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昆鹏
摘 要:经由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彻底颠覆,通过更加关注现实,其市民社会理论达至哲学升华,具有空前革命性。其中,关于市民社会的基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及市民社会的发展趋势等论述都体现着唯物史观的内蕴。
关键词:市民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解放
一、引言
马克思看到“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与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的弊端,转变思路,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研究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由此进行理论升华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对现实个人前提、物质生产本身、交往、分工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市民社会及国家等的细致论述体现出此时马克思对现实的高度关注与剖析,以此阐发存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普遍历史观。
二、市民社会基础:人和物质资料生产
现实生活面前才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从文本中多处可见马克思对现实考察的注重,市民社会是受生产力制约、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而交往离不开人,所以我们谈论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我们的出发点,从而看清“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使人与动物区别开,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从现实、有生命的人及生产、需要出发,也促使“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意识其实仅仅是他们的意识。
对市民社会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考察上,可发现马克思思想中某些具有发展能力的唯物史观思想的萌芽。
首先,他不再从纯粹思想领域出发,而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从而看到了人类历史以有生命的个人及他们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为前提,从而奠定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其次,人们彼此之间要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受生产决定,个人怎样取决于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强调了生产的决定意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关系,市民社会实质上就是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含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的韵味。
最后,进行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及其产物,所以“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阐述了意识的产生与本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闪现。
三、市民社会的决定意义:是国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与国家分割开来,但在两者关系上陷入了唯心主义,他认为国家是绝对理性的替身,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对其进行了彻底颠倒。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异化”来批判市民社会,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运用的范畴是“分工”。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伴随分工的出现,出现了城市,也促使有组织的团体的出现,从城市地域性的市民团体中,缓慢地发展出市民阶级;各个市民的生活条件和现存关系所决定的劳动方式,对他們来说是共同的和不以每个人为转移的,这发展成为阶级条件;为取得统治地位,不同阶级之间对立斗争着。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现有的国家社会秩序,需要在思想上获得市民的支持,于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也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其实是社会存在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以市民进行物质生产为活动内容,后者则以政治活动为内容,市民社会是国家产生的前提与基础,所以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马克思对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认识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的,由此日渐阐述了更深层次上的观点。
首先,对国家达到本质上的认识,“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它就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其次,得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具有普遍历史性的认识,这也是其后来阐述有关上层建筑思想的前提条件之一。
四、市民社会构成要素:多范畴结合体
市民社会是“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可见,生产在市民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特别重视生产的作用,提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必须能够生活”,“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几千年来人类历史的基本条件;同时,“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阐述了需要是动力,生产不仅为了满足生活,也为了满足其他新需要,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结合来看,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这包含着丰富的唯物史观的思想。
市民社会是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交往是其必要要素,生产只有经过交往或交换才能满足人的需求,交往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又不仅存在于物质活动中,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之间发生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所以市民社会包括一切物质交往及建筑在此基础上的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等。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矛盾”,并看到了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交往形式的序列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的新的交往形式所替代,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而被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这一关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论述可谓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初步阐释。
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也是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朱虹认为“它不仅指经济性的社会组织,还包括非经济性的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构成国家和其他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这里,马克思已经从现实的市民社会状况去追溯国家和其他观念上层建筑的产生。
正是在对生产、交往、分工、社会组织等市民社会的范畴分析中,马克思论述了他的新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是对唯物史观的正面阐述,对日后概括出唯物史观的基本普遍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五、市民社会发展趋势:解放与消亡
市民社会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分工带来的生产和交往的社会组织和体系,它是一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社会里,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只要人本身的活动对他来说还是一种与他对立的力量,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存有分裂,那么人就不是自由的,这种现存的交往方式和存在方式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桎梏。人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摆脱这种国家共同体形式,达至政治解放,还要超越升华,达至自身解放,即实现人类解放。所以市民社会与国家一样,行进在被解放的道路上,它最终的命运是“消亡”。
人们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所以“‘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那么,“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市民社会是由生活在其中的市民组成的,人要消灭制约他的劳动和私有制的束縛,才能真正组建起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称为“自由人联合体”,市民社会才会得到扬弃和解放。由此,马克思开始进行了有关共产主义的思考与论述,对共产主义理论、人类解放理论的认识也有了推进。
马克思思想中体现了如下两个重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点。
首先,“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与唯心主义清楚划开了界限,他将推翻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动力归结于革命,批判的力量在其面前是相形见绌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活动,是从实际出发的唯物史观态度。
其次,革命的主体内在的是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这是对实现解放的主体寻求,更关注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朱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蕴[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4).
[3]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
[4]卢德友.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指向[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