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保健品微信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4-05-04

任冉

摘 要: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对营销模式的一种创新,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模式。微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大众消费的思维和习惯。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互联网企业都在其影响下开始调整营销策略,产品涉及各个领域。本文从保健品自身的特点,消费群体的特征及微信营销的优势来探讨微信营销在保健品销售上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保健品;微信营销;消费群体

一、微信营销简介

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一种网络销售方式。随着微信版本不断的更新,功能的完善,微信营销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分为微信个人号和微信公众号营销。微信个人号主要是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进行营销和推广。微信公众号主要利用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实现多层次、立体式的信息推送与服务。[1]

二、保健品的特殊性及消费群体的分析

1.保健品的概念。保健品分为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1996年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食品又称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根據我国实际情况及本文的研究目的,除特别指明外,本文中的“保健品”主要指保健食品。

2.保健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保健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食品,因此,保健品可以像食品一样用其他普通消费品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而药品只能在药店或者医院销售。其次,保健品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因此,食品在销售过程中不能宣传功能,但保健品可以。正是这样的特殊性为保健品的微营销提供了法律上的可行性。

3.消费群体的特征。目前保健品的消费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和都市白领。老年人消费群体的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数量庞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保健养生有着强烈且迫切的需求,凡是延年益寿的天然营养滋补品都倍受老年人欢迎。其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使用微信并用微信消费。这都为保健品的微信营销提供了可行性。[2]都市白领消费群体的特征:随着城市化加剧,城市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都存在着亚健康的状况,促使他们开始增强保健意识。而且,都市白领的收入水平相对比较高,再加上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已经全面进入移动时代。所以,都市白领是继老年人群体后又一大保健品消费群体。

从上述两大消费群体特征的分析可见,保健品市场巨大,全民养生的时代已到来,再加上消费方式的改变,保健品进入微营销渠道是必然的趋势。

三、保健品微信营销的优势

1.微信营销的优势。一是投资运营成本低。与实体经营相比,实体店需要支付店铺的租金,水电费,人工费等,与淘宝等其他电商平台相比,每年的平台推广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微信营销除去产品的费用,几乎是零成本运营。这为大学生、家庭主妇等低收入人群的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3];二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运营。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再次增加了微信营销的高效性。相对于PC电脑而言,未来的智能手机不仅能够拥有PC电脑所能拥有的任何功能,而且携带方便,用户获取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消费,而这会给商家的营销带来极大的方便,也有利于商家提供及时的服务与反馈;三是持续曝光率高。同其他方式相比,微信只要将客户加为好友,商户发的产品信息就可以显示在他的朋友圈里,再加上微信具有很强的提醒力度,如铃声、通知中心、角标等,因此通过微信所推送的信息,就会有持续的高曝光率;四是有利于维护老客户。众所周知,开发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维护老客户的。由于微信的受众人群更加精准,推送信息的高到达率和高曝光率,可以大大节省客户运营成本,更加维护企业和客户的关系,真正体现“情感营销”的精髓。

2.保健品自身的优势。保健品不是药品,是一种能调节机体功能的食品,必须要长期服用才能起到保健作用。因此,保健品是复购率非常高的产品。所以在销售策略上走的不是流量型而是情感营销型,这就体现了微信营销的优势。微信营销的基础是信任,是一种强关系,微信营销靠的是口碑传播及贴心的服务。随时随地的回访与关注正是保健品消费者所需要的。

综上所述,保健品行业是一个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在中国市场上更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拓展空间。无论从保健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消费群体的特征,还是微信营销的优势角度来看,保健品接轨微信营销是可行的,且必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徐林海,林海.微信营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1-4

[2]陈方丽.“银色浪潮”与老年保健品营销[J].江苏商论,2003(05):117-119.

[3]许宁,吴震瑜.保健品营销新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3):138-1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