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靳诺
【摘要】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历经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功推进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是宏大历史叙事中的鲜活实践,也是近14亿中国人正在進行的共同奋斗,更是向着未来无限敞开的伟大创造。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与智慧,更以其自身的发展进步与探索努力为世界文明演进贡献独特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 历史实践 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变成现实,至今走过了500年的历程,而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也已百年有余。回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礼赞。这是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从世界到中国的奋斗史,有其内在孕育发展、落地生根、创造转化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这是500年世界社会主义思想与5000年中华文明之间相互塑造、相互建构、相互激荡的结合史,有其实践探索、完善发展、不断向前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道路指引方向,道路关乎命运。1840年以来,“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当时中国人最关切、最根本的时代之问,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筚路蓝缕、不懈求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不可逆转地改写并规定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道路选择,成功书写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篇章。我们就这样坚定不移地一路走来,更要毫不动摇地继续走下去,并骄傲地向全世界宣示走好这条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发展出指引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恩格斯也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造的党,从来都是一个能够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党。思想建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使其能够继承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500年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结晶,总结中国共产党人90多年奋斗和新中国70年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前瞻的战略眼光、进取的时代精神、创新的理论勇气,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将9000多万共产党员、近14亿中国人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高度一致、价值观念的高度一致、道德观念的高度一致,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思想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社会主义在中国,构建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治理优势的国家治理体系。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某些国家之“乱”和中国之“治”的鲜明对比中,国际上很多人都在探询中国治理之道。最近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部署。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找到了实现其自身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和治理体系,而且在这一制度性安排中形成了帕累托改善的内生动力。这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治理优势。比如,同饱受选举政治困扰的很多国家相比,中国独特的政党制度确保国家治理更加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有助于保持政策目标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政策实施提供方向导引和动力支撑,以避免因政党频繁轮替而带来的无序和混乱。又如,同西方国家经常在决策中受到利益集团操控不同,中国独特的制度着眼的是维护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坚决防止受任何资本力量或利益集团的干扰,中央一旦形成决议,即迅速成为全社会的行动指南。再如,同西方国家分立制衡的权力框架相比,无论是在横向还是纵向,中国治理都显示出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的高度自信,以及在此基础上富有弹性的治理空间和卓有成效的应变机制。与此同时,鼓励地方积极从事改革试验,并善于将局部经验推广到全国,这种模式能够极大提升国家治理的实际效用,减少大范围失错的成本,而这在西方国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社会主义在中国,创造出具有强大精神感召力和道德引领力的精神文化。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在中国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积极性、能动性的概念,不仅体现于政治实践、政策制定和文化建设之中,也能够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民众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条。同标榜追求自由民主人权、主张个人本位的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在历史传统上更加注重平等、公平、正义,更加注重集体价值,更加注重将个人放在社会关系之中,而这恰合于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融通提供了可能。中国共产党在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进程中,实现了自下而上、广泛而彻底的社会动员,革命性地重塑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全新地塑造了全体人民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认同,使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扎下根,并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事业一起进步、共同成长,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道德引领力。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自觉普遍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每当我们回望历史,都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每当我们前瞻未来,都能够从中激发前行的力量。当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已然形成了许多成熟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文化成果。這些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性,而且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内在品质,愈发展示出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愈发彰显出其全球影响和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中国力量。
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彻底改变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重塑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版图,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遇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到底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一度成了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好,社会主义行。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都感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发展前景,拯救了社会主义的全球声誉,改变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全球格局,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本。
贫困是中国数千年没有解决的历史性难题,也是很多国家至今没有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不断提升和改善民众福祉,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亿余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2013年至2018年,每年有1200多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中国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减贫、扶贫的巨大成就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为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畅销书作家约翰·奈斯比特也表示,“从全球背景来看,中国减贫的努力对寻求摆脱贫困的新兴经济体具有巨大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打破了世界对西方发展模式的盲目崇拜和路径依赖,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既有的一些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没有对外侵略扩张、没有建立殖民地、没有牺牲他国利益、没有掠夺海外资源、没有建立势力范围,完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改革创新探索出一种新型现代化模式。这条道路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参考借鉴,推动世界从“向西取经”改向中国学习“东方宝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有着自己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智慧,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一些国家奉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至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家间关系上,倡导构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反对以强凌弱的大小国家关系模式。在全球治理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把自身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将自身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统筹起来,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民主化。在文明交往上,尊重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实现不同文明的并育不害、并行不悖、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载入联合国决议,“一带一路”从愿景走向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转化成国际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各国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方向。
法国学者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一书中指出,由于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现象。马克思更是早在《资本论》中就详尽论述,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因而不可避免。那么,是否有一种资本主义秩序的可替代性方案呢?中国向世界诠释了一个新的路向,它不同于资本主义逻辑,更不是帝国主义扩张。它所昭示的道路是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民摆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桎梏,摆脱饥饿、贫困、战争,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非一小撮人的特权去共同探索发展战略。可以预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仍然是宏大历史叙事中的鲜活实践,是近14亿中国人正在进行的共同奋斗,是向着未来无限敞开的伟大创造。
总之,社会主义作为一项伟大的人类事业,需要每一个有信仰的人在实践中去努力奋斗。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经验、发展理论、深化研究。对于推进这项神圣事业,中国人民大学有责任、有信心、有条件。我们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成熟的学科体系,有强大的研究力量,有良好的学术氛围。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机构,是享誉国内外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重镇,国际共运史学科也在该领域长期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在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一如既往深耕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相关学术研究、人文往来和文化交流,为创造世界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提供更多的人大智慧,贡献更大的人大力量!
责编/赵博艺 美编/李祥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