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4-05-04

郭伟文

摘 要: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理念,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小学期间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置了品德与社会这一育人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他们保持心灵的清澈,并在学习生活中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教学问题,这使得该课程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将会进一步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严重的还会使这门课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并与教书育人的初衷相背离。本文在实际的教学基础上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高的德育课程,它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并在学生实际社会生活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整体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的颁布和实行无疑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进行这门课程授课中一定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思想和将于方式,从而提升教学各方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则要正确对待,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进一步推动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一、品德与社会的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明显,教学活动开展面临诸多阻碍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广了好多年,但是实施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应试教育实行时间比较长,而人们脑海中的应试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将这种教育思想理念清除干净则有一定的难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方面不会特意地去改进,对于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而这些方法方式大多还停留在应试思维模式中。此外,教师不能通过良好的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这就很难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了解、体验和探究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除了这些还存在一些“占课”现象,主要是一些语、数、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将品德与社会课替换成自己所授科目。这些教师只看到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说明应试教育思想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教师职业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开展

在小学教师队伍中,专门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大多的授课老师则是由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兼任,这导致教师的专业和所授课程不是很相符,由此以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队伍专业性不高,进而会影响到实际教学的质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一方面专业的品德与社会教师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当学校缺这位教师所学专业的时候,他便会被调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岗位去教授他所学专业的课程。这样以来就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就不能进行相关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分析探究和创新。这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得教师很少在教材上下功夫,对教学方法也不进行相关的讨论,这将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会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这样一来,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达不到预期目标,开展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二、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对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基础学科投入比较多,而对科学、品德与社会等辅助学科的重视程度则不够,这种重视程度的偏差在日常教学中的表现非常明显,在课程设置和教师配备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都处于比较低的地位。一些学校在该学科招聘上的要求也比较宽,对于授课教师比较重要的学历、年资、教学经验和水平等方面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考察。另外,在新教师上岗前也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的教学培训,教师的素质整体上有所差别,在日常教学中也会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

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学目标不合理的现象。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过程中,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影响了开展的有效性。另外,考试活动也会导致其课时的减少,严重的还会出现该课程停开的情况,这极不利于学生培养体系的完善,而这都是由教学目标不合理造成的。

(三)应试化倾向严重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是小学生开阔眼界,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这一途径作用发挥的并不好,一些教师单方面维持课堂纪律,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过分重视应试培养而导致的,在当前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不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和领悟力的培养。学习过程变得单一,德育教育成了简单的机械性重复,严重背离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初衷。

(四)校内课堂与社会课堂相脱节

通过对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讲课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授与灌输,在内容讲解上也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举例也是照抄照搬,并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这种模式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五)教学方法陈旧

通过对实际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在情感表达方面也比较好,但是在个人态度、看法表述方面则表现得不尽人意。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品德与社会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在这种思想模式下进行教育教学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所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低,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三、解决策略

(一)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开展地位

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到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德育比技能培养更加重要。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在对其进行培养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关注于加强其文化课成绩,而未能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社会认知,将会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难以实现对自我的有效认知,对社会的发展贡献也就更加无从谈起,教育活动的开展价值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二)实践教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以社会教学为主要载体,提高学生社会时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适当引入与小学生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重视社会性实践教育,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了解社会,放下书本体会现实。例如,在每年的植树节,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与学校有关领导进行沟通,带领学生一起参加植树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感受绿色植被保护地球的强大作用。全体同学能够在活动之中,凝聚集体力量,培养集体责任感;学会保护地球、爱护植物。

(三)正确使用教材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正确的使用教材,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新课改的颁布和实施,也引领了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新理念,提高了教材使用的灵活性。本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使用方面给出了如下建议:(1)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需求,调整教学活动的前后循序,教材设计不合理时,教师可以选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替代;(2)在范例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适当的选取最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范例来取代课本上的例子。

(四)更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压制,思维能力也受到了限制,从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十分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公交车上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模拟等车、上车、买票等环节,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教会学生们遵守规则、排队上车、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实现了教学目的。

(五)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需要积极地去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促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同时,借助于培训活动的开展,还能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教师可以做到互相学习与取长补短,并且也能促使教学资源可以做到共享。就其培训形式,可以是组织开展公开课、讲评课,也可以是借助于相关讲座与理论探讨会,来帮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德育为主的课程,它能纯洁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品格,并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相关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态度,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发挥出这门课程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秦鴻霞.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

[2]郭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46):203.

[3]邹相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探究[J].读与写(中旬),2016,(7).

[4]徐化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6(27):3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