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分析

时间:2024-05-04

刘书华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对于职業教育的认可度大幅度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专业技能,才能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一些启发,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一、引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发展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方面转变,特别是2019年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出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因此,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从技术素养、行为习惯、职业态度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手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强化职业规划、充分发挥实训课程的作用、强化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等5个方面分析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常见路径。

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多为00后,户籍为农村的学生居多,其中大部分有留守儿童的经历,这部分学生的物质条件相对充裕,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缺少情感的交流,性格更加孤独,普遍存在缺乏主流价值观的问题[1]。同时,他们成长在科技更加发达的时代,拥有更便利的条件接触网络,手机、电脑、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成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喜欢用社交平台和自己的朋友交流,喜欢通过网络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对新科技成果相对精通。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周围世界和人的沟通交流较少,自我意识较强,喜欢特立独行,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常见路径

(一)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自我认知、环境认知和各种因素分析,确定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或安排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在自我评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预先进行系统安排,根据不同阶段制订相应的行动方案[2]。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每一步的努力都有明确的方向,使自己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此外,分阶段制订目标和行动方案,将一个长远的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的小目标和小任务,有利于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高成功的机率。因此,要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大学期间较为详尽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先思考清楚“我适合干什么、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这3个问题,然后再思考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我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做好这些准备需要多少时间?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我如果想获得更高的职位,我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地努力?我需要在多长时间内达成我的目标?通过对以上4个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就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发展的大计,推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从而实现个人高质量的职业发展。

(二)重视发挥校内实训教学环节的作用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有限,就算在实习期间,学生也很难有机会轮岗到不同工作岗位,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完完整整操作一遍,因此,在校期间的实训教学环节显得尤其重要。学校除了基础的理论教学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实训教学环节的作用,让学生到真实的场景中去实践自己的知识,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3]。学校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将真实的工作场景引入校内的实训室,共同建设与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一致的实训室,增强现场感。如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机房的排列是按照企业格子间的布局,不是按照教室的布局进行布置。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训场地是不同阶段的工地现场,并且按照工地的不同工作流程分布实训区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将企业真实项目加以修改引入实训教学环节,增强实训的真实性。例如,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训,可以让学生完成企业实际开发的真实项目,并将学生作品与企业实际开发运行的项目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刻了解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的流程、关键环节和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三是聘用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实训老师,通过模拟新员工培训过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体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确保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不会感到不知所措,有效减少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严格日常管理,抓好行为养成教育

因为录取批次问题,高职院校的在校生的文化成绩中等偏下,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作为举止较为散漫,而现代企业是一个分工合作、强调协同共进的组织,需要职工具有高度的纪律性、责任心、敬业意识、团队意识等,这类的能力要求,不在学生的课程表中,而是隐含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日常管理等方面,体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礼仪、组织纪律等方面。因此,要强化日常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会做人做事,展现出当代大学生使学生有活力、有热情、守纪律、善协作的精神面貌。在日常管理方面,一是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让学生在日常作息、学习考试等方面都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事。二是要严格招待学生奖惩制度,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学生评奖评优、入党等挂钩,起到正面强化作用;要加强对违纪学生的处罚,通过惩戒措施,让学生明白红线在哪里,底线不能碰;通过严格日常管理,让学生守规矩,知敬畏,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起到良好行为的固化作用。

(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強化职业态度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应当具有青年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应当对任何积极向上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并且对任何良性有序的事物都存在热爱之心。反观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总有部分学生沉浸在虚拟的网络环境,或者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与人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与人的正常交流。由于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较以往更加精细,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高效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因此,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不仅是看这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而是更看重他的品行,如敬业精神、责任心、诚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就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现代学生由于过多接触网络,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大约有25%的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封闭自己的情况,超过50%的学生不熟悉相应的沟通技巧。因此,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制造交流沟通机会,让学生放下手机,走出宿舍积极参与活动,通过组织活动锻炼自己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竞争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在活动中增强自已的责任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积极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的权威认定。研究显示,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在学习期间普遍缺乏实操经验,因此,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了用人单位考核学生专业水准、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较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往往代表着学生拥有更强的职业能力,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这类学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参加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考试,如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每年都有固定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要密切关注各种类型的职业资格考试,统一对学生进行辅导,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考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考试通过率[4]。

四、结语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充分了解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高职院校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贺立秋.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研究[J].北极光,2019(10):144-145.

[2]陈丽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6):56-58.

[3]赵功.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259-260.

[4]普青玲.培养工匠精神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9(9):138-1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