回收过程主要包括废弃投放、回收、分拣、处理、综合利用等环节,参与方包括政府、居民、公益机构、回收机构、资源再利用企业等。综合分析回收过程各环节以及相关参与方,影响天津市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实施的因素主要有政府推行力度、监管机制、技术资金支持、再利用方式以及宣传教育五个方面。
废旧服装回收利用一般经济效益较低,但节能减排等外部效应较强,需要政府构建系统的回收体系、建立适当的外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回收机构、居民和资源再利用企业积极参与废旧服装的回收利用;并明确专门的负责部门,制定完善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回收利用过程各环节的监管,避免因回收企业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扰乱回收利用市场。
目前废旧服装的回收利用技术发展较慢,一方面是专业技术还处于瓶颈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是初期研发成本很高,资金支持不够。由于回收利用成本比新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还高,再生纤维材料市场并未打开;而且服装生产企业从生产结构和管理上逐渐向绿色生产、循环生产过渡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有力的资金支持。
废旧服装循环利用中的捐赠、二手售卖(以出口为主)、爱心售卖(慈善性质的)、亲友间转赠等方式比较普遍,物理化学利用受废旧服装的材质和利用技术手段的限制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而从再设计的角度探讨服装的循环利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更有利于从源头延长服装的生命周期。每种利用方式各有特色,应根据不同的适用环境综合选择不同的循环利用方式,并努力开拓各方参与回收利用的新渠道。
居民、公益组织和回收机构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方面的关注程度,决定了其参与服装循环利用的积极性。结合极简生活倡议,一方面可降低消费者的非理性购买,降低服装消耗量;另一方面可提高对再利用/设计服装的接受程度,推动服装循环利用的发展。
结合天津市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存在的垃圾分类不严格、规范程度不够、系统不完善和监管缺失等问题,从影响因素着手提出以下实施措施建议。(图2)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完善有关废旧服装回收利用规范和标准的制定。2018年我国已着手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规范、二手服装消毒技术规范、再生棉纱线等5个专业化标准的编制工作,随着征求意见稿和最终稿的发布,将对天津市废旧服装回收相关法规细则的出台起到指导性作用。
此外,建议天津市加快启动有关废旧服装回收体系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重点从如下方面完善体系建设:①居民废旧服装投放程序及要求;②公共回收箱的管理与维护办法;③回收企业的资质要求和质量监控;④回收企业技术操作业务规范;⑤专业分拣人员培训;⑥监管机构的职能和工作内容;⑦服装企业绿色生产和循环生产逐步实施的规划;⑧各级主管部门的权责;⑨二手服装安全鉴定有关规定;⑩政府扶持措施及相关优惠政策等等。
通过双向税收政策为废旧服装回收利用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对开展废旧服装循环利用的回收企业和服装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节能设备的投入费用、环保产品研发费用、节能减排的相关费用、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循环利用专业知识培训等的费用开展抵税政策。另一方面为鼓励企业多使用再生纤维,根据企业规模对消耗使用原生材料超过一定比例的服装企业,可征收一定的“非环保”税,这样可以使利用再生纤维的成本并不高于使用原生材料的成本,从而刺激服装企业从设计源头开展服装循环设计。
回收市场缺乏监督管理,急需建立正规有效的具有行政实权的监管机构。二手服装的卫生安全是人们顾虑的主要原因,并制约了服装循环设计的发展。我国《旧货流通管理办法》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关规定中均提出明确要求,需对回收利用的旧衣服进行严格的消毒,但没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卫生鉴定和出具达标认证。因此,只有建立二手服装专门的清洗、消毒和安全鉴定、监管机构,加强服装回收利用的监管,才能规范相关回收利用环节,保障回收利用服装的卫生安全。还有部分回收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只筛选品质较好的可利用的二手服装,其余的则进行填埋焚烧处理,有悖回收企业的初衷,也属于被严格督察管理的对象。此外,回收箱的监管也必不可少。专业人员负责回收箱的维护报修,观察回收箱数量与需求的匹配情况,统计箱满周期,制定清理日程计划,指导居民科学规范地投放废旧服装以及处理突发事件和与上级负责部门联系等。
