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城市书香空间打造“人文宁德”

时间:2024-05-04

徐方

摘 要:推进宁德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是弘扬闽东文化之光,打造“人文宁德”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人文宁德提高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情况的分析,指出构建城市书香空间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参与、百姓融入其中”的城市书香空间的构想,实现从“经济城市”向“人文城市”的转变。

关键词:人文宁德;公共阅读空间;书香空间;图书馆;书店

“人文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人文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注重文化建设,培育人文精神。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手机上网的普及,拿上一本书慢慢品味的生活方式似乎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更多的是人们在各种时间各种场合不断地刷朋友圈、看抖音,即使参与阅读也多半是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碎片式“浅阅读”。而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等公共阅读空间的存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这种“浅阅读”的文化现象,引領人们向高质量阅读生活行进。推进宁德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是弘扬闽东文化之光,打造“人文宁德”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人文宁德提高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宁德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情况

近年来,宁德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渐显现。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国营机构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开拓公共阅读空间,民营机构也逐渐进入这一领域,使得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得到快速发展。截至到2017年底,宁德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0家,国有实体书店18家(以新华书店为主),民营实体书店47 家、外资1家、其他12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2个、村级农家书屋2133个。

宁德市现有的10个公共图书馆中有1个市级图书馆,9个县(市)区级图书馆。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开展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仅有一个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三个馆被评为二级图书馆,五个馆被评为三级图书馆。

截止2017年底,我市民间公共阅读书屋、书吧、书店等共60家,其中经营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有12家。他们经营方式灵活,具有创新理念,能够结合市场热点发展服务项目,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构建城市书香空间面临的阶段性问题

宁德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为构建城市书香空间打造“人文宁德”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发展城市书香空间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阶段性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缺乏

1.政府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宁德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2017年政府用于投入文化事业的经费为1亿元,虽然比2016年增加了35%,但仍仅占当年财政支出的0.34%。以宁德市图书馆为例,每年列入市财政预算的新馆运行经费仅50万元,不足以保障全馆免费开放所产生的水电费和物业管理费以及设施设备维保维修等费用。2018年市财政安排200万元的专项购书经费,然而此项经费开支并未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因此市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2.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我市10个公共图书馆共有66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仅3人是副高职称,没有正高职称,高级职称比例仅为4.5%。同时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人员编制紧缺的问题,以宁德市图书馆为例。宁德市图书馆建筑面积12151平方米,现有人员编制数10个,实有工作人员18人。按照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的确定,应以所在区域服务人口数为依据。每服务人口1万人-2.5万人应配备1名工作人员”。宁德市的图书馆按服务全市289万人口应配备116-289名工作人员,而我市10个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总数为73人。工作人员数量缺口较大,人才缺乏,使得图书馆无法做到完全开放,目前全市10个县市公共图书馆均无法在晚间开放,影响场馆发挥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

(二)公共阅读空间拥有量少,供需矛盾突出

1.公共阅读空间拥有量少,单体规模不理想

宁德市公共阅读设施建设面临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发展程度不高等问题。目前宁德市公共图书馆平均拥有量约为29万人一座,而联合国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公布的公共图书馆拥有量标准为 3 万人一座。

除公共图书馆外,我市78家实体书店中经营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仅有12家;拥有的2133个村级农家书屋虽数量可观,但书屋基本处于无人管理无人借阅的状态,实际使用效果不容乐观。

2.供需矛盾突出,影响场馆使用效率

宁德市公共图书馆不仅存在人均拥有量低、单体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而且存在明显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极大地影响图书馆的实际使用效率。服务时间供需错位主要是针对上班族和学生而言:在周一至周五他们的上下班(上下学)时间与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几乎同步,而在下班(放学)后各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基本闭馆,且在每日晚上六点后均不开馆,上班族和上学族无法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三)公共阅读空间发育程度不高,市民参与度低

1.公共文化设施认知度低,使用频率受限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发展要以服务广大市民为其主要目的,而要服务市民首先要被市民所认知。今年的7月17日在我市蕉城区人民政府网曾做过一次《关于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网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47.66%)的市民不知道我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且有63.55%的市民偶尔去或从来没去过我市的图书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可见,市民对我市公共文化设施认知度低,使得各个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低,降低了社会服务效益。

2.公共阅读结构性失衡,成年人参与度低

目前,我市公共阅读空间参与主体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成人以陪伴为主,自己主动参与的较少。在各个公共阅读空间呈现亲子阅读市场火热,而成人独自阅读偏冷的倾向。无论是宁德市图书馆一楼开放式的亲子阅读区,还是宁德学友书屋少儿区,都是宁德市最为活跃的公共阅读空间。反观宁德市图书馆的二、三楼成人阅读区却门可罗雀,很少有人参与阅读,民办的阅读空间甚至没有专门设置成年阅读区域。由于阅读主体的结构性失衡,成年人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都很低,因此书香城市建设的重要主体缺失。

三、构建城市书香空间打造“人文宁德”

构建城市书香空间打造“人文宁德”,必须建立“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参与、百姓融入其中”的体制、机制,使书香溢满城市,让城市空间富有人文关怀。

(一)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加快阅读网点建设

1.加大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保证场馆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作为市民最主要的阅读空间之一,目前普遍存在經费不足的情况,各级政府要将公共图书馆的投入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每年适当加大财政投入的比例。在完成公共图书馆实体建设后,努力确保资源建设费、设施维护费和人员经费足额及时到位,最终保证公共图书馆正常运转需要,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效率。并且每年为馆内工作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如安排馆内专业技术人员去发达地区(如苏州、嘉兴等地)学习办馆的先进经验,在提升专技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场馆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建议政府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打造成为百姓身边的图书馆和阅读区,发挥文化中心服务周边百姓的功能作用,成为推动书香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重视现有村级2133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书屋模式,开展适合百姓需求的各项活动,真正发挥农村书屋的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2.引导民间实体书店发展,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度

