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晓璇
摘 要:心理因素影响着演奏的效果,其是钢琴演奏的核心和动力,是决定钢琴演奏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现场表演过程中心理因素直接决定了演奏的成败。本文在充分认识心理因素对钢琴演奏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演奏效果的不良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法,引起钢琴演奏者对心理因素的重视,为其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因素;重要性
钢琴演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在技术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演奏者在上台之前都经历过刻苦的训练,以在台上完美地展示成果。然而在演奏中,演奏者常常会出现记忆“卡壳”、手心冒汗、肢体僵硬、心跳加速等不良的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反应的出现大多是由于演奏者的心理失调或存在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生理产生了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直接造成了演奏失误,导致演奏者的表演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钢琴演奏的好坏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弹奏技巧、良好的个人修养,还需要较强的心理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
一、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良好的钢琴演奏由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构成:音乐的流畅和良好的整体感。演奏中的干扰因素会对音乐的流畅造成很大影响,不仅会影响演奏感情的表达,甚至可能导致音乐中断。我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技术不熟练,练习不足,乐感差,却很少考虑心理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能力具有复杂的结构,它不单指某一种能力,心理控制也在我们所说的“能力”范畴之内。心理控制是一种无形的基本功,在教学训练中往往被忽视。如果不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演奏怯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不能及时对干扰做出反应。所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奏者演奏的基础。
心理素质是人们对思想情感的控制与调节。一方面,演奏者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情感。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如果想要在演奏中完美地展现自己,形成良好的心态是最基本的。相反,如果演奏者在演奏中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无法调节自己的心态,就不可能将演奏技巧、情感展现出最佳水平,也不可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演奏者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管在演奏前、中、后都需要保持放松的心理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演奏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大大提升作品的完整度。所以,心理控制也是钢琴练习的一部分,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应成为钢琴教学的一部分。
二、钢琴演奏中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
钢琴演奏过程中不良心理因素影响演奏者,会使演奏者无法表现最佳的演奏效果,或者使演奏者出现记忆混乱或者中断的现象,最终影响演奏者的正常发挥。笔者根据自身的演奏经验,综合观察了解其他演奏者的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描述,总结了以下几点导致钢琴演奏失败的原因。
(一)紧张导致记忆中断
面对众多观众演奏,很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紧张对钢琴演奏效果的影响可以根据紧张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种:第一种,适度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紧张不仅不会影响演奏的顺利进行,反而会使演奏者集中精力,使演奏者正常甚至超常发挥;第二种,过度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紧张会使演奏者主次不分,影响演奏者思维,使演奏者出现记忆中断,头脑一片空白的现象。钢琴演奏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演奏者不仅要清晰记住乐谱和指法,还要掌握乐谱表达的感情,控制演奏的速度,在多方因素的协调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错漏。因此,把握好紧张程度,将紧张程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演奏因为紧张过度导致失败。
笔者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的儿童演奏,总结出紧张是儿童演奏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有的儿童在紧张的环境中可以超常发挥,可有的儿童却会发挥失常,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把握好紧张的程度,将面对的困难扩大化,导致演奏过程混乱。所以,要顺利完成钢琴演奏,必须要学会控制情绪,弱化紧张情绪,减少紧张情绪对演奏者的影响。
(二)平时训练不足
平时训练不足是导致演奏失败最常见的不良因素。“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老话是对钢琴演奏的真实描绘,因为钢琴演奏专业要求高、技术性较强,通常情况下,需要演奏者在台下花大量的时间训练,从琴谱的记忆到不同曲目弹奏过程中的技巧领悟,都需要演奏者花时间去掌握。许多演奏者平时训练时不刻苦,导致演奏出现问题,到头来反倒怪运气不好。只有在平时下足苦工,熟练掌握演奏曲目,使其烂熟于胸,树立自信心,才能达到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不仅可以顺利演奏曲目,还可以为下次演奏的顺利进行积累有利的舞台经验。
将学习钢琴演奏时间相同的儿童进行比较,会发现儿童演奏效果的好坏与平时训练的时间成正比,除去天资因素,依照儿童演奏效果的好坏可以明显辨别练习时间的长短,练习时间短的儿童在演奏过程中容易出现停顿、中断、错弹、漏弹现象,这也是一般儿童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因此,想圆满地完成钢琴演奏,必要的平时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三)缺乏实践经验