废旧服装相对于其他废弃物来说,在进行回收利用时,由于材质复杂、款式多样、颜色丰富、耗损程度难把握、材料价格、来源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其回收利用的难度和复杂度都比较大。因此,在废旧服装回收之初,必须基于设计属性和再使用属性综合进行回收处理级别判定,并建立完善的废旧服装分类体系,从来源开始分类收集,既能提高回收效率,又能降低回收工人的工作量,这也是今后废旧服装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同时,2017年3月《废旧纺织品分类规范》通过了专家评审,随着这一规范正式出台后,将会为天津市废旧服装的分类管理体系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废旧服装回收应该形成一个社会体系,在全民环保意识提升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回收,才能调集和利用好各方力量,实现真正的环保目的。其中参与回收过程的主要是中下层的各个组织,上层主要制定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中下层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图3)。例如,香港民政事务总署推出的“社区旧衣回收箱计划”,由4个在旧衣物回收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非政府机构,负责在172个社区设立旧衣回收箱,以支持环保和方便市民投放家中的废旧衣物。由此可见,有上层政府部门负责统筹管理,有中层相关机构负责实施推进,有下层社区积极配合,使整个回收工作形成了体系化管理,值得我们借鉴。
从整体来看,制约我国废旧服装再利用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科技研发力量的相对薄弱,天津也不例外。目前,废旧服装再利用的方法还比较有限,废旧服装循环利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还亟待不断研发,比如研制先进的分类系统、分类自动化技术,纤维的撕裂、开松设备,增加再生纤维强度等性能的技术,开发合成纤维的分离、脱色、再利用技术以及生态服装的研发等等。所以,政府应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并设立奖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保证企业能组建稳定的研发团队,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和研发热情促进研发不断地向多元化和深层次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可以开展循环型生产的服装企业,使其从循环设计角度出发,在设计之初就把循环再利用时可能出现的因素考虑进去,将简约、节能环保和创新融入到设计环节中,使服装各部件在穿用时既美观耐用,又易于循环时的解构与组合,从而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比如生产时充分利用能源,实现绿色生产;设计时尽量选择有机棉、麻、丝、竹或大豆纤维等环保面料;采用无毒少害的印染染料;在款式设计和加工工艺上尽可能考虑服装回收后的拆解和再利用性能;减少无用的包装和使用环保材料包装等。最终使服装不产生或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双赢”,并实现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引导作用。
在推动废旧服装再利用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企业的研发力量外,还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进行合作研发或者以项目形式进行委托研发。同时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在相关专业学科中设立新的专业方向,培育出适合服装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业化人才,将有利于缓解服装行业循环利用方面人才紧缺的现状。例如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引入循环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服装循环设计的开发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再设计的相关方法重新赋予废旧服装以使用价值,延长服装的生命周期。
从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到党中央的相关决策,都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态文明意识无法自发产生,需要不断地宣传和培养,鼓励人们建立生态保护意识,并逐渐付诸于行动。政府应通过政策下达、各种媒体宣传、科普短片、讲座、公益组织、主题活动等手段普及废旧服装回收处理的重要性、分类投放的意义等环保基础知识以及日常初级分类基本方法,并将宣传教育植入大中小学学校日常教育中,全方位提高居民主动配合投放旧衣物的意识。如果居民能够具备一定的分类常识,并能做到对废旧服装进行初步简单分类投放,则对缩短后期废旧服装专业化分拣的时间和减少投放时的二次污染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开展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的相关研究,目的是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减小对环境的危害,推动废旧服装循环合理利用和其研究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引导人们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自然资源;实现服装行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为天津市建立绿色生态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共赢贡献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