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女书文化对实现我国男女平等的价值

时间:2024-05-04

张莉英 段明玥 刘若飞

摘 要:女书是湖南江永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是集独有的文字符号、人文内涵和习俗活动于一身的文化载体。目前,中国学术界性别平等的研究领域往往都是分析探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缺少对中国传统性别平等思想的研究。本研究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挖掘女书文化,从女性表达、女性多元声音等方面分析,发现女书有其特色,也有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相同的地方。但是,女书仍有因时代和环境产生的局限性。对此,本研究将提出切实的改进建议,以期促进对女书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

关键词:女书文化;性别视角;男女平等

一、对女书文字本身的发现

女书很可能是出于对“男尊女卑”思想的反叛,湖南江永女性创造了一种与方块汉字从左到右的笔顺截然不同的专用文字表达她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她们的独立与反抗意识。因为当时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女性也不会使用或书写男性字——传统汉字“方块字”,这阻断了女性进行文字交流的途径。因此,女书的产生为女性创造了更多机会。

此外,女书书写规则可能与女性经验有关。以江永女性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女红为例,江永女性自幼学习女红,无论婚前或是婚后,女性都在家中做女红。那么女红是如何与女书形成联系的呢?江永女书书写符号的外在形式与众不同,有着从右到左的笔顺、斜弧为主的笔画以及倾斜菱形的形体三个主要特征。从右到左的笔顺影响下形成的斜弧为主的笔画,特别是倾斜菱形的外形与妇女纺织、女红图案相同或相似,这或许可以证明女红影响着女书的书写规则。

二、对女书文本的内容分析

(一)女性表达

女书作品主要以诗歌为载体,有书信、抒情诗、叙事诗、柬帖、哭嫁歌、歌谣、儿歌、谜语、祷神诗、唱本十类。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结交姐妹、女红艺术、个人情感、家庭婚姻、宗教活动、社会伦理规范等方面。这些不仅涉及初级群体间的互动,也涉及次级群体;不仅涉及私领域,还涉及公领域。

其中,在太平天国发行的雕母钱背面有用女书字符铸印的“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这与20世纪70年代激进女性主义推崇的姐妹情谊(Sisterhood)有着相似之处,都鼓励妇女在共同受压迫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互相支持关怀的关系。

(二)女性多元声音

女书作品的声音来自不同的群体,有闺阁中的未嫁女性,有哭嫁的新婚女性,有怀孕的产妇,有丈夫刚死的寡妇,有一生都在通信的结拜姐妹或“老同”等等。有年长的,有年小的;有健康的,有患病的;有富裕的,有贫穷的。作为统一的女性整体,其内部的多样性及多元声音通过女书展现出来。这与女性主义的多元理论不谋而合,伴随着不同的种族、阶级、性取向,女性的立场不同,受到的压迫也有所不同。

(三)女性参政

在父权制的话语体系中,女性天生不关心政治、不参政议政,没有理性。而女书作品是对这种话语体系的一个挑战,因为它明显且强烈地表达出女性参政的意愿,如周硕沂(女书传女不传男,周先生因为在江永县文化馆工作得以接触到女书)临摹的女书作品《咸丰纪事》写道“唐宋元明都不唱,听唱清兵不太平,咸丰五年大不利,扰乱人民无处安”,这表明女性也关心时事政治、有参政议政意愿。

女书作品及女书文化中体现的女性参政议政的热情对当地后世的女性也有积极影响。骆晓戈2004年去贝江乡做田野调查时,发现当地有5个村的村支书都是女性,村民选举村干部,女选民也占了大多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地妇女积极参加村民活动。由此可见,女书文化能更好地促进女性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实现。

(四)女书作品中典型的男女互动

第一,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当地选择建立婚姻关系是以夫妻二人的关系为主,而不再是一味看重男方的地位与财富等因素。但是受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女性婚后的家庭地位低下,因此,女书作品中有大量诉说婚姻不幸并带给自己苦难的文章,也有妻子意识到自己并非因为婚姻关系而成为丈夫的所属物,写出女性个体的尊严的文章。

第二,亲密的兄妹情与姐弟情。与家中异性同辈的互动是当时未出嫁女性习得与男性相处模式的重要途径。但女性仍認为身为男性的弟弟的地位高于自己的地位,这样观念的形成也与女性所受教化与规训有关,将资源优先给予男性,造成女性在接受知识、经济生活等方面缺位。

