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时间:2024-05-04

柳朋 沈昌

摘 要: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学科知识,拓展学习视野,提升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课外阅读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中学课外阅读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迫切需要得到改善。本文主要以成都市金堂县又新中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书信沟通等方式,对农村初级中学课外阅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以此促进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外阅读;问题;原因;对策

一、又新中学简述

又新中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属于九年义务制学校,全校总面积约为0.0233平方千米。现有在校生792人,学生主要来自又新镇附近的农村家庭,且多为留守儿童。

二、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量和阅读时间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每学期阅读量为3~4本的学生占比为35%,大部分的学生阅读量在3本以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①。因此大多数学生未能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农村中学生阅读量明显不足。

在阅读时间方面,57%的学生一周内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仅有22%的学生一周内课外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由此可看出,又新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欠缺度高。

(二)阅读类型单一,偏向通俗文化

调查问卷显示,在课外阅读类型上28%的学生选择了“教辅用书”,31%的学生选择了“流行小说”,选择“科普读物”与“散文诗歌”的学生只占12%,还有46名学生选择了“有什么看什么”。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类型单一,极少数学生选择广泛阅读。相比较名著而言,大部分的学生更喜欢阅读网络小说、卡通漫画等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择明显欠缺,阅读品味不高。

(三)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问卷中得出,70%的学生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强,很少制定阅读计划或有计划但经常被打乱,更有接近10%的学生从未制定阅读计划,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能够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由此可看出大部分学生缺乏详细的阅读计划。

在读书过程中,35%的学生几乎不做阅读笔记,即使做笔记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才会进行有意识的勾画,只有26%的学生每次读书都会做笔记。而在如何做笔记上,43%的学生仅摘抄好词好句,不会对其进行批注,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不做笔记,读完以后不会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只有极少数同学选择主动咨询老师或者查询资料,去解决问题;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直接跳过或不管。由此可看出,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存在极大的问题。

(四)缺乏相应的指导

又新中学49%的学生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只能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缺乏和孩子的深入交流。且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于城市父母而言较为保守落后,很难对孩子给予阅读指导。

同时,因教师教学压力大,很难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阅读指导。又因农村中学教师学科素养本身与城市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閱读面较为狭窄,不能对学生给予有效的阅读指导。并且,学校未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每年仅仅举办2~3次的读书活动。学校整体对阅读的重视度不够,只存在于表面。

三、成因

(一)个人原因

1.自我成就感低,存在厌学情绪

我们在问卷中有问到学生对自我语文能力的认可度,大部分的学生选择的是“一般”,即他们对自身的语文水平具有极大的不自信。并且从他们写给我们的信中,许多同学向我们请教学习的方法,可见,他们在学习方法上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学习方法导致成绩的问题,成绩的不理想致使学生自我预期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习主动性受到极大冲击,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2.动机不足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在问及他们是否喜欢课外阅读时,有50%的学生选择的是“一般喜欢”。有部分同学认为课外阅读比较重要,其目的只是为了提升做语文阅读题和写作文的能力,并未能深刻认识到文学本身的魅力以及其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作用。根据来往书信的情况,大部分的学生存在阅读敷衍,在心得体会上以常见的形容词作为自己心得体会的感悟,没有体现出真正和生活相联系的观点,真正能够将自己的内心看法写出来的只有极少数同学。

(二)家庭原因

1.父母文化水平低,难以给予指导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主要是小学或初中文凭,极少数家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由此,多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认识上的问题,片面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弱化自己在孩子学习与成长中的作用,认为自己只需提供物质支持。同时,将成绩视为孩子在学校努力程度的唯一表现。

家长在对待学生的阅读态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家长几乎没有主动给孩子购买过课外书。只有学生在以教师推荐购买为理由时,家长才会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

2.家庭阅读气氛

受文化水平的影响,农村家庭对书籍的认识仍停留在观念上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书籍不具有太大的实用性,他们并未主动选择购买,从而导致家庭藏书量十分匮乏。加之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手机娱乐功能的多样化,大部分的家长将闲暇时间用于手机娱乐,由此导致家庭阅读气氛不足。

