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良好家庭教育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4-05-04

李赛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是孩子成才的必备良药。本论文从当代孩子的家庭教育出发,阐述了和睦的家庭、父母的榜样作用、尊重孩子以及不溺爱孩子等行为对于孩子获得良好起点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尊重;知心朋友;适度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由此可见教育影响之广泛。一个人的教育获得有三种途径: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到的最初的教育,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须得万分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给予孩子完整和睦的家庭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儿童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定时期,它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以后的发展方向。[1]孩子出生后最先接触的便是家庭,不完整、不和谐的家庭会给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完整、和睦的家庭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发现,能够保持良好夫妻关系的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指数会更高,孩子也会更加聪慧和优秀。孩子出生后,让他看见一对恩爱的父母,这是我们能够且必须给予孩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爱是最重要的教育。这样,孩子从一开始便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他会是一个聪慧且幸福的孩子。

二、身教重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不是意味着父母只要将做人做事的道理讲给孩子听就好了,比这更为重要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当我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他会看见他的父母跟长辈说话时言辞温柔恳切,他会看见他的父母经常对长辈嘘寒问暖,他会看见他的父母正直磊落,他会看见他的父母凡事亲力亲为,他会看见他的父母古道热肠。如此,即便他日后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定然是一个正直的人。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父亲回家看见儿子正在玩游戏,忍不住责备儿子:“你怎么总是玩游戏?就不能把精力放到学习上?你看看隔壁的明明,每次成绩总考第一,你每次都倒数!”儿子回答道:“你还说我呢,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在外面打牌,你怎么还总是整宿玩呢?张叔叔每天回家都教明明写作业,你要是教我,我也能考第一!”儿子的回答弄得这位父亲一时间语塞舌结,良久说不出话来。很多父母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既聪明又好学,觉得自己的孩子既蠢笨又不听话,没有一颗上进心。其实,在我们苛责自己孩子的时候,我們首先应该想想,我们是否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我们是否让孩子看到了一个勇于拼搏的自己?我们是否为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孩子的眼睛是照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身体是打印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古语有云:“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做到,孩子即便照做了,也是敷衍的,他们心里也是不服气的。相反,如果家长自己做到了,不用言语,孩子也会照着做。

三、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

如果我的孩子邀请我们陪他玩一个游戏,我们会认真陪着他,直到游戏结束。或许,在成人看来,这个游戏幼稚可笑,可是,孩子却会无比虔诚地完成游戏,这是值得尊重的,更何况“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会在玩耍中摸索、学习、成长。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会是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所以尊重他的观点和看法很必要,我不会轻易否定他的想法。当然,尊重并不意味放纵,如果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我会纠正他。

如果我的孩子喜欢在墙上或桌子上涂鸦时,我不会责骂他,因为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会有强烈的表现欲。所以,我会为他留一面空墙,或者买一个小黑板送给他,方便他创作。不仅如此,我还会问他画的是什么,尽管他画的什么也不像,我也会夸赞他,因为他在认真努力地画着,他在享受创作。孩子的天性是自由,我应该尊重孩子的认真与自由。

当我的孩子步入学堂时,我不会逼迫他去学舞蹈,或弹奏某种乐器,或学习绘画,或练习攀岩,我会尊重他的选择,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孩提时代,兴趣和梦想是那么重要。他也许想成为科学家,他也许想成为工程师,他也许想成为一名教师,当然,当个建筑工人也很好,我必须尊重他的梦想。

