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中英互译与西英互译对比

时间:2024-05-04

翟振颖

摘 要:现今社会对翻译有着很大需求。汉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是当今使用较广泛的三种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二者十分不同。英语和西班牙语同属印欧语系,二者更为相似。可见,中英互译和西英互译有着一定不同。本文试通过对比汉语和英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分析比较中英互译和西英互译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翻译;中英互译;西英互译

一、中英互译

(一)中英语言对比

汉语和英语截然不同。首先,汉语是象形文字,英文是字母文字。其次,汉语是语义语言,英语是语法语言。汉语依靠文字含义和上下文语境来表意,而非语言形式,即意合。因此,汉语语法规则少,其对汉语表意影响小。英语必须按规定的形式和结构来表意,即形合。英语必须遵守语法规则才能正确表达其含义。因此,汉语句子分析起来往往简单,英语句子则比较复杂,长难句多。再次,汉语和英语的思维和文化也十分不同。两者思维差异很大程度上由其语言特点决定。汉语通过把握整体和上下文联系来理解文意,是感性的直觉思维。英文偏向利用语法,通过结构分析梳理逻辑以实现理解,是理性的逻辑思维。文化上,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地理、历史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化截然不同。这给中英互译带来了障碍,如“饺子”“节气”等的翻译,西方没有相应的概念,英语中也就没有对应的词汇。此外,一些俗语、成语,在中西文化中含义虽有对应,但表达却与英语十分不同,如汉语“鱼米之乡”,英语为“a land of milk and honey”,这就是文化不同的影响。

(二)中英互译策略

常见中英互译策略包括归化和异化。归化是向目的语和读者靠近,异化是向原语和原作者靠近,如“鱼米之乡”的翻译就采用了归化策略。汉语的豆腐(tofu)等翻译则是异化的体现。通常,若两种文化中存在相似表达,则归化翻译更适合;但对因中西文化空缺而无对应表达的词汇来说,异化则更合适。不过,归化与异化的选择并不绝对。母语不同的译者选择的策略也会不同。母语为原语的译者可能倾向异化,母语为目的语的译者则可能倾向归化,如杨宪益对红楼梦的翻译和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翻译。

中英互译常见的翻译方法包括转换、增补、省略、拆译等。

转换是将原语中使用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根据目的语语言习惯进行转化。英语派生能力强,词形变化多,动词、形容词等名词化使用普遍,但汉语动词使用普遍。因此,中英互译时有必要进行适当转化。例如,Im very familiar with flowers.(我十分了解花卉)

增补是根据目的语特点增加补充适当的内容,如The simplification will facilitate the applicant.(这一简化将为申请人提供便利)

省略是根据目的语习惯删减一些内容,在汉语的成语、俗语、歇后语中体现十分明显。例如,He who does not advance falls backward.(不进则退)

拆译是把原本较长的一个句子拆分成两个或者多个部分。拆译在英译中时很常见,主要是因为英语多有从句套从句,多限定成分修饰等情况出现;但汉语多简单句,拆译可以让译文更符合汉语语言习惯。例如,Many years ago, he met his wife who was the pianist of the gala which was held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多年前,他遇到了他的妻子。她是当时新年庆祝晚会的钢琴师)

例句比较简单,但实际翻译中的句子往往更为复杂。因此,译者翻译实践时要按实际情况选取、结合不同方法以取得最好的翻译效果。

二、西英互译

(一)西英语言对比

英语和西语都是字母文字,英语属日耳曼语族,西语属罗曼语族。二者虽分支不同,但英语在长久的演变过程中,曾吸取借用过罗曼语族语言(如法语)或拉丁语。西语由拉丁语演变而来,其演化也曾借鉴英语。因此,二者在词汇、语法、思维和文化上都有较高的相似性。

其中,词汇最明显。许多西语和英语单词的拼写几乎一样,如stable和estable(稳定的), problem和problema(问题), examen和exámen(考试)等。二者不同主要在词头、词尾、重音符号等方面。不少西语和英语单词长得像,意思也一样,甚至有些拼写和意思完全一样,如feudal(封建的);但也有一些意思相同而长相完全不同,如bee和abeja(蜜蜂);还有一些长得像而意思完全不同,如embarrassed(尴尬的)和embarazado(怀孕的)。这种形似意异的单词很容易造成混乱,为翻译带来障碍。

语法上,西语和英语也很相似。二者都重视语法规则,重形合。此外,西语也不乏各种复杂难句,但西语阴阳性变化是英语所没有的。因此,阴阳性变化在西英互译中也易被忽视。

思维上,西语也是依靠逻辑关系形成文意,是理性的逻辑思维。

文化上,西班牙和英国同属欧洲,历史联系密切,文化相互影响,彼此融合,具有相似性。但尽管文化大体相似,它们仍有不同。因是拉美官方语言,西语还代表拉美文化。拉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其文化上与英语有一定的区别。

(二)西英互译策略

西英互译也可采用归化或异化。二者语言特点相似性较高,两种策略就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而言,对翻译影响不太大。文化因素可能是影响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西英互译不太需要中英互译使用的翻译方法,因为西英语言差别不像中英语言差别那样大,翻译时无需对语言结构进行过大调整。大体上,西英互译遵循内容和结构的对应翻译,直译即可,如“The car is new”译为西语“El coche es nuevo”。但西英互译时要注意形似意异的单词,如“He pretends that he doesnt know mel finge que no me conoce”,而非“?l pretende que no me conoce”。西语的pretender和英语的pretend虽形似,但是pretender含义为“试图,希望”,和英语的“假装”完全不同。因此,不可贸然用英语中的形似单词替换,要仔细分辨其真正对应的单词。西语和英语语法结构虽相似,但在用法习惯上仍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英语的被动语态由“be+过去分词+by”构成,西语对应结构为“ser+过去分词+por”。不过,西语的这一结构往往在施加者明确指出时使用。若仅表达被动含义,翻译时更倾向使用“Se+动词变位”的形式,如“Many villages were inundated by the flood”结构对应地译为西语为“Muchas aldeas fueron inundadas por la inundación”。若英语原句中不指出“by the flood”,则译为“Se inundan muchas aldeas”更自然,更贴合西语读者习惯;若译为“Muchas aldeas fueron inundadas”,语法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太符合西语惯用的表达。此外,西语还习惯省略主语。这是因为西语人称与动词变位基本一一对应(第三人称单复数除外),所以不省略主语在语法上完全正确,但省略更符合西语习惯。

总之,西英互译主要可采用直译,但翻译时需关注语言使用习惯,如主语省略。西英互译看似比中英互译简单,但正因二者十分相似,译者在翻译时很容易出现混乱,尤其是在口译时,若译员不能处理好形似意异的单词、阴阳性等,便会造成翻译的失误。

三、结语

总之,词汇、语法、思维和文化不论是对中英互译,还是对西英互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汉语和英语因二者相差甚远,互译的难度要大于西英互译,但中英互译因异而难,西英互译因似而难。虽出于不同原因,但翻译过程对译者都是一种挑战。西英互译时,要关注语言的使用习惯,中英互译则在此之上还要关注语言构成和思维的不同。同时,文化对两种翻译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应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洋.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和汉英口译难点及解决方法[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4]黄骏钊.西英相近词汇和结构对比及其对西英汉互译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5]汪涛.谈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45):191-192.

[6]辜莹莹.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探讨[J].国际公关,2020(5):174-175.

[7]谢丽佳.文化空缺词汉英口译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4):146-14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