3.留守儿童

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乐观,父母都常年在外务工,把孩子交付给家中老人或者其他亲戚照顾,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学习上的指导。这更导致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留守学生性格多沉默、敏感,对群体活动也产生抵触情绪。”②不愿主动与他人交谈,在阅读后很少能与他人分享内心的心得体会。限于认知水平的发展,他们对于书中的一些内容无法做出正确的解读,极容易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用于生活的实践指导。再加之缺乏家长的监管,他们甚至会误读一些不良书籍。受书中内容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做出打人等极端的举动或者养成抽烟、喝酒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学校原因

1.教师指导欠缺

教师因教学压力大,不得不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安排。为提升学校升学率,学校教师阅读教学的重点主要倾向于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书本,同时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学生学业负担太重,很难抽出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教师更难以给予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2.教育观念不当

素质教育虽已全面普及,但由于农村地区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主体地位。这一理念严重抑制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且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转变。虽然在课程设置上部分学校开设了有关于课外阅读教学的课程,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学校能够真正实施,多数学校将这类课程改为其他有利于快速提升学生成绩或推进教学进度的课程,使阅读教学课程的设置徒有虚名。

3.学校图书馆建设欠缺,藏书量不足

农村中学在学校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足。许多学校并未有大型的图书馆,虽多数学校设置了图书阅览室,但其规模及藏书量均不能够满足学校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图书更新周期长。甚至部分学校即使设置了相关的图书借阅机构,但长期处于闲置或关闭状态,图书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学生因此在图书需求与选择上得不到有效的支持,使得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下降,由此影响到农村中学整体阅读水平。

(四)社会原因

1.评价理念的缺失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全面普及,但绝大多数农村中学依然奉行原有的应试教育理念。课程评价理念缺失,影响农村地区阅读教学的发展。在对于学校评价上,全社会更是形成了一种以升学率为评判标准的社会共识:在评价学生时,以分数作为衡量其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庭里,甚至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阅读与课本要求或教师要求无关的课外书是在浪费时间,不利于快速提高学习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

2.缺少大型书店

农村乡镇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物质生活虽然富足起来,但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和消费依旧欠缺。基本很少有乡镇开办正规书店,由此得知,“全民阅读”依然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受此影响,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面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更为狭小,从实体书店获取书籍的渠道也被阻断。

3.新型传播媒介的冲击,劣质文学大量涌入

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不少劣质文学作品涌入市场,有些作品更是宣扬暴力、色情等落后的思想,这将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和老师不得不去规避这些作品进入青少年的视野,同时这一举措也将限制青少年阅读的发展。同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外界本身充满着无限好奇,更容易受这些劣质文学的影响,从而危害他们的身心发展。

新的传播媒介的大量兴起,大量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等新的文学样式,使得传统纸质书籍阅读的地位受到冲击,以至于极大多数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只观看过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同時电影、电视、话剧等文学样式,在改编原著的过程中,存在对原著不尊重的现象,有的更是破坏了作品原有地审美价值。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的选择增加,在缺乏辨别能力的情况下,极易受到粗俗劣质文化的影响。

四、解决办法

(一)个人及家庭角度

1.制定阅读计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阅读计划对阅读的完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制定符合自己生活习惯的阅读计划,并且不能随意更改。在时间安排上就不会经常被打乱节奏。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盲目跟风,追求时髦。在读书时应当勤于思考,而不是只求完成任务。养成动笔勾画、圈点的习惯,写好读书心得以及读书笔记,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关注孩子阅读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这就要求家长转变原有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多数家长认为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考一个好分数,上一个好高中,考一个好大学,这是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片面理解。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课外阅读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可能不是特别明显,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即便是孩子的课程成绩不理想,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对课外书的需求。看课外书能提升孩子的整体素养,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维,促使其改变学习习惯。在孩子要求购买课外书籍时,家长应给予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家庭更应当定期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阅读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还有利于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3.增加家庭藏书量,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

巴甫连科曾说过,“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从家庭角度而言,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就必须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增加家庭藏书量,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给他们提供接触以及选择书籍的机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也应做好表率,闲暇时间多陪陪孩子读书,督促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只用打麻将、看电视剧等方式填充自己的闲暇时间。

