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嘉琦
摘 要:近年来,随着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不断关注,大众媒体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报道,不难看出中学生自杀事件已上升为一个恶性的社会事件。自杀事件对自杀学生的家庭、学校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面对此类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作用就得以显现。若能及时对产生自杀念头的中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则将逐渐弱化直至消除,而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将逐渐强化,使其也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阅读心理危机干预相关书籍,对中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进行综述,并尝试提出一系列心理危机干预对策,为预防中学生自杀提供一些指导,希望学校教师、家长和中学生们能获得教育启示。
关键词:中学生;自杀意念;危机干预
一、自杀意念的概念
Beck等学者指出自杀意念指想要自杀的愿望或者计划,但没有任何自杀的尝试或行动。Bonner等人将自杀意念定义为思想、精神或认知上想要结束自己的性命。还有中国学者肖水源将自杀意念定义为有明确伤害自己的意愿和企图,但没有形成自杀计划,更没有实际伤害自己的行为。综上所述,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對自杀意念进行了研究界定但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同时也可以看出,对于自杀意念界定研究要从至少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讨论:第一是内心、精神或认知上是否有产生死亡的念头;第二是思想上是否有详细的并可以实践的自杀计划;第三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人是否同时产生了相应的自杀行为。
二、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一)性格特征
经调查显示,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中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难易度不同。抑郁质和神经质的学生要比多血质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完全内向和比较内向的学生比外向活泼的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几率更高。消极沉闷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毫无生机,遇事时常压抑自己的情绪情感,以悲观的态度、消极的情绪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以至于用自己的生命来与世界隔绝。
(二)抑郁情绪
有数据显示,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具有强烈孤独感的学生自杀意念更强,并且时刻处在抑郁情绪中的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也更大。中学生的学习烦恼很多,在生活中若长期被孤立或者一直以孤僻的态度对待身边的同学,缺少了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无法及时排解心中的苦闷,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到心理正常的、健康的发展。
(三)压力
有研究表明,有不少中学生产生过自杀的想法,其原因则是学业压力过大。能够明显感受到巨大学习压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且程度深。其实大部分的中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学业压力来源于自我期待与实际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具体表现在课业负担过重;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等。
(四)自杀态度
有调查表明,中学生的自杀态度也是其是否会产生自杀意念的关键因素。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在面对其他自杀事件时会表现出极高的认同或者同情,而自己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更倾向于选择逃避。对生命的价值认识浅薄,以至于在更大程度上导致真实的自杀行为。
(五)家庭关系
据现有调查显示,夫妻关系和睦、亲子关系良好且家庭结构完整的家庭,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表现得更科学、有爱。现有产生过自杀意念的中学生中,很少人的家庭氛围是和谐美满的,缺少父母的理解和关爱,更多的则是父母严厉批评、打骂惩罚、过度干涉等不良的教育方式。对身处不和谐家庭中的学生来说也是造成其产生自杀念头的隐患之一。
三、产生自杀意念时的心理活动
我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有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自杀的占到15.23%,有5.85%的学生曾尝试过自尽,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由此可看出自杀意念的出现是非常普遍的,从产生自杀意念到实施,这个过程伴随了个体一系列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
(一)精神绝望
对生活缺乏希望,对目标没有期待,没有追求理想以及对获得成功毫无信念等。这种心理是引起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相对于孩童和成年人更加敏感焦虑,他们的绝望感也更容易产生。可能因为身边人的一句拒绝,一句批评,使其感受不到善意和爱意,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就会感到绝望。McMillan, Gilbody, Beresford 和 Neilly(2007)的元分析显示,绝望的感受至少会增加3倍的最终自杀风险。
(二)认知僵化
个体把自杀视为解决当下问题的唯一办法。自杀者看不到生命中其他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发生了某件事,自己就彻底完蛋,某些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应对和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产生自杀意念的中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在其身边不仅存在着较多的危险性因子,较少的保护性因子,且心理弹性较小,抗挫折能力较小。他们的思维无法对人生的真实价值做出清晰的判断。
