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优势的发挥

时间:2024-05-04

李安乐

摘要:高中政治课应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和崇高信念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在现实应试教育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更加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引导,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德育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现以兰州新区舟曲中学这所较为特殊的全封闭寄宿制高中为例,以日常教学中整理的几则案例为出发点,寻找原因并对当前应如何充分发挥政治教学在德育方面的优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封闭寄宿制学校;政治教学;德育;原因;对策

北宋时期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对一个人而言,有德无才会使能力受到限制,而有才无德可能会导致行为的偏差,带来坏的影响。而传统应试教育重才智而轻德育,各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也大都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及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基于此,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当前由传统应试教育向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缘起

兰州新区舟曲在中学相对于其他寄宿制学校而言是一所更加特殊的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校有80%以上的学生来自甘南地区,不到20%左右的学生来自兰州地区,在校包括藏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东乡族几个少数民族在内的所有学生中,除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外,有大部分学生来自甘南贫困地区,家庭格外困难,且其中有部分学生在泥石流灾害后失去了亲人,由此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成绩、心理素质、性格、人际交往以及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也为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了困难。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心、心理素质过于脆弱、对于自我与国家及社会关系认知模糊或不到位、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化、不同民族学生所面对的宗教信仰冲突问题、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的产生需要各科老师去引导解决。笔者也试图通过政治教学中的几则案例探讨德育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正视自我,提升道德品质,提高行动力。

二、案例简介

案例一:学生杨某,男,藏族,2013年入校,现在高三某理科班学习,在我担任高一年级政治教师期间曾为其讲授过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内容。在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涉及到了我们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于是进行了内容拓展。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发表了自己关于宗教信仰的看法,但在提问该同学时他一言不发并且比较抵触教师的提问,异于平常。故单独叫其到办公室进行谈话,并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学生并不能全面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案例二:在高二第二学期学习《文化生活》第七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关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有学生问到:我为什么要爱国?针对这个问题当即在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可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虽然每天都在喊着要爱国,却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爱国,于是在课后让同学科老师在其他班级问同样的问题,结果答案一致: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明白自己与这个国家的关系,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爱国,爱国更多的时候变成了一种口号,爱国主义教育更多时候被形式化。

案例三:在高二学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容时,在课堂导入部分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有一人落水,旁边只有你一个人,而你又懂得游泳,你救还是不救落水者?在每班50人左右的四个班级中,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回答不救,原因在于我并不认识他,为什么要冒着生命风险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回答的看似理由充分且理直气壮,但隐藏在背后的实质是学生是非观念的模糊,价值取向的偏差。

三、原因分析

以上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在某些方面认知的偏差,笔者试分析原因如下。

(1)封闭的生活环境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曾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生物,无论是从个体还是群体的层面来说都意味着人不可避免地要受环境的影响,且在有时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兰州新区舟曲中学80%左右的学生来自甘南地区,虽然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甘南地区已逐步走向开放,但相对于其他地区,生活环境依然比较封闭,使得他们从小所接触的思想和观念都是比较单一化的,缺少了思想的碰撞,故思维方式相对片面单一。全封闭式的高中管理模式,所处环境相对于其他走读学校和半封闭式学校来说更加封闭,很难形成全面的思维方式。案例一中的几位同学对自己的宗教和自己的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他们的宗教是崇高的,他们的精神领袖是绝对的,因此以宗教名义产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他们只相信精神领袖说的,只相信自己认为正确的,因此,对于任何的冲突和碰撞抑或质疑其合理性的行为都难以理解,这看起来完全是一种单向度的思维模式,缺乏着更广阔的视角。

(二)缺乏对自身与国家关系的清晰认识

关于案例二谈到的为什么要爱国的问题,很多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即不知道爱国的合理性和依据,不明白行为的合理性就很难保证能将爱国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封闭的环境成长,割裂了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也割裂了对国家的认识,只熟悉从小生活着的圈子,国家只成为一个遥远概念。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与是非判断的模糊化

案例三中,有大概60%左右的学生认为冒险去救素不相识的人是不值得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认为离自己最近的就是父母亲人,其他人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无法建立起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联;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当前的价值取向的确存在偏差,关于扶倒地老人被讹的事件此起彼伏,与此相关的负面事件的影响不断持续发酵,使得很多人宁愿选择在他人身处困境时不作为也不愿意自己冒险。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是非判断也模糊化,随着个人的不断觉醒,人们更多是从自我出发理解周围的事物。学生的判别能力较差,便不可避免的受到大的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价值观的偏差。

四、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以充分发挥政治教学在德育方面的优势。

(一)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以更加开放的视角了解社会生活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德育教育,当今社会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笔者认为,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德育,都必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将其内化为行动为目的。针对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教师要创造条件,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的模式,让学生走出封闭的环境,比如以观看新闻联播、阅读时政报刊、评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等形式了解时政热点,了解国家政策,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将理论与课本原理相结合。只有走出原有的自我的封闭体系,才能对自己、对社会生活、对国家政策有新的理解,也才会以更加宽容的全面的方式理解社会、理解自己、理解自我与社会、与他人的矛盾与冲突。

(二)以事例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自身与国家的关系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被时常挂在嘴边却仍显崇高的话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亦或者实践生活中,只是告诉他们应该爱国,却没能让他们明白这个“应该”的依据,这种教育而来的结果是,很多人都只是将爱国当成一种口号而很难内化为行动。笔者很赞同法国哲学家卢梭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社会秩序来源于共同的原始、朴素的约定。”单个的个体难以在社会中保全自身,因此“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主权者是尽可能包括最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和平稳定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坚强后盾。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引导学生向善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作为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对于全封闭寄宿制学校而言,学生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较小,学校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责任重大。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是与非的判断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容易偏激。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时很彷徨,有时很迷惑,有时又很坚定、很明确,这是价值观开始形成的一个常见现象。面对实际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是非观念模糊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信念,明确方向,能区分是非善恶,教学中应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式,比如,通过集体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观念先进影片、举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学校每周举行的国旗下的演讲)等方式,理解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帮助学生明确并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政治教学不应仅局限于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应通过各种方式,立足于教学实际,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自身所生存的社会,理解我们共同秩序及道德标准,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得自身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规范,向着善的方向趋近,成为更加完备的、健全的、高尚的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