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第13届全国美展陶艺展入选作品的美学思想和时代精神

时间:2024-05-04

王智鸿

摘 要: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体现,没有技巧是最高的技巧,正所谓“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陶艺作品背后折射出来的思想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美学思想和时代精神为研究视角,结合入选作品案例,从造型简中求变、装饰朴素自然、大巧若拙之美三方面逐步展开研究,抛砖引玉,为现代陶艺的未来发展之路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陶艺展;当代陶艺;美学思想;时代精神

一、引言

2019年9月20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陶艺作品展”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拉开大幕。本次展览整体规格高、评审严、作品精,达到了工艺与材料、技术与艺术、时代与精神的高度结合,体现了艺术家博大的胸襟和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这些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陶瓷技艺的血脉,而且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精神,将现代设计、现代工艺融入到当代陶艺创作中,延展了中国陶艺的创作手法和创意空间。

二、概述

老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影响了国画、书法、陶瓷、诗词、文学等创作的方方面面。中国人讲究抱朴守拙,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宋代文豪梅尧臣曰“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苏东坡认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这些思想奠定了宋朝美学思想的主调,特别是宋明理学思想的传播,推动中国人的朴素观到达高峰,这种朴素观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響力。“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无所知去,形成的自然纹理。严羽认为唐诗的境界如水中月,镜中花,唐诗之境,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无心之得,是偶然与自然的统一体。

陶瓷的发展历史从湖南道县玉蟾洞追溯至今,已有上万年历史。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等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经典陶瓷作品。这些陶瓷作品“器以载道”,是实用美学和工艺的完美体现,背后折射出文化的传承与审美观的发展。尽管当时的生产条件非常艰苦,生产工具非常简陋,但先人以其惊人的智慧创作出丰富的器物造型,不仅满足了实用的功能,而且具备审美观念,是实用和审美的高度统一。从宋代陶瓷芙蓉出水的清雅到清代陶瓷的错彩镂金装饰风格的演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背景,社会变迁中的审美变化。历史发展总是曲线向前的,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中国日益发展强大的历史洪流中,中国当代陶艺从盲目追随西方,亦步亦趋,发展到现在着眼本土,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传承中求创新,在作品中融入中国的美学思想和思想深度,这是当代陶艺美学的发展趋势,也正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三、美学思想和时代精神研究

通过参观本次陶艺展,我们不难发现本次展览作品和往届作品有很多不同之处,展品风格更加自然朴素,展品形式更加多样,作品内涵和时代发展脉搏联系更加紧密。本文拟从美学思想和时代精神为研究视角,结合陶瓷作品案例,从造型简中求变、装饰自然朴素、大巧若拙之美三方面逐步展开论述。

(一)造型简中崇变

大道至简,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设计造物观的不懈追求。中国人造物历史素以简为美,以对称为美。青铜器,陶器器形的变化在极简中追求功能,简洁风格是绝对的主流,特别在宋代,更是把极简主义推向了高潮。宋代陶瓷的简洁性在历经千年后,仍被后人奉为经典。曾几何时,传统陶艺对称平均的设计思想占领了我们的设计主流,器物造型往往以圆心展开,崇尚对称美。而随着当代陶艺的发展,人们对美的感悟也逐步趋于自然化,在道家朴拙美思想的影响下,主张均衡美,主张质朴自然,生动本色的反应本体,反对人为干预而导致作品丧失其本真特色,追求作品偶得性和随意性,有一种妙手偶得的惊喜。器物造型,是吸引观者的重要视觉符号,赋予观者特殊的视觉魅力,同时这也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向往自然的内心需求。陶艺家在创作圆器的成型过程中,故意打破重心,冲击力越强,张力越大,具有强势之感,形成动态美。

这种均衡自然的造物思想,使陶艺家的创意也逐步由写实走向写意,陶艺家自由发挥个人的设计理念,使作品通过造型呈现更多的变化美和趣味美。这种“以形写神”的艺术思路,和齐白石先生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思路扩宽了艺术家的思维,使现代陶艺的精神更具有时代风骨,展现了艺术家们的气度和创新精神。例如入选作品《时节》就是在传统同心圆陶艺造型中求变化,整体均衡而不对称,以精练的线条塑造出简洁的器型,釉色装饰古朴自然,在器型设计中大胆破形,整体简洁大气,浑厚朴实,突出了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装饰朴素自然

