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胡捷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却在就业过程中遭到了种种歧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造成了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充分就业,影响了毕业生资源的優化配置,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就业困难;高校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推进更高质量就业工作目标的实现,要贯彻落实好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和市场调节就业的方针,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使就业优先战略和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得以充分的施行。”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再加上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种种歧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门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具体表现形式
(一)就业歧视的现状
2015年我国有727万高校毕业生,外加2014年未就业的毕业生,2015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但在2015年上半年全国民营企业倒闭的数量达到了6.7万家;2016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再创新高。自从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节节攀高”。据统计,2012—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60万、681万、699万、727万、750万。与之相反,就业率数据却一直“高开低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门问题。
(二)就业歧视的具体表现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难问题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大学生作为新兴劳动力市场主体,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凸显出新特点。院校歧视是大学生所面临的第二大就业门槛。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甄选员工时倾向“211”、“985”或“重点、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导致普通高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受到就业歧视,导致就业困难加剧。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近几年,出现了“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企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强度。同时,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够适应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出现了“红、黄、绿牌专业”之分,造成就业困难。另外,高校毕业生普遍集中于东部大城市而不愿向西部不发达小城镇流动也是供需失衡的另一表现。因此出现了中小城市人才供不应求,而大城市“蚁族”涌动,导致就业歧视现象出现。
(二)经济原因
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企业往往选择不需要培训、有社会工作经验、能“入职就顶岗”的劳动力作为员工。其次,女大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进入婚育年龄阶段,需要雇主为其负担生育险等一系列费用,用人单位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这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女毕业生的原因。
(三)政策法律原因
首先,高校不断扩招、盲目合并和就业指导不到位体现了政策的不合理。虽然让精英教育走向普遍化政策制定的目标是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但是,扩招、合并的同时并没有做好配套措施,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政策执行走样,与预期效果相差很远。其次,户籍制度这一政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档案管理、劳动力引进、福利差别待遇等一系列户籍制度衍生的附加政策对外地户口的毕业生来讲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1.就业观念不正确
大学生在接受十多年的就业教育后形成了“精英”思想,对自己的未来预期比较高,对职业、工资待遇等的要求均与现实有较大差别。大学生普遍愿意选择在大城市、国企就业,很少愿意考虑中小城市或者中小企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不平衡,形成了大城市的“蚁族”、“蜗居”及中小城市人才短缺的现象。
2.素质能力不高
由于受到高校盲目扩招和教育资源不匹配的影响,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较预期低。大学生在学校吸纳的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高分低能现象严重。例如,求职面试者基本都会在简历上表明自己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但事实结果却很难让人满意。通过对公司各部门文员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文员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均为工作以后实践运用所得,基本达不到简历上描述的“熟练”程度。
3.性格方面存在差异化
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劣势的原因从另一方面考虑和女性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生理原因,女性比较敏感脆弱,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把私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同时,在与公司同事相处方面,女性同事之间更容易因为工作分歧产生一些小情绪,相比之下,男性会比较大度,比较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工作的影响。
四、消除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对策
(一)高校应对就业歧视的策略
1.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高校转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教育改革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决策。转型发展的高校必须把转变成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一项全新的挑战,准确把握变革方向及特点,增强改革的积极性及前瞻性,加快转型发展的进程,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国家应积极探索整合新型学校和新的教育形式,以促进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适应时代发展,全面激发教育体系的活力,在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硬实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进取、协作配合等“软实力”;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重视产教融合机校企合作,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达到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2.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权利的指导教育。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及价值观、态度等方面进行对应的知识渗透,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潜移默化的认识,改变他们错误的价值观,改变他们为自己找借口的习惯。对学生进行正强化,让正面的影响效果远大于负强化,促使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社会。转变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做蚁族也不愿意去小地方的就业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还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方面的维权课程,指导毕业生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就业能力。
3.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引导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很大程度上受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普遍表现为高分低能、证书和技能不匹配等。高校应该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整教育理念,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引导,通过组织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对职业基础技能的重视,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与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国家应建立和完善应对就业歧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1.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各种就业歧视问题无法禁止的根源在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相关法律对此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还需要国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劳动力市场,优化就业环境。国家需要制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引导、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并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市场,及时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反馈给高校及毕业生,达到双方信心匹配的目标。
2.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
国家可通过制定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法規鼓励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紧张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歧视。当然,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国情不断完善自身,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弱化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状况,间接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出力。
(三)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大学生就业歧视本身具有双向性,主要指雇主对雇员的歧视,但同时也包含大学生对岗位的歧视。因此,要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自身的定位。调整就业观念,摒弃“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座房”的错误观念,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人生价值。大学生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自觉自愿积极参加有实际意义的社会实践及实习活动。多思考、多交流,锻炼理性思考的能力,增加工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吴潜涛.十八大报告理论亮点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4-7.
[2] 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马永堂.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禁止就业、职业歧视的劳工标准及实施机制[J].中国劳动,2008(12):226-233.
[4] 覃伟丽.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