民间实体书店的发展,为宁德市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政府要引导、鼓励、支持实体书店的发展,在政策、资金、税费、占地等方面给予阅读网点建设必要的扶持,引导实体书店向阅读推广等方向转型。民间实体书店要适用市场发展需求、引导市民开展积极向上的阅读活动。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读书文化活动,参与“世界读书日·海峡读者节”和“书香宁德”全民读书月等活动。积极开展主题演讲、经典诵读、读书征文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以专题活动带动文化消费需求。把阅读的柔性需求变为文化消费的刚性需求,不断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

3.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提高市民阅读便捷性

读书可以随时随地,不分时机不分地点,因此小型24小时图书馆正在各个城市兴起。政府可考虑加大投资建设小型24小时图书馆,满足市民阅读便捷性的需求。可在万达、宝信、财富广场等闹市区、各个公园内和各3A级以上景区内投资建设集办证、查询、预约、借书、还书、续借、缴纳逾期费等功能为一体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建立多元阅读空间

1.建立百姓捐助、图书共享新模式

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当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看书、读书、收藏图书,而每个人的住宿空间却是有限的,当收藏的书籍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有必要为其寻求一个好的去处,一个能继续发挥书籍价值的去处。建立百姓捐助,政府支持的图书共享新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发挥书籍的价值,让书籍发挥最大的共享效应。这种新模式就是由政府提供一个共享图书收藏和阅读的空间,让有条件捐助图书的个人捐助自己的图书,存放在指定的空间,捐助人必须让出图书二次使用权,即允许他人借用图书。这样能让更多的藏书人分享自己的图书,同时也能共享到其他人的书,不仅最大化实现了藏书的价值,而且能够实现它的社交功能,即用书来交友。通过这种政府搭台、百姓捐助的方式,给市民提供一种免费借阅海量图书的机会,达到共同建设书香城市、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

2.鼓励多元投入、筹建综合体阅读空间

城市综合体,是市民社会交往活动的中心,也是人流最为密集的场所。在城市综合体中嵌入阅读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书香城市建设的发展。政府要鼓励多元化投资方向,筹建城市综合体阅读空间。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就已经与国内各大商业综合体开展类似合作,即在MALL里开办分馆,设立综合性的阅读空间,为各类人群提供阅读服务和其它公益服务,这种分馆的利用率甚至高于其它社区分馆。在我国也有部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与商业综合体开展这样的合作,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市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内成功的做法,探索“图书馆+商业中心(城市综合体)”模式,积极与万达、联信财富广场等商业中心合作,开设商业中心的图书分馆,为商场里熙攘的人群提供公共阅读地点,增加公民阅读机会和阅读空间,延伸图书馆阅读空间服务的优势。

(三)引导市民共同参与,营造城市书香氛围

1.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认知度

政府需要加大对本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文化设施的认知度。首先,需要大范围地向市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可由市文广新局联合区文广新局组织一支阵容强大的宣传队伍,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活动。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并利用政府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发布各项活动预告,向广大市民宣传图书馆、新华书店等机构开展的读书、讲座等各类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

2.引领亲子阅读发展,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为鼓励家长加入公共阅读空间读书学习活动,图书馆、民营书吧等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符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引领亲子阅读健康发展,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使家长在活动中放下手机,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阅读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开设亲子阅读专栏、专题节目,不时发布优秀推荐读物,广泛开展书评、导读等活动,以此起到以小带大、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促进成人阅读,营造城市书香氛围。

(四)努力建设“人文宁德”,争创省级书香城市

“人文城市”建设是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人文宁德”,争创省级书香城市示范市,是宁德市从“经济城市”向“人文城市”转变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重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视城市文化资源保护和挖掘,加大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形成设施完善、管理科学、使用有效的公共文化管理体系。其次,要大力培育市民人文意识。大力宣传闽东文化之光,培育市民对闽东文化的认同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市民的人文意识。建议每月举办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阅读活动,如精心打造为期一个月的“名人读书节”、每月向全体市民推荐1本好书等活动,并投票选举出“最佳阅读基地”、“最佳推广使者”等。倾心塑造“宁德讲坛”活动,邀请名家大师举办讲座,传授传播优秀文化理念。再次,要突出城市特点,坚持品牌带动,在全市形成深厚的书香文化氛围。最后,要建立健全“人文宁德”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议政府把“人文宁德”建设列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以提高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城市书香建设的步伐,实现“人文宁德”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以更大的热情争创省级书香示范城市。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文化文物暨文化市场统计资料汇编[G].福建省文化厅.P104-P123

[2]刘士林.为什么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N].光明日报,2014 -05-19(07 )

[3]刘颖.全民阅读背景下构建书香城市的实践与思考---以揚州书香城市建设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10):115-118

[4]刘艳.基于_InLibrary_视角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侧改革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06:64-71

[5]李国新.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新趋势[J].公共图书馆,2016-09:02

[6]刘道兴.从经济城市到人文城市[J].河南科学,2014-06:925-929

[7]师丽梅.城市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服务新走向---以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17(05):97-105

[8]熊太纯.城市综合体的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者研究,2017-03:05-09

[9]福建毛立平微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8fba680102wpak.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