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孔燕
摘 要: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可谓是博大精深、绚丽多彩且独具特色,它是云南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结晶,也是云南各民族热情奔放、真诚勇敢的写照。其中傈僳族民族精神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灿烂绚丽,我们不仅要去欣赏她,更要在实践中体会她的精髓。
关键词:傈僳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一、刀杆文化中“敢闯敢试”的精神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敢闯敢试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相传,明朝年间,兵部尚书王骥率大军三征麓川,大获全胜;之后,为巩固边防,在腾越司设下了8关9隘、36兵站、72哨卡;后来,王骥在某年二月初八被奸臣所害,当地傈僳族为了纪念王骥,所以把上刀杆活动选择在他的忌日进行。“刀杆节”是傈僳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其活动的中心内容就是“上刀山,下火海”①。
刀杆节是僳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更是僳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节日中,原始信仰的内容已被展现健康新颖的唱词和丰富的手上舞蹈动作的“跳嘎”所取代,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性。这一古老而又奇特的刀杆节,它不仅保留了先祖敢上刀山下火海誓死保卫边疆的勇敢精神和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艰难历程,还保持了与全国各族人民大血肉联系。在文化的传承发扬过程中,向人类文明成果靠近的同时不断地学习先进文化和理念,敢闯敢试,在理论与实践中寻求民族发展的新思路。不盲目的跟风,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华民族是一体,天下傈僳是一家,傈僳族這中精神团结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进步、繁荣,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统一。
二、歌舞文化中“统一和谐”的精神
傈僳族舞蹈因地区不同而异,怒江流域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竖笛(与羌笛相似)、横笛、琵琶、二弦、西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比亚”为舞蹈伴奏。舞蹈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更多的随乐曲名称而定。每逢节日、播种和收获后,人们都要跳被称为“迷依刮克哦”的自娱性《生产舞》。这个舞蹈据说产生于17世纪,当时的傈僳人还处于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时代,舞蹈只能以模拟各种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傈僳人学会了务农,渐渐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进成为表现农务的《生产舞》。在圆圈舞蹈中,人们以各种模拟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而且至今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段模拟动物的“打猴子舞”,为舞蹈增添风趣。这个舞蹈没有任何的伴奏与伴唱,完全以舞者全脚掌跺地作舞的声音为舞蹈节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②傈僳族歌舞是傈僳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只要弹拨乐器“弦子”一响,从儿童到老人都会翩跹起舞。在弦子弹奏者的领舞下,人们围圈起舞,舞蹈中有表现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模拟性舞姿,也有抒情舞蹈。
圆圈舞表现出的集体舞蹈形式需要舞者的步调节奏统一和谐才能表现出优美的舞姿。这也是我们民族团结统一,热爱和平的象征。面对新世纪多元文化的大局面,发扬它所蕴含的和谐统一的民族精神是很重要的,一个民族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高度的和谐统一。
三、木楞房建筑文化中“简朴稳固”的精神
世界上的狩猎民族大部分是不断迁徙的民族,遷徙的方向都是往森林密集、人际罕至的地带,狩猎民族有一个总体特征是不善积蓄、不事房产。当今分散在中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家的傈僳族,虽然基本结束了迁徙,但漫长的狩猎和采集的历史决定了傈僳族建筑简易、美观、实用的特点。傈僳族有狩猎民族的传统特性,同时也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具有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他们的美学原则和审美传统在建筑之中也有所体现。在灿烂的傈僳族建筑之中,维西傈僳族的传统建筑可以算一支独具魅力的奇异之花。
竹木结构是维西傈僳族建筑的基本特点,当中又以木楞房最为典型。傈僳语称木楞房为“度伦恒”,由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圆木去皮、晒干、抛光后垒成长方形,一层四根,楔接成一个整体,垒高至二米五左右,搭成人字型屋顶,上盖衫木瓦板。傈僳族工匠建造木楞房时,是有统一的长度单位的,这个单位叫“博”。一“博”等于一米六,一般的木楞房长边为“尼博来拔”,意思是两“博”半,在傈僳族工匠中,这一单位的统一令人惊奇,笔者曾经用现代丈量工具丈量过一所居住过三代人的旧木楞房(推算至少有80年的历史),结果刚好是四米,精确到一厘米。在建筑活动中,只要告诉傈僳族工匠要建几“博”的木愣房,都能够达到误差小于3厘米的建设精度。这个数据的丈量,他们是通过自己的臂长、掌长进行推算后完成的。因此直到今天,傈僳族木匠进山砍伐建筑木材时,没有谁会多此一举随身带着丈量工具。③
