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时间:2024-05-04

王馨悦

摘 要:劳动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传统劳动教育缺乏对受教育者心理特征与素质的关注,存在劳动教育观念消极化、劳动教育内容片面化以及劳动教育体制形式化等问题,影响了劳动价值意蕴的实现,难以满足大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明确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丰富劳动教育的活动形式,加强劳动教育的文化建设,完善劳动教育的制度体系,以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美好生活需要;00后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之一,而传统劳动教育课堂往往片面追求单纯劳动知识的灌输和简要劳动技能的训练,欠缺对受教育者心理特征与素质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的实现。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注重显性外在价值的传统劳动教育已经无法满足00后大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及其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并将其作为劳动教育的出发点。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大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驱使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最终动因,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可见,使劳动教育契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是充分贯彻“劳动育人”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应以新时期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为逻辑出发点,探寻二者之间的衔接点。笔者依据克雷顿·奥尔德弗的ERG激励理论,将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划分为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三大层面。

(一)生存需要

独立生活能力是每一名大学生无法回避的能力素质需要,大学生需要独立处理涵盖衣、食、住、行多方面的日常事务。为了毕业之后能在现实社会立足、生存和发展,除了基本生活经验、劳动实践的积累,大学生在高校还需要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进而通过工作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另外,立生之本离不开一个健康的体魄,新时期大学生通过加强身体锻炼,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相互关系需要

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与人沟通协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明确社会定位,从而扮演好社会角色;需要学会与人分享,体验感恩教育,从而形成敬业乐群、善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源自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大学生对自身身份认同和归属需要均表现出积极性的追求。

(三)成长需要

新时代大学生精力旺盛,自信乐观,敢于突破常规,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越来越多的00后学生渴望通过创造性地开发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完成挑战性的工作,让自身的天赋和才华都能得到展现。即便对于一些沉迷于网络虚拟快乐的00后大学生,他们同样希望改变不尽人意的现实生活,依旧拥有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美好生活的科学导向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然而由于观念、教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主客体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存在一定矛盾,导致劳动教育的实施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当前,薄弱的劳动教育环节难以满足大学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的新需求,难以适应新时代高校建设的新局面。

(一)劳动教育观念的消极化

我国历来重视“劳心者”的脑力劳动,轻视“劳力者”的体力劳动。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价值观更是呈现出功利化、利己主义化的势态。高校普遍在专业知识型人才的培育展开角逐,看重人才培养的直接效益和显性价值。例如,在高校荣誉校友返校或是大型校庆典礼场合中,出席的往往是来自政界、商界、学术界的名人要员,极少出现普通劳动者的身影。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被忽视,劳动的育人作用被低估。这种教育导向导致了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匮乏,劳动能力薄弱,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的全面与自由发展陷入一种观念价值危机。

(二)劳动教育内容的片面化

近年来,劳动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但高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显著的“片面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和形式化。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育、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概念之间界限模糊,实行过程中局限于技术培训、专业实践和社会实习等活动,片面追求劳动技术的训练和技能知识的获得,劳动教育被等同于劳动技能训练,被物化为一种利益工具,在培养劳动精神,营造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另外,劳动教育的参与范围十分有限。例如,当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自愿参与为主,囿于经费、场地及师资等资源有限,大部分学生均是“单兵作战”的参与状态,应付心理明显,实践内容过時陈旧,活动开展难以取得实效。

(三)劳动教育体制的形式化

就当前来看,高校劳动教育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必要的机制建设,具体涉及劳动教育工作的顶层制度设计、规划拟定、审核考评、奖励激励等方面。总体而言,高校劳动教育总体表现为活动仪式声势宏大,参与热情忽冷忽热,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组织和计划明显缺位,劳动教育的施行无序化、娱乐化和形式化现象普遍。例如,有的高校不定期地推行“劳动周”、“社会实践学分制”及“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考评管理和激励制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学生往往将劳动时间视为休闲时光、将劳动活动视为娱乐活动;有的高校以一份实践报告作为学生实践成绩评定的依据,这为很多学生提供了投机取巧或是弄虚作假的机会。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大学生美好生活的科学导向

(一)提高意识:明确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方面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高校中的劳动教育与新时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等多种要素的统一。新时期必须通过加强理论性研究,夯实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保证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契合新时代“00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要从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深化劳动育人的价值内涵,主动地迎合大学生的需要,既有与其自身基本生活技能训练相关的低层次需要,又有能够启发其关心国家大事,争取自身社会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

(二)拓展平台:丰富劳动教育的活动形式

一是以完善课程设置为突破口。通过开设劳动教育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采取以系为单位的大课形式或以班为单位的小课形式,引导学生端正劳动观念,形成劳动习惯,养成劳动美德,使“00后”认识到劳动不仅是自身谋生、融入社会的手段,也是其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二是以注重课程针对性为着力点。坚持灌输与渗透兼顾的组织原则,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征,拟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通过将劳动育人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课程。例如,安徽师范大学设置“新生劳动周”,开设食堂窗口、园艺窗口、打扫窗口等多种岗位供新生参与劳动实践;在理工科的专业知识授课中,从某一定理的反复艰辛实验探索中,强化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三是以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为推动力。例如以寝室和社团为单位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专题活动,大力开展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主题的见面会、辩论赛、讲座和论坛等活动。

(三)优化环境:加强劳动教育的文化建设

正如马克思所言,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必须建构积极向上的劳动教育社会文化,通过思想熏陶引导行为改变,以满足00后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需求、情操陶冶需要及完整人格构筑需要。一是要打造社会、高校及家庭三位一体的劳育环境。打破长期以来孤立的学校教育格局,通过密切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间的联系和合作,争取家庭劳育与社会劳育的积极配合和有力声援,创造更多的现实劳育情境,增强劳育的实感与实效;二是要重视舆论宣传的导向工作。重视社会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宣传解读,对勤恳奉献、吃苦耐劳的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助推大学生端正对劳动精神的正确认识,增强劳动热情。

(四)健全机制:完善劳动教育的制度体系

一是要强化领导组织机制和责任奖惩机制的制度化建设。通过选定领导小组、确定劳育目标、划分权责界限和拟定规划细则,规范和保障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运行,为劳动教育的科学供给、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保障;二是大力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除了将劳动教育成绩纳入学生考核或者调整劳动教育课程的考核比重,还可以实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间双向考评的形式,实现对劳动实践过程的严格化、动态化和精细化管理,增強劳动实践中学生参与的生机与活力;三是搭建校外合作机制。可以通过整合和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发动校外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积极争取校外企业支持,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场所、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华芳, 张爱武.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1997(4):10-12.

[2]彭建国. 弘扬劳动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N]. 湖南日报,2019-01-12(006).

[3]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100-1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