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

时间:2024-05-04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掌握了其传播与发展的特点。针对当下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研究了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语径中的特点与路径。结合传统文化,深入探讨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信息

一、引言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人类文明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在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取得了长足进步。隨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进入了以互联网技术、手机移动终端为主的信息传播时代。传统文化在这种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有何特点,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何种机遇与挑战?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与说明。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著名的传媒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这样一个理论观点:“媒介即信息。”人们从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拥有某种媒介。传统媒体的说法是相对于互联网新媒体而言的。

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传统媒体成为我们传播文化、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因其具有传播面广、针对性强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在不同的媒体上获取相应的信息。传统媒体具有三大优势,即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力;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具有品牌知名度的优势。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以及提供各种平台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纸质读物、音频和视频,其中涵盖了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等媒介。

纸质报纸书刊的特点是印刷数量大,传播范围广,受众读者稳定,可信度高,印象深刻。一般来说,报纸在读者的心目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它所发布的新闻消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例如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每天都有固定的读者接收信息;杂志书籍,也拥有自己特固定的读者群。电视的传播特点主要是传播面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视画面和声音可以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声情并茂的信息更容易使人接收。广播的传播特点在于传播速度快,接收信息方便。大众携带收音机可以随时接收信息,不受环境的局限,人们在吃饭、走路、开车或者办公等随时可以接受消息,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很强。

虽然传统媒体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信息传播,但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传播特点。首先,五千年中华文明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包含了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类型,单单依靠有限的电视、广播栏目与书刊版面很难得到全面的传播效应。

其次,传统媒体的自身特点制约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用户只能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接收固定信息,限制了用户的选择性。用户如果想了解不同文化内容就必须通过更换媒体或者栏目来获取接收,这大大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与范围。

再次,传统媒体的传播资源主要依靠电视台、电台、杂志社、报社。这种传播资源的组建方式无法打破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于空间、时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传播资源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全民的力量进行信息传播,同样限制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与范围。

最后,传统文化自身的存在形式也限制了其传播速度与范围。例如,戏曲主要以戏台表演和演唱进行传承,现如今我们必须通过拍摄和录音进行传播推广。然而视觉和听觉的传播是单向性的,观众只能单方面接收这些信息,通过大脑处理进行理解消化,整个过程属于单一的、被动的接收过程,在此过程中用户到底了解到多少、感受到多少无法得到保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需要在新媒体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研究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视阈下的传播方式。

三、新媒体传播特点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科技的迅速崛起,新媒体走进了人们生活,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接收。此外,互联网传输速度不断提升,资讯费用不断下降,也促使了用户更多选择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交流。大家在自媒体和社交软件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知识传播。我们不必再按时坐在电视机前等待一个栏目的播出,也不需要为了获得时效性新闻到处搜寻报摊书亭。这一切只需要用户坐在家里,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在几分钟内完成信息分享。

由于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其传播特点更符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首先,新媒体平台由多种传播媒介融合而成,这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途径更加多元化,例如,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来进行信息传播。每种不同的媒介都针对了不同的用户群体。而在以往的传统文化传播模式下,主要集中在文字传播这种单一的方面,如此导致了受众度不高,选择面窄等困境。通过移动终端,人们可以从不同途径、不同应用软件中接收相关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这大大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同时也增加了其传播范围,使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自由选择。

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得到了提升。目前新媒体平台的数量日益增加,大量工作人员投身到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中,人力、财力的不断投入使得信息更新速度得到了大大提升。人们不需要在特定时间去选择接受特定信息,只需一款智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筛选自己的文化喜好。

再次,新媒体拓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传统媒体的传播资源主要依靠电视台、电台、杂志社、报社。这种传播资源的组建方式无法打破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于空间、时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传播资源过于单一。然而新媒体平台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媒介资源。例如,近年来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社交软件的兴起,使得个人传播信息的力量得到了大大增强。用户可以利用这些软件的社交功能对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文化进行传播。又如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等大型的新媒体机构,创办了属于用户自己的自媒体传播平台,这些平台可以主动对相关内容进行分发推送,将其呈现到读者的眼前。

最后,我们通过改变传统文化自身的存在形式,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解重组,这有助于普通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文化的传播范围与速度。例如,艺术家张牧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偶戏》,整个作品是基于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中莱西木偶戏的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发创新。经考证,山东莱西县是中国偶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传统偶戏表演的千年歷史中,偶戏艺人通过双手进行木偶操控,这种操控形式本身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与内涵。双手成为了沟通“新、旧”两种文化的“桥梁”。偶戏艺人以提、搓、捻、勾、抖、掂、点、摆、拨、扣、转、拧等技法对木偶进行操控,提线可以表现点头、弯腰等动作。某些地域的提线木偶为了演绎特殊的角色,还会在特殊部位安装提线。例如丑角有肚脐线、笑生有屁股线、三花僧有肩头线,舞扇的时候有扇线,拄拐的时候有拐杖线等。这些提线的增加,抓住了特殊角色在不同戏剧中所演绎的特殊动作,因此,控线技术也变得复杂,艺术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多彩。提线木偶的提线数量不等,用来操纵偶人的提线基本在六根左右,主要连接在偶人的四肢与躯干上。

木偶操作手型变幻丰富,双手配合默契,操作姿态已经成为传统偶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普通群众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去掌握这种复杂的表演技巧,使得莱西木偶的文化传承增加了难度。艺术团队为了解决这种文化传播的困境,融合了新媒体的操作元素,将手势识别系统加入到莱西木偶戏的操作当中,用户只需要通过集中简单的手势就可进行木偶的操作表演。这大大降低了偶戏的学习成本,也降低了莱西木偶戏文化的传播门槛,在新旧两种操控形式的转换中诠释了新媒体背景下手势操作所承载得传统文化意义与内涵。

四、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和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如今世界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出现,给传统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机遇。首先,新媒体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增加了传播范围,使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自由选择。其次,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增加了传播的受众群体。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新的传播方式也带来了新挑战。

第一,文化内容质量的控制难度增大,网上出现的信息层出不穷,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筛选。第二,需要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在以往的传统文化传播模式下,对于内容数量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基于人们不断增大的阅读需求,使得传统文化传播需要创造更多新颖的内容。第三,新媒体不仅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他新兴文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文化交融互进的背景下,怎样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在众多元素文化中脱颖而出,是我们未来将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姜燕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8(4):226.

[2]邱志玲.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1):89-9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