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文学接受角度探究《都挺好》小说改编电视剧引起的热潮

时间:2024-05-04

郭晓琳

摘 要:传统的文学接受者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网络时代的飞速变革,为文学受众提供了自由、开放的言论空间。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学受众在新时期的转型与变化,通过对比《都挺好》小说、电视剧的改编异同,深入挖掘影视剧改良后特有的表现力与张力,深入探究文学受众在改编引发“《都挺好》热”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文学接受;《都挺好》;小说改编电视剧;文学受众

二十一世纪以来,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电影等大势所趋。小说读者基础广泛、改编成本低、复合式宣传效果显著以及衍生众多产业链,使得网改剧逐渐占据影视剧、电影的半壁江山。1999年,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红遍网络,该小说的改编叩开了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的大门。而在20年后,小说《都挺好》抓住“井喷”热潮,凭借自身的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迎合文学受众的要求,掀起一股“《都挺好》热”。

一、 文学接受者在小说改编电视剧中的重要作用

接受美学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在过去纯文本阅读时代,读者作为主要的文学受众,往往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作品通过作者独立创作、校对出版,供读者阅读。这时期的读者,纵使心中有所感所想,却鲜少与作家对话,参与度与对话度极低。

新时期,文学接受者已经由原本单纯的文本读者,演变成图像与文本兼读的新时期文学受众。文学接受者是小说的基础读者,也是影视剧的潜在观众。此外,影视剧在改编时会适当融入原本“文学接受者”的意见和观点,会利用影视剧的特点,赋予文学作品更多表现力与张力。

二、小说《都挺好》的优势与不足

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呈现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吸引着众多文学受众,这是电视剧或电影无法比拟的。

在改编过程中,部分小说语言无法呈现在剧中,例如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例“这时如果有人揭开明哲的头盖骨瞧瞧,准保可以看见一团乱麻。”除此之外,小说还有影视剧无法比拟的连贯性。例如在电视剧中并未提及蒙总反水成立众诚公司,却执着于抓公司内鬼。而在小说中悉数交代,连贯性强,也更容易理解。

此外,因为网络小说受到的审查与约束少之又少,因此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人物形象不积极向上、语言粗俗、涉及暧昧多等。例如在小说中柳青与明玉、周总理与明成、朱丽与公司老总均存在暧昧现象,这些在电视剧中则少有呈现。在改编过程中,由于政府机关的层层审查,网络小说进行删改,使得改编后的剧集更纯净。

三、《都挺好》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变与不变”

《都挺好》在改编过程中,更多考虑了文学接受者的需求,例如添加社会热点问题以博关注,同时也增添了商业气息。但改编保留了核心情节和讽刺性的语言,使得小说与电视剧一脉相承。

(一)故事情节的改编

1.重大情节变动

电视剧与小说相比,绝大部分场景设置和细节是忠实于原著的,但部分情节差异显著,这些重大的情节变动,恰恰从侧面反映出改编者为了迎合文学接受者的需求而做出了考量与改动。

首先是对于结局的比较,小说在结尾处提到“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而电视剧的结局则选取了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团圆之日——除夕,场景设置为记忆衰退的苏大强忘记了一切,却心心念念跑遍所有书店,为明玉买初中时不舍得买的练习册。这位年迈的老人忘记了所有,却将深埋在心中的对明玉的爱展露无疑,一改往日的懦弱和“不顶事”,彻底“洗白”了。进一步来说,这种结局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认同的大团圆式结局,而这种改编无疑是符合文学受众期待视野的。

其次是对于经典情节——明成痛打明玉,明玉羞辱明成的改编。在小说中,明玉对明成仅是言语讽刺。而改编后,明玉则为明成准备了一封丧权辱国的忏悔书。而这一幕关键剧情,也是小说和电视剧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结局的分水岭。小说中明成从监管所出来后,虽略有改观,却仍靠大哥的接济度日。而在剧中,明成经过惨痛挣扎,净身出户、自力更生,与过去的啃老族决裂。这从侧面反映出,改编为了对观众起到典型性和示范性作用,有意将剧中主要人物的结局走向进行美化,以期对文学受众起到积极地示范和榜样作用。

2.细节深度打磨

《都挺好》在改编过程中,注重深度打磨细节,尽可能将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还原甚至更精彩地呈现在剧中。

首先关注称号---“苏总”变为“明总”,这一改编细节利用了国人重姓氏、重宗族的特点,反其道打破传统,从而凸显苏明玉从“姓氏”上与苏家决裂,情感态度不言自喻。其次是改编过程中,事件与矛盾的激化程度都远远超过小说。例如小说中蔡根花听到苏大强的房子不属于他之后选择了委曲求全,并未落得一个“骗婚”的头衔。而在影视剧中,蔡根花做假账,并在得知苏大强房子真相后直接转身离开,并且狠心将多次登门的苏大强拒之门外,险些导致他跳河。

以上两例反映出在改编过程中,编剧在情节方面多经打磨,让细节与人物性格更加相符,可谓用心。并且在改编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原有情节夸张化,使其更富表现力与张力,从而更易引发文学受众的思考与共鸣。

(二)人物形象的转变

在改编过程中,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多有变化,苏明玉从抽烟、蹦脏话的女子,变成了帮明成、明哲、朱丽找工作,并默默买下老宅的面冷心善的大好人形象。苏明成由小说中的从头到尾都在啃老、靠大哥接济,变成了完全抛弃“妈宝男”形象、能够自食其力的人,成功“洗白”。

在改编过程中經典人物性格特征得以保留,而很多不正面的形象得以“洗白”。恰恰是改编者考虑到影视剧面向的是更广泛的文学受众,为了向广大受众展示更具正面意义的典型形象,所以赋予形象更多生动性、独特性和概括性,更易引发文学受众的思考与共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