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大学生抑郁症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4-05-04

摘 要:当下,在校大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和环境影响,抑郁症患者呈上升趋势。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如果不及时干预,就会进一步加剧症状,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对抑郁症个案分析,讨论高校应对抑郁症的策略,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

一、案例概述

2017级学生李某刚进校不久,她的的室友集体向笔者反映她近段时间的一些反常情况,如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半夜经常偷偷哭泣,有偷听偷看同寝室友换衣、说话的表现,会因同学不经意的话而多想,喜欢同性,并且想要和室友进行身体接触,在室友表示反感之后还是继续。在近几天晚上11:00左右,给平时关心点她的室友狂发消息,并且消息内容极其消极悲观,引起室友心理上的不适,在寝室中造成大面积恐慌,对寝室同学已造成极大困扰。

二、案例分析和处理

(一)尝试与抑郁学生深谈,了解情绪状态

笔者通过和李某的多次谈话沟通,发现该生性格内向、特别胆小、不自信,不知道怎样与人交流,承认高中时接受过治疗。另外内心特别敏感,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非常在意。

(二)与家长取得联系,即时向上级汇报实况

笔者联系了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并查看了她的新生心理普查报告,报告结果显示该生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指数偏高。笔者了解李某的情况后马上跟她的家长通电话并及时向学院领导备案,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回家就医治疗,这时家长告知笔者李某高中时曾看过心理和精神科医生,并吃药治疗过一段时间。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学校负责,同时也是辅导员的职责。

(三)引导学生做心理咨询

笔者让李某到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了危机访谈,经过心理访谈发现:该生情绪非常不稳定,呈现明显的抑郁状态,自卑、内向、敏感、多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没有人喜欢自己,自己也不值得被任何人喜欢和接纳。与心理老师交流过程中,也认为老师只是处于工作需要而接待她,实际内心也觉得她一无是处,反正没有人会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情绪表现有点不合常理,无论是谈论让人伤心还是愤怒或尴尬的事情时,都不由自主地发出笑声,谈话间隙也要习惯性发笑。该生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感,称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是什么,但却异常关心别人的感受是什么,别人怎么看她,时刻处于一种“讨好”状态,不断向室友求证怎么看待她这个人,会不会讨厌她之类,并渴望与室友更多身体接触,在室友表示明确反感后仍然继续……导致室友内心恐慌、失眠,无法正常学习生活,并联名向学校提出求助申请。经中心评估,李某同学存在抑郁情绪和行为问题,不仅妨碍了自身及同学的正常学习生活,同时也对其自身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24小时陪护。

(四)根据学生心理诊断书,家校协商结果

学院建议由家长带回,并去综合医院精神科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确诊、修养、治疗。笔者将李某的情况告知了她的家长,但家長坚决不同意该生休学,并告知学校她高中时就在吃药治疗,暑假时已经好多了,进入大学这段时间未服药,也可能和她不适应大学寝室集体生活有关。李某家长经过学院领导、教师的劝说将孩子带回家。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家长向学校出具了医院的诊断证明,并与学校签署了“安全承诺书”,建议家长配合并遵医嘱治疗与全面看护,以便在家长监护、确保学生人生安全的情况下正常完成学业。李某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并按期参加了该学期的期末考试。

安全承诺书内容:因家长强烈要求李某继续完成学业,不同意休学,并表示监护人将密切关注本人的日常学习生活。学生的父母作为监护人,在本人康复之前和康复后,须进行必要的安全看护。主要包括如下事项:①按时督促本人遵照医嘱复查、心理咨询等相关诊治工作;②监督本人按时、按量服药,药物最好由家长统一保管;及时把握本人心理状态,做好24小时安全看护,严防意外。在此期间,如果本人家长没有尽到陪护和监护义务,导致本人发生任何意外,由此造成的后果和责任全部由本人家长承担。同时,如果李某在校期间病情突然发作,发生危险或潜在危险,且家长无法及时赶到学院的紧急情况下,家长同意授权学院采取临时干预措施,或者将本人送往医院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医疗干预或诊断治疗,家长须承担因此发生的相关费用。

