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跨境电商监管如何更给力

时间:2024-04-23

赵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跨境电商在数量和规模上日益庞大,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跨境电商监管效率偏低,应搭建多元化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监管精度,提高跨境电商监管效率。

【关键词】跨境电商 监管效率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現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据《2016—2017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逼近9万亿元。如此巨大规模的跨境电商引发社会关注,其监管问题更需谨慎对待。

搭建多元化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多层次跨境电商监管体系

我国跨境电商监管并非是单一部门的责任,而是由海关、质检、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协同监管。因此,为提高跨境电商监管效率,应由政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让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彻底消灭信息闭塞引发的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现象。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可以有效地进行权责划分,在职权范畴内开展监管活动,避免出现越权监管、无人监管现象。让各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明晰自身责任以及在整个监管体系中所处位置,一旦部门责任清晰、任务明确,跨境电商监管效率将大大提升。此外,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应由专业企业、团队负责,确保信息传递具有即时性、准确性,同时,要为各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才,以便更好地执行信息共享工作,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切实将信息共享平台应用到跨境电商监管工作中。除政府要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开展监管活动之外,行业协会也需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作出贡献,将跨境电商市场中的商品、交易、支付、结算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为跨境电商提供正规的线上与线下服务,创建新的跨境电商生态链条。

多层次监管就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导,联合行业协会、社会以及第三方机构共同实施监管活动,确保对跨境电商实现全面监管。在多层次监管体系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履行监管责任,对跨境电商发展进行整体把控。行业协会则应围绕本行业制定自律性管理制度,对本行业跨境电商进行诚信测评、执业能力测评,提高跨境电商的诚信经营水平。社会监管是由社会公众、消费者等对跨境电商进行监督评价,通过提意见或举报的形式对跨境电商进行监督,以扩大对跨境电商的监管范围。第三方机构是在授权的前提下,对跨境电商开展认证工作,帮助跨境电商实现规范经营。通过权威认证不仅能提高监管效率,更能提高电商品牌形象,是一种品牌自信的表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第三方认证应在跨境电商领域进行广泛推广,鼓励更多的跨境电商自觉认证,提高监管效率。在政府、行业协会、社会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多层次监管体系下,跨境电商的监管效率将得到提升,监管范畴也更加广泛。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监管精度,提升跨境电商监管效率

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面对跨境电商监管效率问题,采取技术手段是提高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大数据技术是以数据为本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有效带动新理念、新技术进行实践应用。对跨境电商监管而言,海关、质检、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组成的信息共享平台将作为数据采集的最主要来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得出跨境电商的信用评价、风险系数、经营规模。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重点监管的方式对信用评价较低、风险系数较高的跨境电商进行精准监管,以此来提升跨境电商监管效率。目前我国浙江杭州已经成立首个国家级跨境电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该中心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均采取大数据技术,以监督抽查、消费者投诉、电商报告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相应信息进行分析,构建起“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精准监管。在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在全国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应利用大数据技术作为监管手段,对跨境电商的产品、物流、支付、安全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更加快速、更加准确的电商监管,及时处理违规的跨境电商,肃清跨境电商中的不诚信经营行为。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有助于实现监管机构和跨境电商的沟通与交流,利用大数据信息采集技术,监管部门能够汇总跨境电商的联系方式,当跨境电商存在非诚信经营倾向时,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

实现跨境电商商品分类监管,形成跨境电商监管溯源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的数量不断增加,给我国跨境电商监管增加了难度。面对跨境电商数量的增加,我国应采取分类管理方式,设立重点监管、一般监管、禁止入境等几类监管清单,对跨境电商商品进行分类监管,不同的监管层次设置相应的监管程序,按照既定程序完成监管活动,以此来提高跨境电商监管效率。同时,伴随着商品质量检测和标准的变化,应及时对跨境电商商品分类清单进行调整,建立动态响应机制,应对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我国跨境电商监管还应采取跟踪式的监管方式,对跨境电商商品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消费者数据分析、产品质量分析、安全系数等级来调整分类清单。尤其是对重点监管分类下的商品应采取随时抽检的方式,并根据抽检结果来对分类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对跨境电商商品进行分类管理,依照不同的流程和标准对商品进行监管,能够有效提升监管效率。

跨境电商监管溯源体系是我国质检总局对跨境电商商品监管的新要求,要求对跨境电商商品监管建立信息追溯体系,通过跨境电商提交的申报信息、交易信息、物流信息以及仓储信息,形成订单、支付、物流、仓储的“四单对碰”,从而全面掌握商品各个生命周期的信息,全面履行监管责任。同时,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跨境电商商品的消费者进行意见和评价收集,并将这些意见及时反馈给商品生产商。这不仅能够帮助生产商优化商品,更能实现对跨境电商商品信息数据的采集,以便更好地进行监管。基于跨境电商监管溯源体系,相关部门还应建立惩处措施,对消费者反映强烈、具有质量问题的跨境电商商品进行严格检测,一旦存在问题应立刻要求生产商进行强制召回等相关措施,并向消费者发出告知。而对于口碑良好、质量安全的商品应给予支持和鼓励,鼓励消费者进行选择和购买。除此之外,跨境电商监管还应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GIS建立跨境商品质量安全数据库,为质检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以便更准确地识别跨境电商商品信息。

(作者为河北地质大学讲师)

【注: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动金融视角下河北省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B16YJ08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杨春梅、胡丽明:《我国跨境电商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对外经贸实务》,2017年第6期。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