(三)自身经历的影响
对过去生活事件中,有些学生仅关注消极部分。过去个人经历中消极的体验无法释怀,不断回忆那些消极部分。例如亲属的意外死亡、高年级同学或者社会人士的欺辱等。并且使其对过往消极的部分进行过度的概括化,从部分消极推广至整体消极,从而完全否定自我,否定世界,否定希望,否定其生命的价值。
(四)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很多中学生因为缺乏问题解决实际能力,在面对压力时,无法从容冷静地应对,以至于产生自杀决定。有些学生会觉得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是让人恐惧、担忧的。这类学生往往不能较顺利地融入集体,经常受到孤立、恐吓甚至是欺辱。从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使其会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怪异行为去引起关注;越是刻意地做出某些举动,越容易在群体中被当作异类。这些都会推进个体封闭自我,加重无助感和绝望感。
(五)心理痛苦
Shneidman (1993)提出心理痛苦的概念,它是指一种由心理需要没有实现而引起的内疚、自责、愤怒、孤独及绝望等精神痛苦的状态。当这种精神痛苦的程度超过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个体会将自杀看作为终止现状的唯一方法,从而实施自杀行为。中学生在情绪上的表现不局限于直接的表达,还有可能将内在的情绪情感隐藏起来,并加以伪装。当真实的情绪被伪装,那么心理的真实需要必然会受到阻碍,从而引发更多的自我矛盾。Shneidman还认为心理痛苦是引发自杀的直接原因,而其他因素,只有与心理痛苦相联系才与自杀呈现相关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精神绝望、认知僵化、自身经历影响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乏,都会通过引起中学生个体强烈的心理痛苦,而个体为逃避这种心理痛苦最终选择自杀行为。
四、中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一)家庭干预
家庭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家长是伴随中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群体,因此要特别重视家庭干预的重要作用。首先,父母是最先能够发现孩子出现心理危机的人,对存在自杀心理和自杀意念的中学生起到了强大的支持和陪伴作用。家长应对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格外关注,及时与校方联系、和老师反映沟通,帮助学生渡过心理上的难关。其次,家长应加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方法,以便在危机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最后,家长需要时刻保持关心和爱心,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成为孩子的保护性因子,减少危机发生的几率。
(二)学校干预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要求,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使用正规的心理健康教材,建立心理咨询室、团体活动室等,构建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针对性和革新性的教育模式。尤其是班主任,要善于察觉班级里出现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心理健康教师获取专业性的帮助,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在平时授课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和人生价值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师则应向学生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以及有关心理危机的类型和干预心理危机的手段。密切关注有过自杀意念的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地给予帮助。
(三)社会干预
优化社会环境可以对中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信念的正确树立等產生良好的影响。政府部门应对中学生自杀等此类负性事件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有些媒体为博大众眼球而进行恶意报道。建立健全中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建立预防中学生自杀的社区机构,形成干预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公共卫生网络救助平台。同时还应鼓励开展各式的咨询活动,建立各种心理咨询门诊,为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免费进行咨询和指导。
五、结语
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拯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一个群体。这对于中学生们安全平稳地渡过青春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参考现有调查的部分结论和已有数据的部分结果,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的简单分析和综述,并提出了些许干预策略,希望社会各界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家长朋友以及广大的中学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蝶,崔雪娇,王寅寅,等.自杀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15,(3):286-288,296.
[2]赵玥.青春期心理危机现状及预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刘金同.初中生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因素以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杜睿,江光荣.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5,8:015.
[5]韦耀阳.不自杀协议在中学生自杀干预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4:13-15.
[6]刘怡红,刘静.浅析心理危机干预的类型及意义[J].热点聚.2017,2:230.
[7]高丽,崔轶,严进.中学生自杀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238-240.
[8]刘秀萍.天津市大、中学生自杀现象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