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数学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4-05-04

李晓东

摘 要: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由于高等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强”,使得它成为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为了使高等数学教育更有成效,本文从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等数学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对高等数学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育;困境;对策

一、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高等数学课程在高校大学生中并不太受欢迎。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多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在高校理科生中,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比较吃力,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大;在高校文科生中,能主动选修高等数学的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无非是高等数学艰涩难懂,太抽象化,学习比较困难,且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不强。

在高等数学老师的授课中,往往是老师努力把知识点都讲给学生,学生则听得枯燥乏味头脑混乱,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老师觉得学生不学,学生觉得太难学不会,知识从老师到学生的转化率极低,即教育的成效不高。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有广泛地运用,因此高等数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高等数学具有“逻辑性强”“抽象”的特点,所以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显得“步步维艰”。同时,目前高等数学教育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只是上课听讲知识,而没有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对知识是“一知半解”,很难将知识理解地透彻并加以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讲的再好,你们不学也没有用”,这句话的实质是知识从老师到学生的转化率极低,即教育的成效不高,可是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不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将学生“驯化”成一个听话的书呆子,而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自己的独立思考。

二、高等数学教育的困境

(一)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

高等数学教育的困境是老师和学生的观点产生矛盾,缺少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平台,“教”“学”“用”严重脱节,以至于看似在教学上花费大量努力和投入却不见教育成效。

通过对高等数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可知,目前高等数学教育的困境是“教”“学”“用”严重脱节。在“教”方面,老师可谓尽职尽责,唯一忽略一点的是学生的“反馈”,老师秉承着“我认真教学,已经完成了我的任务,至于学不学就是学生的事了”,学生坚持着“听也听不懂,学这些有什么用啊”的态度,“教”“学”“用”成了三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互不理解,与“学以致用”背离。老师的知识讲解需要与学生的反应相结合,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听课的反应适当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学生的“学的有什么用”的观点需要改变,但是这个观点的改变不是召开几个名人讲座说“学的知识都很有用”就可以改变的,需要在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上下功夫,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学生才会觉得学习知识充满意义,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不能因材施教

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高校学生来源于五湖四海,有的学生来自经济发达、教学水平高的地区,学生的数学水平基础较好;有的学生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是农村偏远地区,教学水平较差,学生的数学水平基础差;还有一些学生是偏科严重,数学成绩很差。这就造成了一个班内学生的水平不一,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给老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讲的知识点深了,一部分学生听不懂,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造成学生自暴自棄,造成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讲的知识点浅了,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觉得太容易,反而会放松自己,甚至造成骄傲自满的情况,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自主学习的效果差

由于高等数学的抽象性和难懂性,大学生在进行高等数学学习时,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被动式学习。这就造成了学习只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程度往往很浅,学不到高等数学这门学科的精髓和要义,这也在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阻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是被动式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无从谈起,造成了几乎没有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的效果差,而效果差又使学生更加没有动力和兴趣进行数学学习。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越来越差,学习的效果也就越来越不好。

三、提高高校高等数学教育效果的对策

高等数学教育的对策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教”“学”

“用”,通过在“教”“学”“用”三方面进行改进,使得“教”“学”“用”成为一个链条,“教”带动“学”,“用”使“学”落到实处,实现“教”和“学”的意义。

(一)老师要注重教学方法

“教”,老师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通往知识海洋的导游,因此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时,老师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想法和学习知识时遇到的困难,进而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教学内容大致相同,教学方式却不尽相同,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方法上,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想法,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需求,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老师与学生彼此配合的总体,老师不应只是“高高再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是知识,摸索的是学习方法,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是教学方法。

(二)学生要转变学习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对一件事物的态度决定行为,而行为决定了事情的结果。对于学习来说,不同的学生,态度也不同,但是对于高等数学这门较为抽象难懂的学科来说,大多数同学觉得难学和“学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他们对高等数学的态度是“能学会就学,学不会也没办法”。学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再好的老师也很难教好。因此不能总在教育主体上下功夫,还需要改变教育“受体”的学习态度。当然态度的转变是自发的,要让他们切实体会到知识的用处和学习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需做到如下2点。一方面,要采用合理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需要从课程设计上着手,多增添一些实践课程,既能够使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增加实践课程

为了达到“教”“学”“用”三者有机结合,在“用”上需要增加实践课程。虽然目前高等数学教育中有实践课程,但是实践课程相对来说还是较少,不足以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都加以运用到实际。众所周知,知识经过运用才能加深印象,因此在课程上要增加与课堂所学知识匹配的实践课程,使学生所学知识用到实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意义。同时,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比更加真实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汲取知识。

四、结语

高等数学是高校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一门具有实际价值的有用课程。作为国家重要人才的大学生,要正确面对高等数学这门学科,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以学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真正增长自己的文化知识,为社会發展和进步贡献青春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福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7(20).

[2]王羽.“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探讨[J].学园,2018(30).

[3]付尧.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优化[J].科技经济导刊,2019(7).

[4]曲阳.关于“互联网+”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好家长,2018(34).

[5]王芳.基于“互联网+”时代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6).

[6]王志斌.“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28).

[7]韩婷慧,郭龄玉,吴春生,等.“互联网+”高等数学学习答疑团队建设与效果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

[8]杨月梅,陈忠民.“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刍议——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8(3).

[9]张惠芳,任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10]李蕊.“互联网+”时代高职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