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沁 郭晓蓓
摘 要: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服务方法之一,与改善高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目标非常契合,且在服务过程中,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可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非常具有价值的实践指导。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有助于高校学生自我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帕森斯AGIL理论出发,运用小组工作理论模式,为改善高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组工作;帕森斯AGIL模型;高校学生;人际交往
一、引言
正如《交往的艺术》一书所说,“我们从关系中孕育,在关系中出生,在关系中生活”,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开始、发展并维持一段真挚、可靠的关系,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高校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有助于自我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学生更好地适应并且融入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出发,小组工作作为其三大服务方法之一,与培养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目标上是非常契合的,可以本着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以关注每一个组员的发展为前提,以发展组员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让组员在小组中通过合作互助了解和认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能够把这种意识内化为行动延续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AGIL模型的指导意义
帕森斯认为,一个行动体系要存在与发展下去,必须在系统间与系统内保持最低限度的一致。通俗来讲,社会系统必须满足比它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作用于本系统的行为的影响(功能)取决于系统的上一层次。帕森斯AGIL功能分析模型从抽象意义上认为行动体系内部的存在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并有相应的结构安排来满足这些功能需求。这四个基本条件分别是适应(A)、目标达成(G)、整合(I)和潜在模式维持(L),分别对应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以及行为有机体系统,各系统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维持整体系统的运行。在这个模型中,适应功能指系统不仅作用于环境,环境还能影响系统。系统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环境的走向,控制环境状态,从环境中获取其所需资源并进行分配。目标达成功能指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也就是说系统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顺序能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并能够实现能量交换的目标。整合功能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互相配合,保持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可以保证社会系统的工作者表达独特的见解以及鲜明的个性(如个人的需求、目标等),当发生某些难以预料的事情而中断了系统的运行,为确保其保存原有的模式而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整个系统得以正常运作。在这些功能体中,不同的社会功能被不同的社会系统所影响,而各子系统通过划分产生下一子系统,以指数增长的趋势分化,继而通过能量交换实现自己的功能。因此,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无论是行动系统、社会系统或人类生活环境,都可进行分析解释,它把握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向。
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将事物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研究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考察系统本身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联来把握系统的特征与性质。其中,具有适应功能的系统是经济制度,有把自然资源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社会资源的功能;具有目标达成功能的是政治制度,有将小组成员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的政治功能;具有整合功能的是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分别从社会化和社会控制的角度对小组中的个人自身的角色和定位进行监督;具有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的是对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凝聚小组成员、培养其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功能。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旨在探索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整合,强调有关社会“稳定的秩序”。该理论的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动态性,能使小组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理念来解决小组成员的问题,通过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助以及相互影响,提高社会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决意识。
三、AGIL模型在小组工作改善高校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互惠模式由施瓦茨创立,指小组工作为了满足成员的共同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来解决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互惠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并发挥组员的潜能,有利于小组组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醒觉,达到转变意识和行为的目的,适合各个生命周期的个体。本文主张的互惠模式小组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将有共同诉求的高校学生组织在一起,在社会归属相互依存中协调关系、寻找共同点,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影响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个体对个人和社会整体的意识,增强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认同感。从高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实际出发,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建立组员主动增强意识的活动,思想上逐步提升其能力,实现良性互动。在厘清了互惠小组模式对于介入解决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题的合理性后,可结合前文所述的帕森斯AGIL模型理论,将这一模式进行如下实际运用。
首先是适应,即适应环境、获取资源,提高小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社会服务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层次化以及高水平化,这要求小组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作为未来的社会工作者,高校学生应该具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意识提升小组开展高校学生的活动,需要小组中的成员适应活动开展的环境,避免产生反面影响,同时小组内工作者应拥有增强资源的获取能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有利于活动开展工作的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可以适当拓宽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锻炼平台,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和充分互动,让组员正视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事实,有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决心;通过彼此思想、方法的交流与碰撞,寻找同质性,产生共鸣,让动力与经验得以传递。
其次是目标达成,即制订明确的小组目标,协调模式目标的实施。小组是由人组成的,能动因素也是人,完成的目标是人的意愿,所以小组应统一小组成员的意愿,使组织内部的人方向一致。明确要解决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目标后,组员在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组员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目标。在确立目标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从现实入手,放弃完美化的追求;二是分清解决问题的主次矛盾,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问题的主要部分上;三是制订工作所要完成的标准,逐级攻破。通过目标达成,实现小组成员的个人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协调个人以及社会功能。目标达成需要各个阶段的逐渐深入,以及组员间关系的逐渐融洽而循序渐进。
再次是整合,即完善小组内部制度管理,提高小组的整合力、凝聚力。完善小组内部制度管理是适应小组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利实现小组目标,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富有工作效率的小组内部制度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该是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较为统一的方法,本身的制度因素应为小组成员共同遵守,不断加工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小组内各成员应明确分工,有一套固定的制度开展体系,通过明确的功能划分,在小组领导者的统一带领下,真正有计划地、高效地实施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方案。整合资源作为一种意识和观念,能够引导小组工作者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增加小组成员的和谐,使其相互之间产生团结意识,有上进心、有活力、有动力,从而促进整个小组的发展。
最后是潜在模式维持,即建设小组文化,有效维持系统模式。“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正是环境的作用。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丰富小组文化建设形式可以为小组成员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小组成员应能充分认识与主动把握小组精神文化的导向,引导同组组员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小组培育组员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注重文化建设,加强校风校纪建设,提倡蕴含丰富、积极向上的价值于小组成员,与时俱进,共谋共建,让整个小组成员形成共识,可以将小组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在一起,使之变成统一的行动和精神力量,进而形成组员合力。小组文化建设必须使小组成员的精神诉求融为一体,发动组内所有成员,将小组精神传输到组员心中,并加以强化形成行为方式。
四、結语
运用互惠模式小组工作解决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题是符合帕森斯AGIL模型的基本条件的,其具有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性和内部稳定性。帕森斯AGIL模型理论对互惠模式小组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当小组工作者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体现AGIL模型功能并实现跨界式的交流,符合社会多元化的特点时,将会形成一个较为稳定且持续的社会环境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旭.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引导政策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7.
[2]宫丽丽.基于帕森斯AGIL理论构建学习型社会[J].当代继续教育,2014(6):25-2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