(二)学校角度

1.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促进对学生的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己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有义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努力提升自我,增强自我修养,做到学无止境,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做到言传身教。应给予学生阅读书目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更要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定期给学生开具阅读书单,督促他们完成相应书籍的阅读,教会他们做读书笔记,指导他们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经常给他们宣讲有关于读书的案例。

2.完善图书馆的建设,搭建阅读平台

素质教育的核心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要转变观念,摒弃原有的对教师业绩以及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教师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分数。让学生爱上阅读也不容忽视。要达到此目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学生思想进行熏陶。故此,学校要不断扩大图书馆建设规模,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增加藏书量,建设文化长廊、读书亭,开展读书活动周,进行书本话剧表演等,以此营造“书香校园”。多样化的读书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组织能力,更对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人生的思考具有极大的启发。

(三)社会角度

1.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全民阅读

阅读需要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在一个喧嚣、浮躁的环境中,学生很难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大力宣传课外阅读,全民阅读不能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要让阅读真正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去,就应当加大网络传媒的宣传力度,打出阅读口号,让全社会形成一个愿意阅读、喜欢阅读的社会风尚。地方政府机关需要践行全民阅读理念,重视图书馆、朗读亭等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的建设。搭建公共图书阅读平台,完善已有的阅读机制,让读书再也不难。

2.完善互联网阅读平台,净化网络环境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介的快速普及,网络阅读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电子阅读具有选择面广、更新快、阅读时间以及阅读地点灵活化的特点,但因网络文学的准入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创作,所以存在着许多暴力色情以及低俗迷信等内容,这会对初中生课外阅读产生错误的导向。所以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取缔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站。

3.国家法律支持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加快阅读立法的进程。在国外,许多国家都颁布了有关阅读的法律,如韩国的《阅读文化促进法》、美国的《卓越阅读法案》以及日本的《促进儿童阅读活动法》。这些都为我国在阅读立法上提供了借鉴。张麒麟在《国外阅读立法对阅读推广的影响研究》中也提到:“国外阅读立法显著地影响了阅读推广,并且这种影响是积极而持续的。”④但是,截止目前,我国依然没有出台一部有关阅读的法律条文。在全面落实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应该从法律上进行落实。

(四)项目组意见

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我们通过书信的方式同又新中学的学生进行交流。从来信中可看出,他们没有因为成绩不好就放弃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得到学习方法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大学生的年龄与中学生差距不大,在学习经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便于与初中生进行沟通,极大部分中学生也愿意将自己的困惑或者其它内心的矛盾表达出来。故此,高校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应当主动搭建农村中学生与在校大学生联系沟通的平台,让农村中学生有更多的能够和他人交流的机会。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书籍信箱计划

该计划着力于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学校。大学生通过来往书信的方式,指导农村中学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依照来信学生个人特点给他们开具相应的书单,并且对口帮扶的高校定期向相应的农村中学学生提供课外读物,以此激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2.寒暑假支教活动

此计划不同于一般的假期支教,更偏向对中学生的阅读辅导以及心理疏导。在课程设置上也应偏向于阅读教学,并给学生配备相应的课外书籍,以此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交流性学习

绝大部分初中生憧憬大学生活,这有利于开展“中学生进大学”的交流性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感受大学学习氛围,体验大学校园的美好生活,这对于中学生学习动力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笔者以成都市金堂县又新中学为例,浅析了当前农村中学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进行了原因上的分析,由此提出了相應的改进策略。

语文课外阅读对中学生有着重大意义。因此笔者在此呼吁,全社会在重视教育发展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的发展,积极解决农村中学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为城乡教育的平等发展贡献力量,让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再也不难。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②叶敬忠.留守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9.

③[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

④张麒麟.国外阅读立法对阅读推广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3):11-16.

参考文献:

[1]张麒麟.国外阅读立法对阅读推广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3):11-16.

[2]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丛书序[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3]杨显开.贵州省织金县大平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7.

[4]路文博.偏远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7.

[5]彭忆.初中生课外阅读及其改进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