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谢洪浪
摘 要:当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但是在各种思想和利益的压力下,大学生主要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从众心理、思想混乱等特点。为了更好的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
关键词:独立人格;意识;自我实现
一、独立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心理品质。所谓独立人格,就是个体依据自身的需要、经验和判断来进行反应或活动,不为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其人格便是独立人格。独立人格需要独立的见解,但并不是所有具有独立见解的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如果独立的见解是有益于社会进步,促进个人发展的,那么这样的人格便是独立人格,反之,则不是独立人格。具体说来,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四种品质:首先,具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一个人对一种现象或者一个事件,在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推测的情况下,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那么他已经具备了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础。其次,这些见解或意见具有可接受性。这是独立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见解,还需要大众给予它生存的土壤,至少需要获得一部分人的认可,否则就会被大众的力量给排挤直到消于无形。这种可接受性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众人的意见,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自己看法的不足与缺陷,从而加以改进,使自己的意见达到较为成熟的状态。再次,这些见解和意见必须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一个人见解被人接受了、认可了,并不代表他能形成独立的人格。如果一种见解是静止的、无法因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动的,那么这种见解当然也就不能成为独立人格形成的条件。最后,这些见解和意见能创造新成果。这是独立人格的最终体现。然后一种思想,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无论这种生产力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生产力,才能对社会有所助益。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见解和意见唯有能够创造新成果,创造出新的精神文化产品或者物质产品,这样的见解和意见才是有价值的,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才是适应环境变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
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存在的缺陷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力,没有活力,很多人发出了追问。是我们体制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为思政教育的问题。因此,大学生缺乏独立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辞其咎。
(一)对独立人格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人总结学校生活的感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被管束的太多,很难有发表个人意见的空间,比如敏感的话题不能讨论,只能听不能说。尽管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学生独立人格塑造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模式方面,多偏重于原有的标准,和新时期的要求和变化脱节,还不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不适合求职竞争的需要,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不允许学生下载的一些争议比较大的历史事件的材料,否则就是检讨、处分等,如此的管束当然会造成学生的意见颇多,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言行偏离社会要求的轨道,形成畸形的人格;有的则形成一种思想上的懒惰,毫无自己的主见;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人被制度化,成为制度的依附者。
(二)思政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
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定和所受的教育,往往对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而听不得乃至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对于自己相同的观点,持赞同的态度。而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则采取各种方法试图使其放弃该观点。由于听不得不同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了不同的观点,因此也就听不到不同的观点,这样,学生的观点要么是老师的翻版,要么是老师引导和修改的面目全非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调动不起来,课堂沉闷无趣,对学生独立观点和见解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传统观念束缚大学生的独立见解
尊师重道的观念自古就围绕所称颂,程门立雪的故事从小就被植入学生的心里。老师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如果对老师的话产生了疑问,那就是对老师的不尊敬,就会受到唾罵和职责。由此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客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学生的那种怀疑的、创见的精神只能埋藏于心底,逐渐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样的观念并未就此有所缓解,反而愈加明显。原因在于思想政治学科属性的传统定位,认为它就是教育者灌输给受教育者思想、观念以及价值体系的过程。虽然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到付诸实施,在短期内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因此,这种师道尊严观念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障碍。
三、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担当大学生独立人格培养的重任
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当引起的。因此,如何转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导
言论自由是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学校不仅不应该约束学生的言论,而且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我们也应该秉承这种精神。大家都能自由发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意见,而学校思想政治部门的重要职能在于积极引导其正确方向,而不是限定大家什么可以谈、什么不能谈。关键是能够把大家谈论的问题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因此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专家的配备是不可少的。
(二)教育者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实现,这在于教育者应该放低姿态,抱着一种互相学习的心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网络使青年学生的知识日趋丰富和广博,教师应该正确正视这种变化,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应该转变为教学相长。
与此同时,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改变以往对老师敬畏的观点,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传统观念影响至深,如果教师没有主动放低姿态来消除与学生的隔阂,那么学生是很难与老师交心的,由此该问的问题不敢问,该说的话不该说,学生思维凝滞。
(三)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传统观念下消失殆尽,如何使其自我意识觉醒,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从初中生、高中生的角色定位转化为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把传统的师道尊严这种陈腐的观念打破,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都具有大学阶段的学习或者工作经历,因而他们的引导更加带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但是每一个个体又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教育者要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引导方式很多,有正面的直接引导,也有循循善诱,更有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潜移默化。
国家需要创新的人才,需要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针对当前学生创造意识低、没有独立人格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并想尽一切办法来实现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枫.大学生独立人格培养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关系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4):41-42.
[2]赵琴粉.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256-257.
[3]张思佳.大学生独立人格缺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3):160-161.
[4]杨之毛,严志谷.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2-134.
[5]王红梅.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人格[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