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论与方法论

时间:2024-05-04

张莺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文章从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价值论及方法论等视角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意义;价值论;方法论

一、引言

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大会取得了一个主要的理论成果,即总结提出并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展现了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思想理论体系的高度,积极贯彻于党的执政治国方略中来。

二、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传承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总书记在2016年1月18日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这就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共生关系。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智慧。***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他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时就引用中国古文中的经典名句来阐述生态文明思想,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可见,***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这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态文明思想凝聚了***同志丰富的地方实践经验

***同志曾在主持地方工作期间就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为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经验。例如,在正定,***同志提出要解决正定人多地少的矛盾,必须向荒滩进军;要发展好林业,利用好荒滩。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同志立足宁德实际力主发展生态农业,要求对资源应进行“综合开发”,“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统一。在任福建省长时,***同志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高度关注长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浙江,更是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

(四)***生态文明思想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从中央历次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和***同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探索的时间节点对比看,2007年以前,***同志在地方主政,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探索,是在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创新探索,凝聚了党中央集体的智慧;2007年以后,***同志调任中央工作,生态文明思想日趋成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思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顶层设计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凝聚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论

(一)历史价值

从历史价值的视角看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条是竭泽而渔的路。为了满足当代人欲望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断了子孙后代发展、幸福的路,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绝路。另一条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生存價值

从自然的视角看,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的食物,如果把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亲手毁了,人类迟早也会像恐龙一样灭绝。习总书记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如果维持人体生存的自然条件消失了,就意味着人类也将消亡。

(三)发展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山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关系,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源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民生价值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人民幸福的最基本要素,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级党组织为人民谋福祉,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更要解决损害民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

(一)整体系统推进

1.从生态文明建设客体的视角出发

***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我们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建设。我们不能把山水林田湖草等方面割裂开,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天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土,土的命脉在树。对待生命共同体,我们要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必须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且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及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2.全民参与

***总书记提出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強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3.全球联动

***总书记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可以独立地应对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尤其在应对一些因人类的共同活动造成的问题,如气候变化的问题,更是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面对,从环保建设的规模、速度,到效果、效率,中国正利用全新的技术手段,竭尽所能地应对各种环境问题。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承担起了一个大国的绿色责任。

4.顶层设计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二)改进生产方式

1.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这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也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严控企业排放

要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排放标准,政府既不能操之过急,把标准设置得过于严格,使企业短时间内无法达标,从而一下子关停所有企业,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也不能任由企业按照原来的低标准进行高污染、高排放,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公地悲剧”。既要用严格的标准、制度来保障环境,又不能操之过急,把标准定的过高,一下子淘汰所有的企业。

3.创新环保科技

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环保科技创新,通过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做到很好的减排。

4.加强法制约束

***总书记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到“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开始实施……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三)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2017年8月14日,***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要遵照***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持之以恒地推进,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五、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政府要根据环保形势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企业通过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使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发挥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肖祥.***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方法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5).

[2]李荣涛.论***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J].世纪桥,2019(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