“云林之妙,在无心淡泊处”,禅意,自然的装饰风格对陶艺影响很大。艺术是相通的,陶艺的泥与釉色装饰是展示陶艺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是艺术家创作思想的高度浓缩,是表达陶艺内涵和意境的重要手段,艺术家对泥,对釉色的掌握程度也决定了艺术品的品味。在朴素自然风格的影响下,部分艺术家采用不施釉或者少施釉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朴素自然,追求泥料的天然功能,这种手法在13届全国美展陶艺展中运用颇多。

陶瓷肌理指陶瓷作品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手法和烧成阶段造成的表面纹理组织,陶瓷肌理是材料、制作、烧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符号,带给观者心灵的启迪和特殊的审美体验。陶瓷肌理效果的运用也不断拓展了现代陶艺的深度和广度,其丰富的表现力,呈现现代陶艺独特的美感。为了视觉的丰富性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对金属、木头等特殊肌理效果的追求,来营造自然原始的意境,作品有强烈的创新性,运用陶土和材料追求一种质朴的装饰效果,使陶艺作品升华主题,同时具备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陶瓷制作技术,如跳刀技法、绞泥技法等技法的成熟,也为现代陶艺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随着国力的逐步强大,传统价值观回归,人们重新树立了文化自信和符合中国人审美的美学观,朴素之美是美的最高形式,是自然的流露。

例如《道生一》这部作品(如图1所示),就选择泥料本色来表达创意思想的朴素观,整体造型通过秩序、韵律、对比等手法表达了道家生生不息的理念,中间的小部分选择青釉塑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品强化了韵律之美和本真之美,是朴素形式美和深刻内涵的统一体。而《丝路连绵》这部作品(如图2所示),以优美的曲线寓意沙漠的连绵不绝,以颗粒的朴素色来寓意黄沙,这种朴素自然的装饰手法,无疑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内涵,塑造出作品的形式美和内涵美,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

(三)大巧若拙之美

古藤、老树、瘦石、残荷等题材是艺术家孜孜不倦的追求,体现了对艺术家生命韵味的思考。例如中国园林太湖石“皱、瘦、透、漏”的特色,无数艺术家为之倾倒,探究这孕育在石头中的生命美感。中国辩证哲学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智慧,大巧是最高级的“巧”,老子称之为天巧,拙为不巧,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具有天然纯粹之美,体现了辩证统一的高度契合。巧与拙是辩证统一的美学命题,历朝历代被道家、佛家、儒家所推崇。古希腊哲学家曾说“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这与中国哲学辩证统一的内涵是一致的。

传统陶艺注重实用和美的统一,重视器物的功能性和完整性,而当代陶艺对传统陶艺继承的同时,也对传统陶艺做出了一些反叛。例如,当代陶艺个人情感的发泄,不再追求造型的完美性,更加注重多种造型和装饰手法。当代陶艺利用“反其道而行之”的理念,利用釉色起泡、缩釉、变形等手法,变废为宝,变拙为美,追求原始、随意、偶然的视觉效果。正如维纳斯雕像,通过残缺美手法,达到一种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留给观者无限思考的空间,形成独特的视觉美。当代陶艺强调对比协调,节奏韵律,不完整的形体在构成上有相似的重复和变异,使作品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中创造着特殊的生命情调,追求超以象外的意象内涵。

当代陶艺的残缺美强调“以有形寓无穷”,能够提升作品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有强烈的艺术个性,也是中国“大成若缺”哲学思想的体现,这与中国绘画中“虚实相生,無画之处皆成妙境”的道理一脉相承,以残缺部分的虚,去衬托主体部分的实,这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目的是为了更完美的艺术境界,其核心就是回到生命的原初境界,是一种涤除玄鉴的心灵本体。《凉山》这一作品就充分展示了残缺美的独特魅力,其造型自然生动,宛若天成,不事雕琢,通过陶艺作品的残缺美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四、结语

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陶艺家逐步走出了特色鲜明的艺术道路。当代陶艺美学也是不断发展的,在追求中国风骨的当代陶艺领域,艺术家要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坚持发展观理念,推动当代陶艺美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

[2]朱良志.南画十六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杨超群.现代陶艺创作中“素”的美学特征[D].北京:中国戏曲学院,2017.

[4]刘晓婉.论陶艺中的偶然性[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5.

[5]薛毅.论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研究[J].陶瓷学报,2017,38(6):935-9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