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辩证把握当前处理社会矛盾的四个关系

时间:2024-04-23

周小鹏

***总书记深刻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叠加、矛盾风险日益凸显的复杂形势,只有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根本方法,才能抓住事物本质、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工作主动权。

维护稳定与维护权益的关系。***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这一重要论述,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与维护群众合理合法权益的内在统一性,深刻把握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本质要求,为我们正确处理当前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引,是指导我们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的总原则、总依据。只有切实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到位了,群众有了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如果反其道而为之,用單纯维稳的观点抓维稳,不注重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就偏离了维稳的本质要求,久而久之,就会陷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导致“形稳”而“实不稳”,不仅大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影响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论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依据。当前,因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地域差异、群体差异、利益差异等差异化问题更加明显,因发展不充分致使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方面存在不少短板,由此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带来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具体矛盾和问题。应当看到,这些具体的矛盾和问题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相伴而生,并受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影响。解决这些具体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致力于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反作用,要高度关注、千方百计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和衍生出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创造有利条件。

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既要看到社会矛盾仍然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即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也要看到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界限不是绝对的,非对抗性矛盾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很激烈,如果处置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转化,从而演变为对抗性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基本方针,采用说服、教育、疏导和沟通等方式,注意强化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创造条件把矛盾的对立面在现实的对立中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有效防范化解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对抗和冲突。

常态矛盾与重大风险的关系。常态矛盾是矛盾自身通常存在且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状态,重大风险是矛盾由量到质发生裂变、集聚较多风险、对社会稳定造成现实危害的极端化表现形式,是在全部社会矛盾中需要尤为重视并重点防范化解的一类社会矛盾。要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起“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的危机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顺利时常思困难,机遇中察觉危机,始终以如履薄冰的态度扛起责任、担当有为;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害、把握规律,加强预知预判预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最大限度避免常态矛盾质变为非常态矛盾,特别是要防范各类风险传导、叠加、升级。注重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增强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本领,练就勇担当、能担当、担得起的硬肩膀。

(作者为国家信访局综合指导司副司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