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研究

时间:2024-05-04

李梦

摘 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而且发展非常迅猛。也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打破了以往企业通过银行、金融机构等的融资方式,为银行、金融机构、股票等开辟了新的融资方式,使其二者更好结合,改善了资金流动性差的缺点。资产证券化在2012年重新实施,说明其发展前景广阔,且是解决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金融资产;资产证券化;融资

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证券化主要分为融资证券化、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最早是由美国投资银行家莱维斯.S.瑞尼尔提出来的,最早出现在美国资本主义市场,其原理是“破产隔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的扩大,资产证券化得到了广泛应用及各行各业的认可。目前,各国并没有对资产证券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具体而言,就是对流动性差的资产、有风险的资产,通过其他方法进行重新分离、组合,转化为市场上流动性强、风险性低的资产证券。简单来说,就是同时满足资金供给方、资金需求方,给资金需求方提供了所需资金,给资金供给方提供了报酬。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包括传统的资产证券化,在此基础上,更扩展到与信用结合、与其他企业结合的证券化;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金融机构将收益的资产组合,保证原始投入安全性,将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其发展前景广阔,广泛运用于市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资产证券化是资产支持融资

一些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融资,这时投资方需要对借资方的信用、负债、企业能力、未来收益等进行调查分析,保证自己的原始投入资产和收益。重要的是要调查清楚借资方的抵押物、资金等,是否真实,能否在违约后及时变现,即借资方企业的负债具体情况。

(二)资产证券化对资产流动性的改善

银行、金融机构等的某些资产流动性差,不能够及时为企业所用,那么在一定的期间内,企业等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状况。资产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转变为流动性强的现金资产,极大帮助了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降低了资产的风险性,使投资方也获得了收益。

(三)资产证券化进行表外融资

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由于真实出售的资产转移实现了破产隔离,不会增加融资人资产负债的规模。这不同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融资,所以资产证券化是表外融资方式,可降低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

(四)资产证券化的灵活融资

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持有人根据“破产隔离”的原理,这种交易结构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将在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收入和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从中隔离,并结合成资金池。对资产进行分离、组合,通过股票、债券等出售,达到融资的目的,并不会增加融资人资产负债的规模。

(五)资产证券化是规模型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利率低于其他融资方式,利用其信用增级等方式,使投资者更好的选择资产证券,对于一些资产特别缺乏的企业或金融机构,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资产证券化融资相比其他融资方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风险等,为企业带来更高收益。

三、三個基本环节

资产证券化由资产重组、信用增级、风险隔离三个原理组成。具体如下:

一是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指企业的拥有者、支配者等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将其销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达到融资目的。

二是信用增级。信用增级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内部信用增级是指企业依靠自身资产防范信用损失。主要通过调整风险程度、抵押物及时变现的方式来增加信用级别。分为超额抵押、建立储备金等形式;外部信用增级结构中主要是担保手段,最简单的形式是通过保险公司提供保险。通过第三方来增加企业自身的信用级别。

三是风险隔离。风险隔离通过把企业存在的风险转移给有能力承担的企业,把资产发起人和发行人的资产进行分离,便利隔离资产不被其他债务影响,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导致所有财产损失。

四、资产证券化的结构

(一)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如图1所示。

资产持有人或债券持有人选择证券化的资产进行融资组成资金池,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通过其最大可能的降低风险级别,对原始权益人资产和证券化资产进行风

图1 资产证券化结构

险隔离,降低对证券化和权益人的资产影响。通过信用增级、信用评级提高其信用度及对企业的吸引力,使资产证券化更好的服务于市场、投资者。SPV通过合同约定,将证券销售给承销商,获得资金收入,将一部分资金支付给相关中介。SPV主要通过借资方的本息和现金流、监管借资方是否履行合约,抵押物是否可以及时变现来实施对资产池的管理。监督借资方按时对资金本息偿付,若完成了目标额后还有剩余,这些剩余资金作为回报返还给资产持有人。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

1.确定证券化资产,并组建资金池;2.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降低破产风险对证券影响,实现风险隔离;3.用资产真实出售方式购入资产;4.企业或金融机构等通过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两种方式相结合,增加信用等级;5.通过评级机构对信用增级的评价,作为选择购买的一句;6.将证券进行出售;7.购买方向资产持有人支付购买款,获得证券;8.管理优化资金池,并清偿证券。

五、资产证券化存在问题及主要风险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些大型公司具有多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很难依靠自身能力将不良资产于资金池重组,需要各部门、分公司、总公司协调合作,重新进行组包,改变不良资产现状,提高企业收益;降低融资成本和集团不良资产规模两方面同时实现有一定难度。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会选择不良资产证券,会影响资产池,继而影响到资产重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增大不良资产规模;投资者在投资时都会选择风险性低的证券,不良资产证券很难被使用,迫切把不良资产融入资金池,降低优质、不良资产的比例,阻碍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快速发展。endprint

(二)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作为新的融资方式,能够降低风险。而金融资产投资产品一般都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风险和收益相伴随。

一是交易风险。由于资产证券化在全国没有统一的定义,各国对资产证券化的规定不同,导致在融资交易时会出现交易风险;二是利率风险。证券在出售后,其利率会变化,导致证券价格发生变化。出售后证券价格可能会低于或者高于出售前,若高于,则代表资本亏损。因此,避免利率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利率制度;三是信息风险。信息发行人要及时准确的向投资者提供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级及证券持有人的经济资产、信用等资料,减少证券化资料的不准确性,使其更加完整、真实,便于为投资者在投资时进行正确的投资;四是法律风险。在当今金融资产行业中,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资产转让结构的方式和销售的真实性,由于法律对于一些交易条款没有完善、明确的规定,导致交易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及法律风险。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法律风险也将一直伴随,在伴随中不断完善。

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还存在这信用风险、制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资产证券化发展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且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关联。

六、對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建议

一是完善内部机制。分公司和总公司之前协调合作,需要完善内部的考核机制。帮助子公司扩大收益,完成计划收益甚至是更加多的收益,同时子公司也回报给总公司一定资产;二是表外与表内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把表外、表内资产证券化相结合,使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有效变为优质资产证券化产品,降低了不良资产规模、企业成本,弥补企业融资局限性;三是完善监管机制。融资时会涉及到多个部门,为避免腐败现象的产生,需完善监管机制,在资产融资时公平、公正、公开,有效避免了风险偏好等问题,推动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和应用。

七、总结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是融资的新方式,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资金配置效率、资产回报比例。通过对不良资产证券进行分离、重新组合等,降低了不良资产风险,为资产证券化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转型。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广运用,资产管理公司在创新融资时,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企业的融资结构。在每次融资后总结经验,结合资产证券化的杠杆原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可加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保持收支平衡。

参考文献:

[1]李鑫胤,万君康,刘波.资产证券化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27-31.

[2]陆紫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6(8):61-63.

[3]陈华.浅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主要法律问题[J].甘肃金融,2004(5):54-56.

[4]杨立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金融会计,2015(8):23-27.

[5]何力军,宋鹏程,邹震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资产出表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15(1):54-58.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