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成 薛雷 甘彤彤
摘 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日新月异,互联网+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国家政策趋势下,供给侧改革的优势早已不局限于经济范畴。目前,农村存在互联网+教育供给紧缺、供给质量低下、供给体系空间结构的失衡(需求与供给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网络覆盖面小、学校网络基础设备条件差、投入使用效率低下,废置率高、较多中小学属于无网络,半网络状态、基于校讯通、翼校通等家校一体体验、交互、学习、交流模式处于空白状态等方面。这根源于农村互联网知识不普及、教学观念落后、网络建设成本高、对互联网+教育模式认同度过低等原因。因此,政府、学校、家庭必须主动做到应尽责任与义务,分别增强政府性投入,革新教学观念,分担网络成本,完善农村供需信息渠道等。
关键词:农村;互联网+教育;需求;供给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供给侧改革在各领域运用开来。我国农村互联网+教育需求旺盛,农村互联网教育供求矛盾更显突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问题尤为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网络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缺失了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平衡。也导致了大量农村中小学生需求的不断流失与外溢。因此,加强农村网络教育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发展农村学生培养教学的突破口。而改善互联网供给侧是其中的重难点。农村网络教育供给问题的总体局势十分严峻。以前瞻的眼光看未来的农村教育必要而有意义。
一、农村互联网+教育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网络教学供给问题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网络基础建设供给覆盖率、学校供给的教学设备条件、供给的质量、家校一体模式推广等方面。
(一)农村网络基础建设供给覆盖率低
1.从学校网络建设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学校网络资源供给严重紧缺。以中国电信为例,1.根据中国电信无线网络校园建设解决方案,对于所阐述的校园AP建设、用户分域管理、可控设备资源的优势等现代校园网络特征。农村中小学几乎完全匮乏。2.根据班班通—尚课解决方案,所具有的树状功能结构、百万资源备课中心、课件包(多页切换、云盘、空间等等)等。农村班班通废置率较高,甚至无法联网。3.根据翼校通产品解决方案,对于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的版本解决方法,基于网络的家校一体交流、学习、交互等模式,在农村中小学存在较少。4.关于教育云、云录播、微门户等教育媒体介质或信息入口等在农村学校尚未起步。
2.从农村家庭网络建设情况看,我国农村家庭网络资源供给严重匮乏。以红里村为例,1.根据划分片区的调研走访,五个自然村落的光纤分装箱刚建设起步,此前少有的网络只能通过废旧的电话线代以光纤传输,在偏远的自然村落受限制,至今无法分装网络光纤箱。
(二)学校供给的基础教学设备条件差
以红里村小学为例,虽安装了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但据我们了解,教学设施使用频率小,不能随时代更新变化,教学设备成摆设。资金不够,也没有足够的人力来维护。据中国教育部统计,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87%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城市学校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85%的农村学校实现互联网接入。全国配备多媒体教室272万间,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为63.6%, 78.4%的农村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经调研,刘店镇周围学校基本教学设备条件良好,使用率低。
(三)供给质量低
在与刘店镇电信服务厅经理访谈中中,偏远的自然村落,开通网络困难而耗时,将逐年逐步解决开通网络的难题。在沿公路平沿的村庄已完成宽带光纤箱的建设。经实地村庄测试,无线网络稀少,网速慢,体验较差。家庭宽带服务慢、效率低。农村整体网络用户少、费用高、服务品质低。互联网对教育产出效率不高,观念不深,认可度低。
(四)家校一体模式推广难
翼校通、校讯通、无线校园、微门户等需要持续的费用支持,政府性投入少、教学产出效率低、家庭观念陈旧、教学观念落后等制约了家校一体模式在农村的推广。
二、农村互联网+教育供给侧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我国农村互联网+教育供给侧存在诸多问题,我将从如下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阐述。
1.农村家庭对网络教育制约的影响:经2016年中国留守儿童大数据统计分析。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超过90%分布在中西部省份。截至目前,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30万人,占3.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31万人,占3.4%。有36萬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占4%。中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463万人,占全国总数的51.33%;西部省份352万人,占全国总数的39.02%。没有父母,家庭没有对孩子的网络教育输出,也缺乏对孩子网络学习的教育指导与管理。
2.农村地理环境对网络技术的制约:自然村落分布广泛、散落,无法组线并网。部分民族、山区环境偏远恶劣,对技术施工要求高。
3.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相比于城市农村开通网络实际费用更高,但农村家庭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家庭。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1-6月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61.84元,同比增长7.43%;2016年1-12月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同比增长6.2%。
以红里村为例,经调研,国家级贫困村网络开通用户量较少,置备电脑等电子产品少。问卷中,对于家庭投入成本不接受度为36.2%,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对于农村推广互联网教育广泛观点为家庭成本负担过重。在与刘店镇电信服务厅访谈中,网络建设成本高,人工服务费用高,50兆费用将在在百元以上。
4.农村教学观念不革新的制约,以红里村为例,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到关于互联网普及情况、满意度等数据发现,互联网教学满意度处于一般及不满意相对较高,多数孩子表示在学校接受网络课堂不普遍。
四、改善农村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思路
(一)从社会人群知识普及出发
在调查中期间,我们发现部分群众对互联网+教育不了解,一些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严重,绝大多数的农村群众不明白什么互联网+教育,对此也不是很感兴趣,对社会人群进行知识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对互联网加教育的宣传力度,清楚群众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根据群众所需提供相应的供给,达到解决供需之间结构的失衡问题的目的。
(二)从互联网公司降费提速或出台政策鼓励互联网+教育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教育结构调整,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改变单一结构供给,形成 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从而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化解当前存在的教育供需矛盾。提高供给质量,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互联网+供给侧改革作保障。不论是互联网运营公司降费提速或是鼓励互联网+的建设都会降低教育资金成本,刺激更多的学校家庭加入互联网+教育的阵营,有利于互联网+教育的全面普及。
(三)从政府出发加大农村小学、家庭网络建设
目前,教育资源在农村和城镇的分布不均,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农村网络建设不完善。对此《中国教育现代2035》指出未来教育要促进教育公平,解决教育发展不公问题。政府履行教育的职责,为满足农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网络的基础设施,全面普及互联网+教育模式,使每一所学校都有能力实施互联网教学模式,每一个家庭都的孩子都能够在网上学习。
(四)从教学者出发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贴合学生要求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单一,传统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体系。互联网+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从改善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出发,提高教师质量。优秀的老师能够制定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教育模式相结合,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黄艳.信息化支撑下教育供給侧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4):89-91.
[2]赵会利.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2):96-99.
[3]吴玲,刘玉安.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2):64-67.
[4]庞丽娟,杨小敏.关于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国家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0):12-16. DOI:10.3969/j.issn.1672-4038.2016.10.0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