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云中大学”对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未来 新空间的意义研究

时间:2024-05-04

孟新颖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云媒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样态,它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云中大学”的建设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新时代高校中的进一步具体性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云中大学”的建立是数字化网络与云媒体创新发展的成果和趋势。因而在“云中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云媒体”有其深刻的实践价值,依托现代科技建立“云中大学”可以摆脱传统大学的地域及时空限制,实现大学生真正的随地随学、随学随问。

关键词:云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人工智能

一、“云中大学”的时代内涵

(一)“云中大学”的含义

“云中大学”是指依托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和多样化数据终端,智能化指引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科研、生活等活动的大学新空间。在网络虚拟化的影响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交流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是推动生活网络化、网络生活化的关键因素,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的规模最大,占到全国网民的25%。在此基础上,云端空间的建立也可为广大师生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如智能指引系统可为新生提供可视化校园出行指引,更好地帮助新同学适应大学生活,也可更加便利师生的出行。

同时“云中大学”的建立可以实现大学生间无障碍人际互动,在“云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奇思妙想就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重互动,并可通过大数据及云计算对学校的重大决策执行效果进行预测,提高学校行政效率。而“云中大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尽管其未来发展趋势是光明的,但在此过程中也会与现实产生一定的矛盾与冲突,需要学校与企业联合推动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云中大学”的发展现状

“云中大学”作为传统大学校园的一个补充,是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交互式多媒体技术的实现为高校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加生动化的教学方式。“云中大学”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包括“慕课”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录播、各高校网站的建立等网络应用形式都是“云中大学”模式的雏形,为“云中大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的教育空间和教育载体。

其中,山东大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策划和制作视频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动画、说唱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青年学生的话语体系来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华南师范大学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打造思政课教育教学微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大学生微时间,打造出一个大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的精神家园。同时,苏州大学也积极参与到“云中大学”的建设队伍中来,并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云中苏大”战略合作协议,该合作将试图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方式帮助学校解决在高校转型期所面临的问题。并且该项目的实施也将建立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空间不同的“云媒体”,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打造一种人工智能学习培养平台。

二、“云中大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云中大学”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各方面,将网络有效的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重心。特别是在“5G时代”“云媒体时代”到来之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前沿性与适应性创新,***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在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网络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云端化”。

“云中大学”既不是对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抛弃,也不是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摒弃,而是将“云中大学”更好地融入到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中去。将云课堂融入到多媒体思政课堂中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实现无线互动,学生还可以通过云课堂进行知识的复习以及同学间的交往等活动,并且通过对学生在线信息和状态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为思政课教师备课、讲课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因此“云中大学”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在虚拟校园中实现智慧课堂。

(二)“云中大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与媒介

“云中大学”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辅助课堂和补充手段,有效弥补了传统思政课堂中内容枯涩、形式单调的缺点。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明确清晰,而在专业课堂与校选课课堂中也会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云中大学”也可开设相关的云课程和云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在“云”中为同学们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实现课堂的便捷化与虚拟化,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资源开设“机器人教师”在线答疑,真正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和地域限制。

另一方面,“云中大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媒介的技术性创新,“云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媒形式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应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任何教育的实施总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应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和时代需求进行完整结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云中大学”注入其教育价值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结合研究中,我们更多的是探讨与研究科技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较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网络应用的意义。但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规范网络道德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也应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云中大学”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间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目的是促进现实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塑造作用,因此在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向大學生群体传授网络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规则意识,从而更好地参与到“云中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并且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有序参与和有效利用推动“云中大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云中大学”的建设项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和教育空间,以此来赋予“云中大学”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三、“云中大学”对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未来新空间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微型化”“渗透化”

高校思政课堂是向大学生传导价值观念的主路径,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也正是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对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隐藏其霸权侵略的目的,将自身的政治强权与文化相融合,试图通过文化的作用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造成威胁和侵略。

在意识形态工作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我们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科技的前沿,将科技与教育充分结合以促进高校的现代化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云媒体”的建立不仅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微型化,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搬上“云媒体”,利用虚拟的“云”途径和“云”空间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更侧重于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利用“云中大学”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渗透型养成教育转变。

(二)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攻关期,***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云中大学”正是在社会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以及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之下提出的,一方面“云中大学”是教育方式、教育形式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为各高校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化、微云化教育形式,将教育融于科技,在“云端”进行教育,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云中大学”也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高校可以通过“云中大学”所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本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云端”监控查看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还可以获得每一位在校师生、每一支科研团队个性化的学习工作轨迹,从而对师生的学业职业发展、学术科研等给出前瞻性评估。例如,苏州大学与华为的战略合作采取“1+1+N”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社会技术力量。

(三)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网络这一虚拟手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转换,当前微平台、自媒体、红色网站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和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善于运用网络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慕课、尔雅等课程的学习。但是在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自媒体中,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参与度较小,因此很难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双向互动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也很难实现真正的转换。

因此,在新兴自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云中大学”的作用,“云中大学”拓展了“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空间,将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融入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云中大学”可以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双向转换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转换,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促使大学生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

群体。

四、结语

列宁曾指出:“或者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3]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网络时代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结合起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应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云媒体”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扬.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06(008).

[2]***.十九大报告[R].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

[3]列宁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丁姗,尹喆.苏州大学:打造“云中大学”样本[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661(3):3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