但是木楞房却非常的稳固,可以住几代人,历经几十甚至上百年,无论刮风、下雨、甚至强烈地震都无法改变它的结构。也体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待生活的态度,做事的稳重。在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形态之下,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这分稳固,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速度和效率。另外,木楞房的简单、实用、朴实的风格一直没有改变,这与傈僳民族适度、自由、讲究实效的性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人素来有勤俭持家的传统,做人就应该尽心尽责,勤俭节约,脚踏实地,稳中求胜。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酒文化中“同心同德”的精神
僳傈族的“同心酒”,其文化内涵之丰富,是云南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代表。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傈僳人民性格豪爽,开朗大方。“同心酒”作为傈僳人家喝酒的独特方式是有其原由的。傈僳人家自古居住分散,迁徙频繁,加之常年累月居住在大山峡谷间,一旦相聚在一起,就要用酒和歌舞来表达双方的深情厚谊。特别是用“同心酒”的饮酒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的是傈僳族对亲朋友人的深情,表示大家“同心同德”。
“同心酒”不是简单的量的迭加,讲究循序渐进、情意渐深的喝法。第一杯“交杯酒”,这是初结友谊的相识酒。宾主各用右手端一酒杯,手肘互挽成环,将自己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多人同饮时则各人右手端酒与他人左手交叉互挽,依次围成一个圈,同时饮干自己杯中之酒。第二杯是友情加深的“畅杯酒”。宾主面对面地端酒碰杯后,两杯始终相连,两人同时缓缓侧转酒杯,边转边喝,直到两杯逐步转动九十度,杯底相合,其寓意为情投意合,不离不弃。第三杯“同心酒”,是至情至性的结盟酒。主客双方备用一只手搂住对方肩头,用另一只手同端一碗酒,腰略弯使两人脸贴脸、唇挨唇地同饮碗中酒,直到面仰酒尽,以一滴不漏为佳,其寓意为同心同德,永不变心。④
“同心酒”是傈僳同胞创作的一支动人的“友谊三部曲”,其生动而直率的“肢体语言”,是他们热情好客、豪爽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有话不说用酒代,干言万语在酒中”。如今傈僳族同心酒的意义不断提升、创新、完善,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时尚而文明的喝酒方式,成为傈僳山寨迎接游客必不可少的礼仪。不仅如此,“同心酒”还俏然走出了山寨,被“移植”到了许多城市的“大雅之堂”,成为人们时常运用的交际禮仪。
这正是傈僳族对待亲人朋友和客人同心同德的体现。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和信任。酒文化如此,做人做事更应如此。对待家庭同心同德,对待民族同心同德,对待事业同心同德,对待国家同心同德。中华民族同心同德,不骄不躁,有事商量着一起干,没有干不成的事。
五、服饰文化中“崇尚自然”的精神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并首先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认知和处理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族群文化生成的类型特征及其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走向。傈僳族服饰文化,提炼服饰文化的核心理念,也离不开人类文化发展的这一逻辑和历史的起点。僳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大麻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僳僳族叫它“麻布衣”。但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僳僳族因气候的差异服饰颜色也各不相同。白僳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长裙,戴白色料珠;黑僳僳妇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长裤,腰系小围腰,缠黑布包头,戴小珊瑚之类的耳饰;花僳僳妇女喜穿镶彩边的对襟坎肩,搭配缀有彩色贝壳的及地长裙,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男子服饰最早模拟喜鹊的颜色与样式,称喜鹊服。上衣是麻布短衫,下穿及膝黑裤,缠黑布包头。僳僳族男子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羊毛彩带,肩背革制箭包、砍刀等物。⑤
服饰从选材用料上取之于自然,设计和配饰来源于自然。服饰中充满着多姿多彩的自然元素。崇尚自然,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傈僳族那里早已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愫或民族集体潜意识,它是世世代代傈僳族对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及其对象化活动方式和经验的积淀及其遗传,是他们体验和感悟自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先天禀赋。在傈僳族族那里,崇尚自然、珍爱生命,就像吃饭、喝水那样自然而然,不必理论、不必言说,完全熔铸于其民族心灵的深处。在面对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的自然元素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理念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元素,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更需要崇尚自然,顺其规律,可持续发展,这样才更有利于民族的传承和发扬。
注释:
①百度百科,名词:傈僳族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
②傈僳学刊,第一期。傈僳族特色旅游文化开发探析。
③维西傈僳族建筑,李贵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ecb500100g2s1.html.
④怒江旅游杂志,第32期。傈僳族同心酒 35页.
⑤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第03期。谈傈僳族服饰文化意蕴,何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