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少菁
摘 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本人有几点体会,阐述如下:坚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教学全过程;用心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教育;坚持学以致用,有针对性进行德育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德育教育渗透;展示教师人格魅力,体现德育示范性。
关键词:德育教育;生物教学;渗透;改革
一、前言
中学生物学科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再次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导向,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因此,生物教学不仅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而且承担着相应的德育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二、坚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教学全过程
本人始终秉承“成人才能成才”的育人理念,注重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坚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道德品质可塑性强,是人的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人生阶段中他们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如:脾气暴躁、打架滋事、说谎、考试作弊、厌学逃学等等,因此,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指导,此时,寓德于教犹为重要。本人注重从教学备课、课程设计、现场教学到教学反思等各个环节,把德育教育与生物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备课中把德育教育的内容贯彻其中,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地讲出去,毫无痕迹地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渗透,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三、用心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中隐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小资料、“课外阅读”等有关内容,如初中植物学、动物学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教育;生理卫生中的计划生育教育;每本书的绪论及许多章节,都是“三热爱”教育的极好内容,可以进一步充实并写出相对稳定的德育教案,列为重点章节讲授。本人深深体会到只要细心挖掘,就能将德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又接受到德育教育。如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古今生物科学技术成就等知识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陆栖脊椎动物就有21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10;全世界高等植物有30多万种,我国的陆地面积不到世界的3%,但却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其中金钱松、珙桐、银杏、银杉等珍稀树种居世界之首。又如在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时,他利用三十年的光阴走遍名山大川,冒着生命亲尝百草并写下了“东方药学巨典”巨著《本草纲目》,被译成了十几种文字。这些材料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生物学研究的成就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可以极大地激发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堅持学以致用,有针对性进行德育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鲜明地体现服务的思想,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成长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教育和引导,在耐心细致解疑释惑中帮助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把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如在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时,根据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黄金时期,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心理变化,很多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为此本人及时开展了以“青春期卫生和保健”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播放有关青春期发育的教学光盘,及时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方面的知识,解释他(她)们心中的困惑,指导他(她)们正确对待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正视自己的性别“身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认识到在青春期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生物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如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阐述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有着交错渗透的关系——通过植物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通过动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青蛙、鸟类的益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通过人体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进而明确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才会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
五、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德育教育渗透
道德的养成、信念的确立仅仅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教授是不能完成的。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没有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本人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广泛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学校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探究性课题活动中,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了解校园内所有栽培植物的种类、名称和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设计制作植物挂牌,绘制校园植物分布草图等,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参加植树造林,保护每一片绿叶,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展示教师人格魅力,体现德育示范性
在学校,在课堂,教师自身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而一名生物教师本身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德育工作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一颗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并给予学生以久远、博大、无私的爱。本人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差生掉队”,时刻注重以自身知识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心底下喜欢上生物课,渴望上生物课。本人深感,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德育渗透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课堂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流畅的语言,规范的书写,清晰的条理,典型的训练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只有具备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超前的创新思维、高超的教学本领,学生才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教师给学生带来的无形影响便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只有充分挖倔方方面面的德育教育要素,并择时施教,有机渗透,才能够达到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教学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