第三,赡养关系所衔接的母子关系。不同于《列女传》中对于孝女的表彰,尤其是对于能够侍奉公婆的模范儿媳的赞颂,女书部分作品中出现母亲批评自己儿子不尽孝道的行为,这在当时社会也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

通过女书作品可以看出,女性的生命周期内拥有多重身份,但在当时当地妇女的活动领域也仅限于私领域内。在不同的身份下,女性与男性的相处也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并呈不同的互动模式。女书呈现了将被淹没在男性话语体系下的女性声音,打破忽视女性经验、用男性的标准来规范女性的偏见。女书通过女性视角反映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活动,让后人看到了质疑是否履行丈夫的责任的妻子,批评不尽赡养义务的儿子的母亲,这与忍们所熟悉的顺从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女性也会反思为什么自己要与男性有如此的不同与差距,特别是“夫妻本是不同对”这句话在当时那个时代都是具有前卫的独立意识的觉悟。当然,我们不能一味通过这样的表述说明当时具有男女平等的意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女书具有女性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男女两性在互动中呈较为平等的模式。

(五)女书中的封建思想

部分女书作品也进一步强化了传统女性“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例如女书作品《四字女经》描述“何谓三从,听说分明。在家从父,莫违双亲。出嫁从夫,听夫遵行。夫死从子,训子端身。无子何从,守服三春。饿死事小,失节坏名”,一方面表现出女性应以男性为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强调了女性贞洁的重要性,为女性设立了单向的道德束缚。

三、女书的发展

(一)女书与大众传媒

自1982年宫哲宾发现女书以来,女书不仅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05年,美國华裔作家邝丽莎创作取材女书的长篇小说《雪花秘扇》出版;同年,我国香港地区歌手卢巧音推出歌曲《女书》;2008年,我国香港香港地区城市当代舞蹈团以女书为题创作了舞蹈作品《女书》;2011年,电影版《雪花秘扇》上映。女书文化得以通过书籍、音乐、舞蹈、电影、纪录片等载体走出江永,走出湖南,走向国际。

(二)女书与商业价值

第一,大众传媒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江永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女书被作为永州市的“城市名片”进行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游客为寻女书“真容”而到江永参观。女书与旅游业互相作用,女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也促进女书文化的推广。但有一点值得警惕,当旅游业过度商业化,女书文化的本真也会失去。

第二,近年来,随着女书保护事业的开展,女书成为文创产品的“宠儿”,如印有女书字样的周边产品等。将女书商品化起到了有效宣传与推广女书的作用,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为传统文化带来新活力。

四、结语

综上可见,女性生活与女书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女书作品来源于当地女性的生活实践,又高于普通生活,以更睿智的视角看待人际互动和社会现实,它也使古代女性的生活及在父权制框架下被淹没的女性声音被“听见”;另一方面,女书文化影响着女性生活,将凝练的智慧传达给女性或是给处于苦难中的妇女慰藉。

女书文化对实现男女平等也有很大的价值。它不仅能促进女性自身的觉醒,提高女性主体地位,还能反思社会分工及社会角色安排是否应以性别作为区别对待和排斥的工具。但也不可否认,它带有封建礼教的残余,如对贞洁观念的强调,这强化了人们落后的性别观念,在新时代应该被摒弃。同时,很多女书传人或者宣传者在介绍女书时会把女书的字形比作柔弱女子的婀娜的身姿,这又加深了女子柔弱的性别刻板印象。因此,要想发挥女书文化对男女平等的重要价值,就应该对其批判性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宫哲兵.论江永女书决非先秦古文字[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130-133.

[2]宫哲兵.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湘南瑶山采风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3):122-128.

[3]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4]王凤华.女书及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J].湖南社会科学,2014(6):214-217.

[5]骆晓戈.女书与楚地妇女[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6]韩贺南,张李玺.改革开放以来男女平等概念的基本内涵与演变[J].妇女研究论丛,2014(3):41-42.

[7]刘春侠.“女书”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45-48.

[8]吴思慕.探秘中国女书[J].中国艺术时空,2018(3):42-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