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何以不再迷茫

时间:2024-04-23

蔡红建

【摘要】迷茫是所有刚踏入大学的新生们的一种普遍现状;大二、大三阶段,一些学生开始“混日子”,对大学“到底该怎么上”迷茫了;进入大四,面对尚不能确定的未来,不少毕业生再次陷入迷茫。社会各界要在大学生遇到困难和迷茫的关键时候拉一把、帮一下,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把握当下。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 迷茫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可能遭遇的迷茫,从大一到大四表现不一、程度不一

“青春不迷茫,何以叫青春。”迷茫,是青春的代名词,也是诸多大学生都会经历的阶段。2017年《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数据显示,当下大学生最困惑的10个主题词是:学习、职业、组织、日常、实践、自我管理、情感、精神与价值、烦恼、未来。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烦恼和迷茫,时间或长或短,程度或轻或重,表现不一。

迷茫是所有刚踏入大学新生们的一种普遍状态。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学习是大学生、家长、学校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困惑众多学生四年的问题。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摆脱了高考的重压,身心得到空前的“自由”和放松,加之距求职尚早,有的大一新生目标缺失。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自制力,学习上出现问题在大一新生中尤为突出。独生子女一代,习惯了被父母保护的生活,离开了父母的约束、中学老师的“监管”,面对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有的大一新生不知所措:面对数十甚至数以百计的学生社团组织招新,眼花缭乱,有的学生一下报了好几个,活动应接不暇,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参加下去;面对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生活习性不同的新伙伴、舍友,不知道该怎么相处;面对各种活动、聚会的花销,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一,不参加心里不安,参加经济上又不允许,十分矛盾。

大二、大三阶段,大部分学生熟悉了大学的特点,开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但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加上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管理不严、投入不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考试“放水”,一些学生开始“混日子”,“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课上发呆、睡觉、玩手机,课下看连续剧、玩游戏。进入大二、大三,看到周围同学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科研活动、实践活动,兼职、交友、考证等,有些学生缺乏自信,不清楚是不是应该参加、现在参与还晚不晚;看到花样翻新的校园贷、白条诱惑,别人消费随心所欲,“不贷白不贷”;看到现实中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太大,一些学生对大学“到底该怎么上”迷茫了,过上了“佛系”生活。

转眼进入大四,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为现在考研还是先就业今后再考研而迷茫,毕业班的课堂上缺课现象极为普遍,或考研复习、上辅导班,或外出求职面试、提前实习进入工作状态,考驾照等各类证书的也不在少数,以致耽误了正常的学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鱼龙混杂的招聘单位,一二线城市的生活“窘态”和家中的实际情况,是出国留学还是国内就业?是去基层施展才华还是在大城市打拼?是到体制内单位还是去创业?是“先骑驴再找马”还是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后的收入怎么还没有不上大学的快递小哥高?上大学到底是为什么?今后的人生旅程怎么走?面对尚不能确定的工作地点、职业岗位,不少毕业生犹豫、彷徨,再次陷入迷茫状态。

学业和自我管理是大学生遇到的最常见的两方面困惑,还有其他的心理问题因人而异,各阶段不一。大学生中流传的一句笑谈:“大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的时候,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的时候,知道自己知道”,形象地表达了大学生求知的四个阶段。

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多给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大学里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学生一迷就迷了四年,最后一无所获。在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给他们多指点一些迷津,使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帮助他们顺利成才,需要党和政府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家庭,特别是高校高度重视,共同努力。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背景下,要让人口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让人才资源成为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需要对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加强社会监督,加大招生违规处罚力度;要优化高校结构布局,对高校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现代职业教育,支持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围绕“四个服务”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要进一步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过多过滥的评估考核,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支持鼓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探索“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高校也要“放下身段”,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教育。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学校因学生而设。高校及其各级部门首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各体系。长期以来,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为了给学生求职提供“敲门砖”,个别任课教师的“放水”行为,破坏了大学的学风生态,给在校大学生,尤其给新生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从打造“金课”开始,推动课堂革命,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要鼓励高水平教授上讲台,他们的一句话也许会影响学生四年、乃至一生。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使广大教师在提升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素质方面下功夫,严格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学校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学生、深入班级,走进学生课堂、宿舍,走进学生活动,特别是大一新生,要帮助他们度过最需要关怀、释惑的迷茫期。教师要把学生成长放在心上,做“四有”好老师。要把高年级优秀学生、毕业生的成长成才经历和未能如期毕业学生的教训编成案例发给新生、讲给学生,发挥“过来人”的榜样作用激励学生。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使家长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度过迷茫期。学生的困惑有共性,也有个性,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帮助其走出迷茫需要对症下药。第一,要坚持不懈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迷茫彷徨,核心在于其缺乏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要历练其奋斗精神、真才实学,帮助他们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第二,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生目标不同,职业选择也不同。要用伟人先辈的事迹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和梦想。第三,要当好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引路人,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帮助大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学会选择、学会交友、学会管理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他们遇到困难和苦恼的关键时刻拉一把、帮一下。第四,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实践。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许大学生一时“找不着北”,难以走出迷茫,也许我们的各种措施难以及时奏效,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同时,不要让学生“宅”在宿舍,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练本领、找答案。大学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梦起飞的地方。走出迷茫,把握当下,大学四年会更加美好,青春会更加闪亮,人生会更加精彩。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参考文献】

①***:《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