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彭瑛

摘 要:在教育改革深化实施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为了更加高效地促进教学改革发展,“大思政”教育理念逐渐与当代的教学改革工作融合起来,为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指导与启发。人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逐渐认识到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该以大思政教育格局为起点,完善传统的教育理念,重点强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将大思政的课程教学体系渗透到高职院校中,从而实现高职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取得高职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的实质性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思政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所必需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在高职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大思政”对传统的高职思政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思政”教育既是指在确认了思政教学目标后,对学生实施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综合性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完美融合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高职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完善和创新,并且结合对应的思想展开高效的思政课程,不断为高职思政教育注入崭新的生命力,促使高职思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当前阶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达到“大思政”格局的要求,如何进行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实践,以适应新时代所带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是高职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环境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作用认识不足

需要客观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生源的限制,很多高职学生自身并没有出色的自我管理及学习能力,文化基础相对普通高校较差,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不够优秀。同时,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功利心态和实用主义也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影响,再加上大部分用人单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只在乎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态度,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将自己的学习精力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工作中,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助长了学生功利主义的政治倾向。

(二)学校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

思政部作为高职院校承担思政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学部门,和其他就业指导、学生管理等部门在学校资源的分配权力上却有着很大的差距。高职院校大多实行分工制,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很少进行协同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漠视。这也反射出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工作在系统内与其他部门关系处理上的态度,是思政课程主体地位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教学任务没有得到階段性落实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全面地对社会上的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尝试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但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政工作却呈现出一副“真空化”的状态。究其原因,还是在工学结合这种育人观念的环境下,很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学生应该接受的基本教育,同时也没有将学校内的思政教育课程延伸到校外实习阶段。学校的教学要求并没有和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高度的统一,学生的思政治教育工作自然会出现明显的阻碍。

三、“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具体落实路径

(一)建立“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干扰,其本身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及时消除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大思政”的教育观作为核心理念,才能为自身的思政教学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堂本身具有的教育效果,而是将思政教育与现实日常生活中的校园文化、学习工作乃至未来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渗透到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全部过程,实现整体化、系统化的思政教育体系。

(二)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主要还是要从内容及方式上入手。这就需要崭新的组织架构和思政教学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一个思政教学工作研究小组,负责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思政课程的教学计划。其次,加强高职院校自身管理能力建设,确保能够及时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改变教学资源的分配,同时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最后,做好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思政建设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进展。通过这三点不仅可以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建设更加符合“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思政教学工作机制。

(三)建立符合“大思政”需求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建设,还需要从“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让思政研究人员、学生政工干部及专职思政课程教学三种职能集中在思政课程教职人员身上,以在高职院校内部组建起一支变换灵活、功能互补的教师队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可以为思政课程教师提供更多的自我提升机会。例如,制定关于思政课程教师的培训方案,让教师可以通过进修工作获取更高的学历职称;或者直接扩大师资力量的来源,招收一些更加高质量的人才参与到思政知识的科研队伍中,强化思政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及地位。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实质性的提升这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

四、“大思政”格局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实现模块化和一体化的思政教学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思政课程的改革工作,首先就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团队运作这两方面入手,在保证教学工作基础形态的前提下,进一步展开思政课程的创新实践。模块化指的是教学内容模块化,主要的体现形式既是以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结合教学工作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章节式的教学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模块、公民道德塑造模块、职业素养教育模块三种教学模块分别对应教学内容中“意识形态”“公民品格”“职业精神”三大教学主体。同时,将学校的教学目标与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相结合,将企业的实习阶段也纳入学生的学习培养体系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和实际性。

一体化指的是教学团队一体化,即使在建设了优秀人才团队的前提下,一体化教学队伍也可以为高职思政教学带来巨大的帮助。学校可以将思政课程专职教师、学生日常生活思政教育教师、社会企业的思政教育教师融合起来,形成一支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的一体化思政教学队伍。其中,思政课程专职教师,也是就负责担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为学生合理的规划教学进度,开发教学目标项目书。学生日常生活思政教师,指的是学生的辅导员或校企合作部门的辅导教师,他们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学生带来无微不至的精神关怀,同时将学生在学习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收集起来,提升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经验。社会企业的思政教育导师负责对一些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

(二)针对学生情况实行特色教学方式

高职思政课程的专职教师在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能片面的将思政课变为理论课程。高职院校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本土化的改革,实现特色思政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确保其更加满足高职学生的精神文明需求。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将思政课程中的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融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式为学生展开教学工作;还可以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集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这不仅可以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还能为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我国思政教学改革观念,高职学校应该不断的加强“大思政”教学改革力度,同时探索出一个实现特色思政课程教学的有效渠道,以构建含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政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在开发教学方式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發展经理或历史文化,开展具有自主特色性和共同性的思政教育课程。

(三)完善传统的学生考核方式

无论是文化类课程还是思政课程,成绩考评都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具体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考评认识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善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但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程考评时,却忽视了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差异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来说,其和传统的职业技能教学或文化类课程有着很大的不足,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才是这门课程考核评定的主要目的。

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之下,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考评方式显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只有尽快优化自身的成绩考评方式,同时通过多层次的考试方法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行考核,才能真正达到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我国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程的考评方式上可以选择开放式考评,对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进行多元考核与评价,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重将两种成绩分别纳入总成绩。这种方式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从而让学生成为表里如一、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学生。

五、结语

高职思政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人才强国”是现阶段重要的国家战略。高职院校面对“大思政”理念下存在的一些不足,只有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方式,重视学校的人才培养,紧紧围绕着“大思政”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做出实质性的改变,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样才能让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持续增长,从而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玲."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7(24).

[2]王志强.关于"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9(19).

[3]周嘉鸿."大思政"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