身边有很多大人喜欢拿孩子取乐,连孩子的父母也不例外。看着孩子皱着眉毛,生气地甩着小手,他们大概很有成就感吧,他们觉得他们在逗乐孩子,让孩子变得开心,在我看来,他们是在逗乐自己,取悦自己。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父亲的一句玩笑话。有一次,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我比较闹腾,那个叔叔看着我笑道:“小姑娘真可爱,来当我闺女吧?”父亲还在边上笑着问我:“去不去呀?这个叔叔会给你买好吃的,还有漂亮的衣服。”因为我还小,我并不知道他们只是开玩笑,我以为我的父亲是真的要将我送给那个叔叔。于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循规蹈矩,不敢出一丝差错,生怕父亲将我送走。后来我知道那是玩笑话了,但这并没有消除我内心的恐惧,他们再说类似的话时,我会观察他们的语气和表情,我需要知道他们是不是开玩笑。所以,我不会随意地跟我的孩子开玩笑,也许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这句玩笑话在孩子的心头很重,很重。人都有自尊,孩子虽然小,他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不是你的玩物,他是你的孩子,他需要得到尊重。

四、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前提是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首先必须将孩子与自己置于平等的位置,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面前永远是对的,即便错了,也不能追究,因为他们觉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生你养你是莫大的功劳,你受点委屈怎么了?其实不然,为了维护自己眼中所谓的“威信”,将孩子推往心房的另一面,这是很愚蠢的表现。连公正与平等都未曾给予孩子,如何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父母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能提升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因为孩子能够感受到,他与你是平等的,你是值得信任的。不仅如此,我也要信任我的孩子,遇事不会不分青红皂白、不由分说地指责他。我会经常找他聊天,我愿意倾听他跟我倾诉的每一个想法,他不开心时,我努力开导他,陪他一起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开心时,我便同他一起开心,我愿意了解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五、爱要适度,爱要坚持原则

爱不等于溺爱,爱孩子也不意味放纵孩子。孩子是父母生命与爱的结晶,因而会被灌注父母全部的爱。在这灌注的过程中,父母要格外注意灌注的量,须知过满则溢,溢则倾,倾则亏。溺爱其实是一种失去理智、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当我的孩子长到可以自己动手的年龄时,我不会喂他吃饭,我不会帮他穿衣服,我不会哄着他睡觉,我需要告诉他,“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男子汉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一定不会被置于特殊的位置,他并不是所有人的中心,我们不会事事围着他转,不会时时关照他,不会处处特别照顾他。例如,当他过生日时,我要告诉他家里其他成员的生日是哪一天,让他明白他的地位并非高人一等,家庭成员间是平等的。如此,他便不会自感特殊,他会学着关心别人。

曾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母亲教育孩子的电影片断,至今记忆犹新。孩子在超市玩具区拿了两个家里已有的玩具,母亲挑眉看着孩子,表示这些玩具他不可以买,孩子立刻将手中的一包零食往地上一扔,假装哭泣,然后看向母亲,他以为母亲会顺着他的想法买下两个玩具,可母亲的做法让他目瞪口呆。母亲把手里的包也往地上一扔,顺势趴在地上,哭闹声比孩子还响,引得周围人为之侧目,孩子见状,只得打消了买玩具的念头,并自觉将两个玩具放回原地。现实生活中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孩子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以哭闹、不吃饭、在地上打滚要挟父母,父母一方面太过心疼孩子,一方面害怕孩子的哭闹,于是妥协了。看起来似乎解决了問题,实则不然,孩子会觉得他这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他们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以后想要做什么都会以哭闹的方式寻求家长的妥协。如果我的孩子想要采取这种方式达到他的目的,我不会妥协。他哭闹的时候,我会让他先哭上一段时间,然后再以“我们先去吃饭了,如果你哭好了就跟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如果没有哭好,那你继续哭着,下一顿再吃”类似的话跟他表明态度:我们不会同意你的要求,也不会因为你哭闹而妥协。经历过一次两次这样的事情,他会知道哭闹是拿不到想要的,他会慢慢放弃这种想法。

花蕾需细心浇灌方可绽放,人须用心教育方可成材。孩子的成长,不是只靠学校制度的约束、老师教学的管理就能完成的,家庭教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充分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以后更好融入社会,与人相处,回报社会。孩子这朵花蕾,家长须得悉心浇灌,方可绽出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1]宋亚玲.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1):86-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