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5-04

周婷婷

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知识技能的传播、情绪情感的体验和表达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媒介进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是单向的灌输过程,而是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等社会关系的交往中主动建构自身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本文笔者主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就幼儿语言教育的开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思考;实践;观察;赞赏;随机

一、鼓励思考联系,开展语言探究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解放头脑,就要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使学生的特殊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枯萎,增强其思维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放大脑,即是解放幼儿的思维,让幼儿真正学会思考。在现实幼儿语言教育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片面地将语言教育视为知识记忆的过程,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变“机械记忆”为“积极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加深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升语言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欣赏绘本《小猪变形记》时,教师可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进行有效提问,小班侧重引导幼儿思考图片呈现的内容和角色,引导幼儿说出“小猪遇到了谁?”“它又变成了什么小动物呢?”;中大班则侧重启发幼儿思考图片间联系,构思情节内容,用较为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猪分别变成了什么动物?”“他成功了吗?”“最后小猪觉得做谁是最高兴的?”等等,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的思考、探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思考——探究,逐步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从而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语言发展。

二、指导参与实践,开展语言体验教育

陈鹤琴先生指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求得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而在多数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中,更多的是教师的口头传授,缺少幼儿主动实践的过程,以致获取的知识往往停留于表面,生成的是“模糊的迹象。而非“真知灼见”。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现实参与、角色模仿、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的、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如在小班语言活动《拔萝卜》中,很多幼儿缺乏拔萝卜的生活经验,无法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事先带领幼儿到田间地头先单个体验尝试拔萝卜,再分组共同体验尝试,通过拔萝卜的实践活动,幼儿自然能够切身体会到“一个人拔不出萝卜,大家合作就能拔出萝卜”,“人多力量大”等道理。又如在大班语言活动《听我播新闻》中,为幼儿创设新闻播报的情境,引导幼儿扮演新闻播报员,模仿电视中播新闻的场景播报新闻,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新闻播报的乐趣和要求,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等。

三、丰富视觉形象,开展语言感知教育

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是通往知识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幼儿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就必须要丰富幼儿头脑中的形象,而获取外界形象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要多看、多观察。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采取走进大自然,设置图片展、班级主题墙等方式丰富幼儿语言教育的视觉形象,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大自然中通过观察感知事物,获取相关知识和经验,从而为活动的开展做好知识、经验储备。如在语言活动《春天的秘密》中,教师可提前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让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春天里小河、柳树、花朵、田野等美景的变化过程,做好记录,以丰富的视觉形象积累有关春天的经验;从而让幼儿在活动环节直观地感受“春天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在淅沥淅沥地流淌着”“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衣裳”等优美语句所描述的春景,同时幼儿亦能结合观察所得尽情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四、创设宽松环境,开展语言赞赏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当幼儿离开家庭进人幼儿园,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支持的变化,幼儿容易出现“沉默寡言”,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幼儿虽与教师、同伴已很熟悉,但仍习惯性地“缄默”,面对困惑想问不敢问,想说不敢说。为此,教师可为幼儿积极创设家庭式宽松愉悦的环境,以朋友身份与幼儿平等相处,从而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消除幼儿的心理压力,真正成为幼儿语言活动的倾听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特别对于性格内向、不愿交流的幼儿,教师不能一味地强求他们说,而应在生活中寻找他们的兴趣点,以兴趣导入话题,并在交谈中尽可能地给予鼓励和赞赏,树立幼儿“说”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周蕴翊小朋友在我班一直习惯独来独往,不愿与教师、同伴交流,但是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他绘画兴趣浓厚,为此我经常以绘画内容为切入点与他交谈,如“今天的画你还想添加什么景物呢?”“你想画些什么动物呢?为什么?”等,并就他的回答及时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通过赞赏教育帮助他逐步建立语言表达的意愿和信心,让幼儿真正做到想说、敢说、喜欢说。

五、巧抓教育契机,开展语言随机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论强调积极利用日常生活内容,摆脱时间束缚,开展随机教育。长期以来,幼儿园语言教育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在单位集中时间内开展语言活动,而在非集中教学时间,往往要求幼儿“小嘴巴闭闭紧”,违背了幼儿语言学习的自由性、随机性原则,限制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要充分解放幼儿的时间,摆脱语言学习固定时间段的限制,有效利用晨间活动、午餐及午点前后、盥洗时、离园前等零碎时间,巧抓教育契机,随机开展语言教育。如午餐前,教师可让幼儿介绍菜谱名称,说说饭菜的颜色、营养及对身体的好处等。又如在幼儿观看动画片《西游记》时,针对动画片中孙悟空打妖怪的情节,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说说“今天的孙悟空又跟什么妖怪战斗了?战果怎么样?”“如果你是孙悟空,你想变成什么?为什么?”等,通过与动画片故事情节的巧妙融合,极大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无形中将看动画片的时间变成了语言学习交流的时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

总之,幼儿语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它渗透在幼儿生活与学习的各个环节,作为幼儿教师,应不断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积极创设宽松愉悦的语言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思考,支持幼儿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切实发挥语言教育活动的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