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探究

时间:2024-05-04

苏达

摘 要:新时代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抓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以企业实践体验为平台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以完善考评机制为动力助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培养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上、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1]。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新型产业大军的重要培养基地,应适应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根据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的新标准,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新要求

(一)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立德树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这既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也是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立志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要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追求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做德艺双馨大国工匠;要有干事创业的奋斗精神,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做自强不息的时代新人[2];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做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推进,推动着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3],同时也推动着社会人才需求向创新型、智慧型和高端型转变。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呼唤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为打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品质。

(三)现代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

企业家最看重员工的哪些素质?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曾说:“在寻找可以雇用的人时,你要寻找这三种品质:诚实、智慧和精力。前不久我院课题组开展的《建筑业企业用人情况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企业最看重的员工素质是:道德品质、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少数学生不能吃苦,不愿加班,频繁变换工作岗位;责任心不够强,做事不够细致,工作质量不够高等。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开设缺乏统一规范

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在教学计划上缺乏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单一。一些高职院校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唯一渠道,对心理健康、礼仪修养、企业文化、艺术修养等素质教育课程只是选择性开设。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课时明显不足。

(二)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优

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师兼职多、专职少,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学校行政人员兼任的思政课和职业指导课教师,一类是由语文等课程转型的文化课教师,一类是音体美课程教师。这三类教师一般没有经过专门转岗培训,专业化程度不够高,同时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而教学上照本宣科或是空洞无物,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不能激发学生对提升职业素养的热情。

(三)学校文化软实力不强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优势。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来看,除少数企业行业办学的院校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外,其他院校人文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主动对接行业企业要求。一是过于追求建筑物和教学设施的高大上,不能很好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文化内涵不足,设计品位不高;二是没有将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效地融入院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形成校企互融的校园文化特色。

(四)职业素养水平缺乏科学考评

目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等显性要素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等隐性要素的考核。一是考核方式单一,一般采取应试教育模式的纸质化考试或上机考试,学生职业素养仅凭一张试卷定高低;二是评价的主体单一,仅限学校内部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没有考虑专业学科教师、顶岗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三是考核形式单一,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关注不够,职业素养教育质量评价相对滞后。

三、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新举措

(一)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从业者职业素养的最高境界[4]。针对部分学生不能吃苦耐劳、奋斗精神缺乏、精品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要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深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其次,要通过开展“劳模和工匠精神大讲堂”等活动,厚植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生长土壤,诠释工匠精神内涵,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时代特征,理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对于制造强国、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进而激发学生求知学艺,创新进取,勇攀高峰,最終实现技能报国的人生目标。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抓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高职院校生源有两个特点,一是录取分数线较低,学习基础不牢;二是大部分自农村地区,家庭环境不优。在社会一般人看来,高职学生是一个整体素质不高,自我约束力欠缺的群体。直接导致学生自我定位不科学,价值取向不正确。具体表现为纪律观念淡薄,缺乏理想信念;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基于此,要通过开设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找回发展自信;帮助学生认知职业,提高对就读专业的认同度;帮助学生合理定位发展目标,激发学生求知学艺的内在动力。

(三)以企业实践体验为平台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针对职业素养教师对企业文化缺乏体验或体验不深的现状,各院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践制度,落实好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和公共课教师社会实践计划,并将教师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条件,推动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广大教师要主动争取到企业学习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情况,熟悉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操作规范、职业素养、文化制度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四)以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丰富素质教育课程资源

开发职业素養校本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以坚持国家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依据校情、学情和专业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与补充拓展,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互映衬。各院校的专业系部要根据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整合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礼仪修养、企业文化、就业创业指导、艺术修养等课程内容,组织开发具有鲜明特色职业素养教育读本。

(五)以完善考评机制为动力助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

要完善评价标准,将思想品德、人文底蕴、职业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要素作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内容;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将评价主体由院校(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学科教师)拓展到顶岗实习单位和学生本身;要建立激励机制,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水平作为衡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的重要内容,推介一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创新的先进典型。

(六)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首先要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一批文化内涵丰富、做工精美的人文作品;其次,要围绕培养学生职业理想,提炼出系部的工作理念、系部精神、培养定位,连同专业名师的“导师寄语”呈现系部教学楼内;第三,要引入现代企业文化制度,将企业“7S”管理理念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和学生生活等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第四,要融入企业元素,建设校企文化长廊,开设校企合作专栏,展示合作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以及优秀企业家名言,促进校企文化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全林.立德树人围绕“六个下功夫”发力[EB/OL].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809/t20180915_1221801.html.2018-09-15

[2]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系列评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EB/OL].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809/t20180927_1236936.htm.l2018-09-27

[3]马树超,郭文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应坚持立德树人[EB/OL].http://www.chinazy.org/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aspx?artid=65429&cateid=1539.2018-01-06.

[4]苏建华.以工匠精神培育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7(06):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