演奏技巧的积累是平时努力训练的结果,演奏者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是一个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演奏者的演奏都是建立在一定环境因素基础上的,演奏者的演奏心理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然而环境因素又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是每个演奏者所必需要经历的过程,因此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弱和速度直接影响演奏者的演奏效果。许多演奏者由于新环境的影响,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的设备,又面临着来自其他演奏者的压力,很难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因此,演奏者需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少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演奏失误的可能性,为演奏成功提供保证。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儿童钢琴演奏的效果与兒童学习钢琴的时间正相关,这不仅仅是由于学习时间长的儿童比学习时间短的儿童积累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时间长的儿童拥有更多上台演奏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更丰富的舞台经验,在舞台演奏过程中可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然而学习时间短的儿童在初次登台或者前几次登台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怯场,可见舞台经验是保证钢琴演奏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endprint
三、良好钢琴演奏心理的培养
良好的钢琴演奏技巧的获得离不开成熟的钢琴演奏心理。钢琴演奏的效果是熟练的演奏技巧的最好证明,良好的钢琴演奏效果表现为演奏者对演奏曲目的掌握程度与演奏者心理成熟程度的结合,同时还表现为较高的钢琴演奏技术与良好的音乐素养的结合。
(一)做好奏前准备,充实自身信心
一场成功演奏的呈现需要的是演奏者通过勤学苦练进而熟练地掌握演奏技巧。熟练的技巧是树立信心的必要条件,如果演奏者对于一场演奏缺乏充足的准备,那么产生紧张的情绪,沉重的心理负担是不可避免的。
一首钢琴曲的完美呈现,学术界普遍认为需要四个阶段的训练,识谱视奏、技术攻克、情感处理、熟练演奏,演奏者根据各个阶段完成不同任务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将演奏的基础性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认识定向阶段。这个阶段演奏者需要完成的是对识谱视奏这项技能的掌握。演奏者在对整篇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作品的整体脉络、准确完整地完成作品的演奏任务,并且通过不断的训练,在演奏中调整自己的演奏节奏,最后达到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在看乐谱的同时在脑海中清晰地反映出乐符在键盘上的位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演奏出乐谱,通过练习达到准确性和连贯性的统一。
第二,情感处理阶段。对乐曲进行诠释不仅仅是技巧方面的工作,更要了解作者借助乐谱完成的情感表达。这就要求演奏者充分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音乐理论,做好演奏前的准备工作,分析音乐作品的乐曲结构、织体的运用,以及作品展示过程中和声的配合,深刻分析作者的作品意图,以表达作者在音乐中寄予的情感为主要目标,将手指作为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重视声音想象力的培养,进而使情感在音乐演奏中自然流露。
第三,熟练演奏阶段。这一阶段是对演奏技术要求最高的阶段,演奏者在成熟的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起一种强烈的自信心。作品展示过程中,要求演奏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排除所有的杂念和干扰,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切都为手指在键盘上的准确敲击做准备。值得强调的是,科学的乐谱记忆方法的运用将是完成乐谱演奏与乐谱表达的重要桥梁。
(二)进行心理控制,提高心理素质
在钢琴教学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学生都会在教师教授过程中,慢慢形成钢琴演奏心理素质。毫无疑问,钢琴演奏心理知识教育是塑造钢琴演奏者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要注重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对某项心理素质进行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最终达成培养该项心理素质的目的。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心理素质很多,这就要求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将钢琴演奏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保障心理素质培养的集中性、高效性和连贯性。
音乐记忆类似于普通的记忆过程,却又在难度上高于普通的记忆过程,它是音乐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通过乐谱识记—大脑对音乐信息的输入和存储,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行乐谱强化,而最后达到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取出所需要的音乐。音樂记忆与音乐演奏技巧的掌握是休戚相关的,熟练的记忆是演奏的基础,而流畅的演奏则是对记忆成果的检验,演奏者只有对乐谱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记忆,才能增强乐谱记忆,并最终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紧张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绪,只有通过演奏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找到产生紧张感的原因,进而重点克服,才能达到完美的演奏效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现自己的缺陷才能够更快速地提高自身演奏能力,最终趋近完美,并且在进步过程中不断体会演奏带来的乐趣。
(三)丰富舞台实践,积累应对经验
良好的演奏心理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舞台训练获得,在一些舞台锻炼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在一些类似于演奏会或者小型的汇报演出中,演奏者可积累经验,通过对演奏的参与和学习,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并逐渐适应自己在演奏前产生的各种情绪,不断稳定演奏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自己在演奏中能正常发挥自身的演奏水平,将自己长期刻苦的训练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舞台不断强化自己的演奏自信,在实践中提高对作品的驾驭能力,进而达到完善自身艺术修养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本研究将心理因素对钢琴演奏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几个心理因素,探寻克服不良心理的措施,为提升钢琴演奏效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1]黄立勤.演奏时紧张情绪的心理浅析[J].音乐探索,2007,(3).
[2]章伟丹.钢琴演奏紧张情绪的放松[J].艺术评论,2007,(5).
[3]刘瑜.如何控制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J].陕西教育,2009,(8).
[4]赖景琼.浅谈钢琴演奏心理的训练(下)[J].小演奏家,2005,(3).
[5]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6]中央音乐学院学部华乐出版社.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7]石英.放松——学琴的必由之路[J].钢琴艺术,2005,(6).
[8]王英.对音乐心理及意象问题的分析[J].音乐探索,2005,(1).
[9]黑格尔.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