(五)长期的追踪抑郁学生,全面心理建设

虽然李某再次经过了一个月的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为了防止潜在的心理危机,仍不能松懈对此类学生的关注。因此,为确保学生一直保持正常,彻底恢复常态。于是,笔者便让她们的室友、关系亲密的同学、心理委员及班长着重默默关注该学生的行为,不可外传,多带动她参与班级及社团活动,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感受温暖,同时,也会与家长密切联系了解近期状况,并经常与她约谈,鼓励她打开心扉,热爱生活等,保障她心理健康发展。

三、案例启示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同时也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特殊表现。根据不同发病阶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在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内疚自责,拒绝与人交流,且长时间缺乏快感或缺乏体验快乐的能力,专注力持续下降,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的现象。抑郁是一种常人偶尔都能体会到的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一直存在,就会严重影响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个人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一)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把心理健康档案做细、做实,能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对后续处理相关问题作用非常大。如新生入学心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能大致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人格特质,初步判断学生是否有相关心理问题。对于有问题的这部分学生,逐个进行了解约谈,进行进一步排查,并确定好重点关注对象,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备案。心理问题非常复杂,当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时,单靠辅导员和同学的帮助能力有限,需要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对问题学生进行及时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二)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学生进行合理自我调节

同伴关系对于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心理异常的学生尽早恢复健康。因此,在大学生中,要针对抑郁症患者及其周边同学进行教育,一方面鼓励抑郁症患者能够主动寻求同伴的帮助,另一方面也鼓励其周围的人能够主动走进他们的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更好地维护心理健康。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自己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排除不良情绪。如可以及时向亲友、同学、辅导员倾诉心里的烦恼,安抚受挫的心灵。要学会面对现实,清楚自己的优缺点,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做力所能及的事。最后,要主动转换自己的生活状态,融入身边的环境。多参加社交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及时与该生的家长进行沟通

与家长保持联系,全面了解情况。一方面希望该生的家长可以稳定情绪,接受现实;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可以给予该生足够的精神支持与鼓励,陪伴该生共同渡过难关。笔者告诉家长,现在该生最需要的就是他们的理解与正确引导,建议家长多与该生谈心,倾听她内心深处的声音,帮助她释放心中的压力,同时还要鼓励该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她的兴趣爱好,以此分散她的不良情绪与注意力。

(四)多方面共同努力

治疗心理疾病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一起协调努力。家庭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关爱以及亲情的支持;学校方面,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干预疏导;医院方面,专业的诊断治疗;通过家庭、学校、医院三位一体作用才能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五)专人看护,防止复发

经过治疗返校的抑郁症患者,需要家長提供医院证明。由于抑郁症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周期较长,且容易复发,接受治疗后申请返校的学生一定要经过医疗部门鉴定,医疗部门确定该生可以返校学习后才能返校,同时建议有条件的学生走读。另外,辅导员也要做好跟踪监控,防止抑郁症复发。同时,安排专人看护。一方面要监督用药,临床病历证明,坚持服药是治疗抑郁症的最好方法,而擅自给患者停药,则会大大提高复发概率。另一方面要密切观察,抑郁症患者是出现事故案件的不稳定“元素”,更是自杀的高危人群。研究显示,抑郁症首次发作后5年内有半数以上会复发。所以,无论病患外表看上去多么正常,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始终确保患者身边有人陪护,尽量不让其独处。

经过一年多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在医生、家长、教师和同学们持续不断的关心和鼓励下,李某的病情终于得到好转。她也渐渐地打开了心扉,能及时向家长、朋友和教师倾诉她的负面情绪和想法。消极的观点在逐渐改变中,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正在专升本备考中。

参考文献:

[1]穆颖超.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干预及预防探究[J].创新教育,2018(6).

[2]韩婷.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及应对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3]吴玲玲.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分析及调控对策[J].管理师资育人,2018(8).

[4]邵兵华.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J].人间观察,2016(9).

[5]刘兴.探索大学生抑郁症的防范与处置[J].长江丛刊,2018(10).

作者简介:程婷婷(1983—),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畜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